APP下载

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思考

2021-09-13王家龙

教育·教学科研 2021年7期
关键词:研修智能分析

王家龙

我校一直立志于通过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学校快速优质发展,早在2011年就创建了宝虹特有的数字化应用平台,2014年参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数字教材项目的实践,2018年成为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标杆校,实现了从传统的至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到扁平化智能治理的转型。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硬件的信息化,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与模式。近年来,学校不断优化数字化应用平台,对教学流程进行重组再造,有效减轻了教师重复性劳动的强度,让教师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课堂和育人之中,强化了教育教学的过程性指导。在此过程中,建构新的学习空间,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进评价方式,学生的综合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

一、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构建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模式

学校深化数字教材应用,变革教与学方式,聚焦数字教材笔记功能,实现了从实践到提炼的推进。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构建了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模式,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细化了教学策略。

在这三个维度中,学生的笔记会经历逐渐准确、完整、个性化的过程。也正是立足于课前学生共享的笔记,教师根据学生的笔记数据识别学习的起点,进行课堂策略的调整。课中的学习过程是不断补充和生成笔记的过程。课后对于课前、课中笔记的归纳整理,最终形成的是一份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笔记,真实记录了自己的学习轨迹,形成了知识体系,同时也呈现了完整的过程性学习数据,为教师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提供了数据支持。

二、基于学科特点,构建智能化教学分析系统

学校基于学科特点,初步构建以练习分析、单元分析、学生分析、深度分析四大分析功能为主的教学分析系统。具体分析如下:

语文、英语学科:作文批改一直依赖于教师的主观判断,既需要教师做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又难以规避批量批改中的细节错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中英文作文语料库,可以实现作文的智能批改,包括整体点评和分句点评。英语作文可分析涉及词汇、词性、句式结构、内容相关性等细则的评定,中文作文可分析错别字、病句、好词好句等。同时可以收集教师的个性化评语,智能判断学生的修改结果是否符合指导要求。根据学生多篇作文情况,给出学生作文水平分析和整体改进方向的建议。

英语学科:实现英语口语练习的智能化批改,配套教材建设口语练习库和音频,支持从学生的跟读、发音、对话等方面进行评测,支持单词(词语)、句子等多种模式,支持发音准确度、流利度、完整度、重音准确度等全方位进行综合打分。并对发音有问题的学生,自动推动教学资源和强化练习,实现英语口语训练的个性化。对于学生词汇量的练习,支持课堂默写的自动批改,并能根据学生的错误,自动推送订正音频,再次默写,达到问题单词的巩固记忆。

数学学科:实现计算部分的智能化批改,包括口算、竖式、递等式。能根据学生答题的时长、擦除和撤销的次数,分析学生计算的熟练度,根据熟练度和正确率自动设置学生后期练习的题量。根据书写的轨迹,判断学生的计算方法和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而不仅仅是根据答案的判断。对于存在错误的学生,先自动推送错误原因分析,再推送订正界面;除了原题订正,再推送一道同类型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练习。

建立学生的精准学情画像,结合学生每一次的作业情况,建立知识图谱体系,诊断学生学习的错题“病因”,结合智能推荐技术,针对不同学生的错题情况推送不同的精准练习题,做到“千人千面”式的个性化教学,助力因材施教,实现精准的课后辅导。

三、注重过程评价,构建学生发展的动态评价框架

2016年学校引进了物联网智慧校园电子化评价系统,融合学业行规评价体系,经过了两年的时间,设计完成了“七彩虹宝综合评价系统”,它包括了电子班牌、智能手环、教学retouch评价仪。我们可以通过手环和评价仪进行综合评价。但随着智能化系统不断升级换代、大数据应用以及数字画像这一概念的出现,我们的评价系统于2021年完成了升级改造,下线了原有的智能手环和教学评价仪,构建学生发展的动态评价框架。

(一)即时跟踪评价普通手机上的小程序与电子班牌结合的无感“云评价”系统,实现每日一评。各学科教师通过手机小程序或是班级互动电子屏上直接设置的方式,以积分的形式每日即时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形成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数据。

(二)充分應用各个平台呈现的各类特色评价数据,包括智能批阅系统自动化采集学生作业评估数据,课堂分析系统自动采集学生课堂表现数据,拓展探究课程学习平台中学生自主选课学习数据,活动参与平台中学生社会实践、特长活动参与和获奖数据;各学科期中、期末分项评价数据等等。

