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融合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1-09-13伍美璇

课外语文·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真实情境古诗文教学学科融合

【摘要】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重视知识积累和考点应对,而缺少基于文史背景的系统梳理以及阅读语境、运用语境的构建,因而事倍功半。文章基于学科特点和面向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出发,灵活运用学科资源,探究高中古诗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语文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学科融合;真实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4-036-03

【本文著录格式】伍美璇.基于学科融合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21,20(24):36-38.

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的情感化育过程。在现代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使用着现代汉语的孩子们对于古诗文难免有隔阂感。如何创设情境,搭建古文與今文之间的桥梁,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文言语境,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大量的背诵和练习来积累字词和文学文化常识,以期提升古诗文阅读能力。但往往事倍功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依然原地踏步,更谈不上灵活运用。究其原因,只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考点应对,而缺少基于文史背景的系统梳理以及阅读语境、运用语境的构建,是高中古诗文教学格外费力的关键所在。

如何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构建更适合学生学习古诗文、传承优良文化传统的教学环境是本文探究的要点。

一、“基于学科融合的古诗文教学”之学理支撑

(一)中国古代教育一直是“文史哲不分家”

中国传统思想重视联系,很少孤立地去看待事物,中国学术向来文史哲不分家,主张不同学科的交融贯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史上,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核心的教材不仅承载着思想教育功能,还承载着史学教育功能和文学教育功能。学科草创期的国文教科书更是融合各种生活知识和处事道理,“清末民初的小学国文教科书如《最新初等国文教科书》等就基本上是由说明文以及用以介绍各种知识和便于传授各种道理的记叙文组成”。

(二)新课标明确语文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现代语文独立设科之后突出了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对于读写能力的演练长期是教学重点,而对人文性的关注则较为不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不仅语文教材的选文涉及各科内容,而且语文能力的养成也需要各学科知识的支撑。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或多或少关涉其他学科的学养。新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当代文化参与”“科学与论著研习”“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更明确提出了学科融合的要求。

(三)教材中的古诗文文本关联了诸多学科

从文本内容考量,古诗文文本内容关联了诸多学科。如《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关联音乐学科,《蜀道难》关联地理学科,《采薇》《离骚》关联生物学科,更不用说《马嵬》《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怀古咏史诗和《烛之武退秦师》等历史散文不可脱离当时的历史、地理、政治。

从写作技巧考量,古诗文的创作技巧汲取了其他学科的经验。例如文学作品中大量的技巧来自绘画艺术,如烘托、渲染、白描、浓墨重彩、勾勒等。“唐诗、宋词、元曲、《水浒传》和《红楼梦》等明清优秀小说,都在艺术手法、艺术精神等方面深受绘画影响,都表现出一种绘画美”。古诗文中的音韵、节奏等要求则与音乐学科紧密关联,如《尚书·舜典》所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四)学科融合是对现代社会复杂问题的回应

现代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无法只靠单个人或者单个科目的知识来解决。“跨界”成为潮流,而教学层面的学科融合要求也迫在眉睫。“依靠多学科协作关系形成的资源禀赋,学科壁垒和知识界限被打破”,学科知识的利用效率更高。不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境的优化,还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需要学科知识的关联。或者说关联各学科的能力,是评价学生内化、运用学科知识的重要指标。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在关联能力的培养上有重要的作用。学科融合有助于激活发现和创造的火花,避免思维模式的单一、僵化。

二、“基于学科融合的古诗文教学”之教学实践

(一)基于人文史观梳理古代文化常识,将碎片知识系统化

古代文化常识是准确理解古诗文的基础,但在教学中,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和积累往往成碎片化状态,一般是在课文学习时教师介绍或学生自主查阅相关常识。在对单篇课文的学习上,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且效度极高的。但不足之处是知识过于零碎,不利于深入理解掌握和进一步迁移运用。

2020年“停课不停学”的网课期间,常规授课方式被打破,而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笔者借机指导学生对高中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梳理。教学设计理念基于传统文化史观,以《文心雕龙》的“象征”观为核心理念,以“天、地、人”为轴线,贯穿“星象”“时序”“山川”“风物”“人事”等篇章,基本涵盖高中课文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同时,时空坐标的确立、历史源流的追溯也有助于学生更系统地理解古代文化,构建相应的思维体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高中阶段的古代文学文化经典著作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融合相关学科知识优化教学情境,将文本认知结构化

在漫长的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的封建社会里,学科的划分并没有现代社会那么精细,相应的,此种教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读书人也以“通五经”“贯六艺”为高标,体现在作品中就是素材丰富庞杂、思想博大精深、技巧丰富多彩。现实的教学中如果以狭隘的文学观去看待必然会出现理解上的疏漏和偏差。所以跨学科的知识储备成为正解语文教材的必备基础。

