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开课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2021-09-13董梦焱

课外语文·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公开课

【摘要】公开课作为开放型的课程教研形式,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在公开课的听、评、上的过程中持续发展,然而,由于教师在公开课中扮演旁听者或参与者的角色不同,公开课的类型不同,使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公开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4-026-03

【本文著录格式】董梦焱.基于公开课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J].课外语文,2021,20(24):26-28.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公开课的关系

(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小学语文教师具有独特的学段特点,面对向学生传授初级的语文学科知识,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任务,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除了具备专业知识水平,更需要在师德师风和专业理念素养上有更高的要求。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四类层面的知识素养: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通识知识。

传统大众观点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只需要具备基本的教师素养和学科知识便能胜任工作,这一观点在新时代的教育工作中显得十分鄙陋。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工作外,常常担任班主任,需要面对教学和课堂班级管理的任务。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胜任本学科的专业教学,也要面对小学生丰富的好奇心和层出不穷的个性化问题。而在个人的教育工作中,单单凭借个人的独自理论学习显得进步速度较慢,亟待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中汲取名师和身边突出教师的经验。

(二)公开课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听、评公开课为教师提供丰富精彩的课例进行集中学习。开设一堂公开课,常常是一校一地教研部门精心组织与打磨出来的,呈现出的教育智慧和教学设计理念具有示范性和独特性,浓缩出来的公开课对课标、教材、学生的分析把控是平时的家常课所不具备的。因此,听评课的教师可以在旁听和评议的过程中积累授课、观课和评课的经验,从他者的角度审视课堂,提升专业知识,学习教学模式,借鉴其他学校单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风格,在实践性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促进个人专业发展。

2.备、上公开课对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当小学语文教师接受一项公开课任务时,也意味着需要强大的外部压力,而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无定法,教学设计的安排布局往往具有多种多样的设计方向,重基础还是重形式的新巧,重教学环节的创新还是重结合新的学科教学风尚,都对一堂好课的备课与授课有理念层面的影响。

在外部任务驱动压力的推动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参与一场公开课,从授课前的备课、磨课工作中,都得到学校教研组的团队力量支持,在一遍又一遍的精心磨课雕琢后的授课环节,才能展现出最终的课堂结构模式,经过备课、磨课、授课和课后的深度反思,很容易集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假以时日,也容易锻炼出个人稳健的教学风格、教学智慧和教育理念。

(三)公开课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体现

1.从新的研读角度走近教材。公开课的备课由团队精心打磨而成,教材的分析解读也往往上了一个台阶,对比平时语文课堂主要注重教学参考书,小学教师对文本的日常研析往往泛泛而谈,在公开课中,最能体现一个学校教研组的集体智慧,教材的研读理解也更精准和出彩。

2.从新思路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公开课要拿出来给同行观看和学习,在创新上要下功夫,因此公开课中往往吸取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或课程理念,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设计,这就为参与公开课的教师提供了新的课程模式安排灵感。

3.名师公开课中蕴含的典型教学环节对普通教师启发很大。名师的公开课蕴含着大师的教学智慧和布局理念,公开课的环境下,能使更多普通教师参与旁听和学习,尤其是学习名师对于课堂中临时生成的教学插曲的应对策略,能够促进普通教师的反思与提升。

二、小学语文公开课的不同类型与教师角色

(一)公开课的内涵与分类

公开课是一种观摩教学,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这样定义:“是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供教师与有关人员观看、聆听并进行评析的教学活动。其目的为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或推广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对公开课按照开设目的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示范型公开课。一般由学科骨干教师或名师执教,用于推广较为先进的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对普通教师起示范引领作用。

2.研究型公开课。往往根据课堂教学中的某些问题,以公开课的形式进行讨论和研究,常常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来进行,也常常用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考查工作,以期在课后的研讨中分析得失,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升。

3.竞赛型公开课。这一类型的公开课是以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目的,带有诊断和选拔性质的,同时在上级部门授意下,也具有研讨和示范性质,旨在通过竞赛的形式,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根据组织机关的行政级别和参加公开课教师的不同,往往分为不同级别,如全国范围内和各省市区级教师基本功大赛或教师研讨示范课。