(三)形成动态的数据分析系统。汇集平台中的各类精准数据,包括学生基础数据、学业数据、学习过程数据、社会实践和特长数据等各个层面的数据,形成学生的成长数据库。以此数据库为基础,对全校学生教育成长过程性数据进行整体记录和分析,形成多维度专业知识标签,建立符合学生现状的学业数字画像指标体系,通过大数据相关技术构建画像场景分析模型,挖掘、应用学生的成长数据,以可视化方式对学生的数字画像进行生成并呈现。推动教育教学从数字化到数据化,为教师减负增效;推动学生学习发展的个性化分析、以学定教,实现大规模的因材施教;为教学管理者提供决策建议,辅助实现科学化治理。

四、扎实推进校本研修,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针对一年、三年、五年期不同阶段教师特点,提出了“一年入轨、三年称职、五年优秀”的发展目标。借助学校的信息化优势,利用各类平台扎实推进校本研修,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1.借助平台,三步提升教师的备课能力。

第一步:借助平台磨炼基本功。利用应用类APP进行书写、朗读等基本功练习,教师之间互相点评、互相鼓励,系统自动给出教师练习数据。第二步:借助平台,进行校本资源自制能力培训。根据自主开发的系列教师培训课程,进行微课制作、作业设计、信息化应用能力等多项在线培训。完成了包括微视频、习题素材、拓展性资源的开发,并导入校本资源库,为备课提供资源支持。第三步:基于研修平台的备课交流。利用平台的在线课件编辑功能,进行集体备课。组长把握教学设计意图,组员通过即时的沟通调整教学环节和内容,高效高速形成备课稿。三步帮助新进教师快速入轨,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升备课能力。

2.借助平台,量身定做的研修内容

利用研修平台设置教学常规检查反馈交流、学科教学质量分析、假期大培训、青年老师沙龙、课题研修等板块,为不同年段、不同特长的教师量身定制研修内容。数字教材、智能批阅、STEAM、跨学科、人工智能等等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研修融合,打破了教学研修的时空限制,教师们畅所欲言、分享学习成常态,形成了“聚焦问题,滚动改进”式的教研特点。

3.借助平台,实现教师成长数据跟踪

研修平台为我们提供备课、听课、评课数据,项目活动参与,教师学习过程数据;数字教材平台和智能批阅系统,为我们提供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数据;课堂教学分析系统记录教学过程,自动分析评价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我们提供自我修正课堂行为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数据。跟踪这些数据即能提醒教师及时修正自己教育教学行为,也让管理者对教师的发展提供客观的评价和及时的建议,帮助教師快速成长。

五、整合信息平台,强化学校的综合治理

将学校原有的学校智能治理平台、学生智能成长平台、教师智能发展平台、家校深度合作平台进行整合,实现统一平台、统一登录、统一消息、统一数据管理的学校综合治理平台。

人脸识别测温考勤系统,将人脸识别考勤和热成像体温监测合二为一,结合校园安全监测系统、学生健康体能检测系统、智能课堂系统构建生态校园系统,将教学与管理互联互通,实现校园管理的一体化闭环,提供更科学的教学教务决策支撑。基于平台的各类资源与应用,使教师备课更轻松。课堂教学的智能化、互动化,不断提高授课质量。自适应学习系统,综合探究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完整的成长档案,多维度的综合素质评价,全方位的学期分析和建议,逐步培养学生拥有智能、自发的学习能力。更紧密的家校互通机制,使家校沟通更轻松。

学校综合治理平台从学校综合情况分析、学校信息化设备与系统应用情况分析、学校教学情况分析、学校教学评价情况分析等多个维度进行可视化展现,实现数据的向下钻取,分层级展现详细的数据源与数据清单,从而全面了解每一位学习者的个人兴趣与特质,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与自适应学习的目标;全面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素养和特长品质,助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将被动式管理转化为主动式关怀,实现技术与人文相融合的良性校园管理环境。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它能大力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内容重塑。实现转型需要打通学校各类数字化平台,整体部署各类数字化应用,利用数据要素赋能,化解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发展瓶颈和不确定性,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果。

猜你喜欢

研修智能分析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分析:是谁要过节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智能烹饪机
回头潮
超智能插秧机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