以“芙蓉”这一意象的教学为例。高中教材中涉及“芙蓉”意象的篇目有《涉江采芙蓉》《荷塘月色》《望海潮》《离骚》《一剪梅》《苏慕遮》《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长恨歌》等。出现频率之高足见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教学时如果只抓住事物的外在特点显然不足以认知其丰富的内涵,也难以充分把握作者情感意旨。基于此,本人设计了以“芙蓉”为学习主题的学科融合课程,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融合生物学科。选择班级向阳处在合适的季节种植莲花,并要求学生写作观察日记,从选盆、择地、择时、选土、育苗等环节开始观察荷花的生长习性。

第二,融合历史、美术、音乐学科。运用文献梳理的方法,了解荷花的栽种史,象征意味以及相关文物中出现的莲花图案、器型、纹饰,与莲花有关的音乐等。

第三,融合地理学科。了解莲花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绘制相关地图,从中发现地理与人文之间的关系,探究相互影响的因子。

第四,回归语文学科。在前期学科融合的基础上深入品析探究,从语言技巧的角度品读“芙蓉”的谐音意味,从意象解读的角度理解作品内涵,从梳理探究的角度完成对“芙蓉”意象的整体认知,从创造性运用的角度赋予荷花新的内涵,开发新的适用性场景。

如此四个环节,立足于“语言建构与运用”,融合了“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古人云“格物致知”,基于学科融合的课程设置通过对“物”的观察分析进一步体会“物性”,察知“物理”,再进一步关联“人文”,跃升为对“精神品质”的抽象把握,明了“形象”与“抽象”之间的密切关系,切实掌握古诗文中常见的“借物喻人”“寓情于景”等手法,理解古人含蓄蕴藉的表达方式,体认世间万物在古人眼里呈现的盎然诗意,实现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三)基于真实情境合理设计学习任务,将学习目的真实化

王宁先生说:“真实的情境是指向学生语文生活的真实需要。”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素养进行了具体说明,它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中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只有基于真实情境合理设计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才会更有效度。古诗文教学尤其如此,如果只以应试为目的,只会导致学生厌学,老师厌教。如果能将学习目的真实化,亦即指向学生的真实需要,那么效果则截然不同。

例如教授《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创造性运用课文素材的一道题目:参考以下两座雕像(鼓浪屿郑成功雕像和西湖秦桧跪像),说说如果你要为廉颇塑像要采取什么姿势哪种材质,理由是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和把握,同时在古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运用之间建立联系,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多方面能力。

再如教授《归去来兮辞》一课时,设计“请你为陶渊明写一封辞职信”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更深切地体会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心情,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精神品质。教授《氓》时,指导学生用课本剧的形式呈现诗歌人物形象和矛盾冲突,引导学生在具體的语文活动中理解超越时空的人类共同情感,并体会不同文体的特点,创造性运用课本素材。

类似的活动融合了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也需要历史、地理的学科知识及对相关风物、人文背景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创设的情境才更有真实感,既贴近作品的原质也适切学生语文生活的真实需要。学生的“学”更富有积极性,老师的“教”也更具有针对性。

三、“基于学科融合的古诗文教学”之教学反思

相较于常见的以背诵默写、题海战术为主的古诗文教学方式,基于学科融合的古诗文教学策略由扁平、单调转向立体、丰富,由孤立、碎片转向联结、系统,更符合新课标精神。但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科融合的前提是立足“语文本位”

融合课最终是为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服务的。这一根本认知在融合课的设计意图、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上都要有鲜明的体现。例如前文所举“芙蓉”为主题的课程。教学目的是为了认知“芙蓉”意象的情感内涵、文化意蕴,课时安排上应以第四个环节为主,切勿喧宾夺主变成种植课或绘图课,进行相关文献梳理时也应围绕核心目标展开,不可过于枝蔓。

(二)情境活动应围绕语文基本能力展开

真实情境下的语文活动应围绕“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展开,尤其是“读”和“写”。例如前文所举“为廉颇塑像”一例,要培养的并不是学生的绘画或雕塑能力,而是学生理解文本,描述形象和阐述理由的能力。再如《氓》课本剧,要培养的并不是学生的表演能力,而是通过剧本写作和剧情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共情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只有抓住语文的核心素养,明确课程目标,才能灵活自如地把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素材都变成语文学习的素材,跨越学科界限,拉近时空距离,搭建古今桥梁,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效度,更好地实现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戴元枝,张心科.试论现代语文学科中文、史、哲的分合[J].高中语文教与学,2020(4).

[2]刘仲林.跨学科研究前沿理论动态:学术背景和理论焦点[J].浙江大学学报,2012(6).

[3]过晓.传统绘画性思维与中国新文学[J].扬子江评论,201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伍美璇,女,1977年生,福建南安人,本科,一级教师,厦门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

猜你喜欢

真实情境古诗文教学学科融合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从“意会”走向“言传”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