(二)小学语文教師在公开课中的角色

根据公开课的开展阶段不同,小学语文教师在公开课中的角色也不同,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开课的参与者,如执教者、组织者、备课组成员或专家评议组成员等;另一类则是公开课的旁观者,如听课者、非正式评课小组讨论人员等。

三、小学语文公开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瓶颈

(一)听课中的“无心人”

很多教师接受学校安排的公开课听课任务后,仅仅将其作为完成每学期听课课时的硬性任务,在听课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成为听课中的“无心人”,没有听课的目标,也缺乏积极主动有意识学习的动力。

(二)评课时的“老好人”

公开课后的评课环节是评析一节公开课得失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很多教师顾忌评课时发言的影响,或考虑到礼貌客气,在评课时往往选择夸奖肯定多,批评建议少,在课后的教研讨论环节使得教研气氛不浓烈。评课时愿做“老好人”,不愿意得罪人,也不愿意深入剖析一堂课中实际存在的不足,使青年教师不易领悟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和易错点,也使得公开课的实际教研作用大打折扣。

(三)备課与上课时的“工具人”

公开课的执教考验的是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团队的教研水平和教学水准,因此在参与公开课的过程中,执教教师往往会得到学校或地区团队的帮助,进行细致周到的教材解读和分析,多角度的教学环节设计,包括多次反复的磨课与试上。在分管领导的组织备课下,也导致了很多教师在公开课的备课与上课过程中成为“工具人”,放弃自我的主见意识,听凭安排,正式上课时也如同一幕排练完备的舞台剧。

四、对小学语文教师公开课的启示与建议

(一)在公开课的准备阶段——走向自主、专业、合作的备课

1.备课团队的组织协调。作为参与者开展公开课是每个语文教师都会经历的,也是促进教师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不经历公开课的打磨和集中训练,就难以快速成长。在团队集体的帮助下,公开课常常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融入并信赖备课团队非常重要。

但是,信赖备课团队并不意味着全盘被动接受备课团队领导的设计,而是要在自身研读教材,提出初步教学思路的基础上再结合团队的智慧进行安排取舍。一堂精彩的公开课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千锤百炼的,作为团队理念的最终执行者,授课教师并不是被动的“工具人”,在备课环节就要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在专业知识方面广泛听取团队建议,勇于提出自己的教学想法,及时反映教学中的疑难困惑,通力合作,协调各方,做好公开课准备阶段的团队部署与运营,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团队备课的优势。

2.篇目和教学侧重点的选择。公开课中授课课题有时是指定篇目,有时是随机篇目或自选篇目。通常情况下,面对自选篇目,往往教师的选择对公开课的结果有不小的影响。教师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往往避开过于新奇的篇目和过于简单的文本,比如上“语文园地”不如上课文,上讲评课不如上习作,上应用类文本不如上散文小说,这是由于公开课中要向听评课的专家同行展示最典范的教学流程,教师在选择篇目时稳中求新是比较不错的选择。另外,中规中矩的经典篇目名师课例较多,便于参考,课型设计也容易把握。

结合公开课的时长与形式,建议选择教学重点突出,选文结构清晰的篇目,尤其是对于教学时长规定有限的微型课,教师如果选择诗歌或名家名作中的经典片段进行教学,教学时长和重难点的布列更容易收缩和把控,公开课在呈现上也更清晰稳妥。

3.教学媒体工具的取舍。公开课中利用的多媒体工具与课程相关教具也应该合理精简,参照优秀的公开课课例,多媒体工具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具的选择也应该避免花里胡哨,过于依赖工具则限制教师基本功的发挥。当然,如果合理利用教具,也可以遮盖一部分的教学瑕疵,比如不善于板书字体的小学教师,则可以采用提前准备好的贴条方法进行关键板书的布置,为公开课的顺利施行提供保障。

(二)在公开课的执教阶段

1.在试讲中反复打磨。在正式授课前,反复的试讲和借班上课是磨课的必经之路,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教师不仅可以对于课型设计与教学环节更加了然于胸,还能在实践中发现更好的优化之处。授课教师应邀请同行与分管领导多听课,多提出指导建议,如此在正式上公开课的时候才能更上层楼。

2.在现场营造课堂氛围。由于很多大型公开课都在其他学校,授课班级的学情往往并不能提前深入了解,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在课前与学生沟通谈话,设置小游戏或其他能够活跃气氛、拉近距离的活动,从窦桂梅、薛法根等小语界名师的公开课实录来看,教师课前轻松愉悦积极氛围的营造,对课堂后续的展开非常有帮助。

3.合理运用教育机制。课堂中教学环节的推进并非静态的,也并非一成不变,小学生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在课堂中的教学对话是处于不断生成的,有时候并不会按照教师提前预设的教学设计运行,或许会产生一些教学的“插曲”或“事故”,教师就需要运用教育机制巧妙处理,把学生偶然迸发的提问和想法编入教学目标的“主旋律”中,完成教学问题艺术化的处理。

(三)在公开课的听课阶段——树立听课过程中的目标意识

目标意识是解决公开课听课环节“无心人”的最重要方式,带着目标和主动意识去听课,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1.找准听课的关注点。在听课的过程中,要学习执教者的教学优点,关注公开课中的典型教育场景,是如何处理教材中的重难点的,是如何安排学习方法和教学步骤的,关注执教者的课堂设计能够为自身的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关注执教者的教学风格也同样重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特色,窦桂梅的情绪饱满的感发式诵读教学风格让人动容,于永正课堂中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教学风格也颇具特色,因此听课时要把握好教师与教学风格之间的联系,学习最吸引自己的名师风格。

2.观察学生的“学”是听课的侧重点。教师“教”得好,并不意味着一堂课学生“学”得好,观察课堂有效性的最根本尺度在于观察学生的“学”,听课时除了听教师,更要关注课堂中知识的生成与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过程、状态、结果和积极性,可以使用跟踪记录个别学生的方式观察学生的“学”,也便于课后进行教学专题研究与反思。

3.进行同步的教学对比与思考。带着目的听课的同时也应该在听课时树立对比意识,思考同一教材篇目的同一知识点自己常規课堂是如何处理和进行教学设计的,在与眼前公开课的比较中进行教学实效和方法的反思,能够最大程度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听课的有效性。

(四)在公开课的评课阶段

1.坚持评课过程中的客观原则。评课使授课者和听课者都受到启发和专业性点拨,目前的评课往往由专家或骨干教师进行专门点评为主,普通教师个体在小组中也可以发表个人看法建议。由于领导的身份权威影响,很多时候出于传统的人情面子考虑,评课总是褒扬多,批评建议少,有碍客观评价公开课的得失。因此,评课应该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实事求是。引入不同的参与评价的主体,专家评委之外,学生发表自己上完课学习后的看法与感受也很重要,可以帮助教师群体反思教学的有效性;普通的听课者也应该畅所欲言,在民主的氛围下进行研讨,破除面子本位思想的束缚,对课不对人,以达到群体的进步。

2.坚持深度反思的评课意识。听课者和授课者在评课过程中应该举一反三,通过公开课中反映的问题主动思考日常教学中是否存在类似的缺漏,对于教学精彩巧妙的环节,也应该进行教法迁移,从学科教学的深度进行反思,而不只是着眼于一课一篇的得失。

3.坚持兼收并蓄的虚心态度。面对评课过程中广泛的意见与看法,客观上存在不同教师的不同理念与设计差异,比如对待一篇文章的处理,不同专家的教学流程设计观点很可能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教师应该坚持兼收并蓄的虚心学习态度,合理甄辨,吸收正确的教学思路和意识,思考不同教学设计的优劣得失,在日后的教学环节中可以进行不同的试验与比较,切不可只着重一家之言,将该篇目的教学设计当成一个完美样本直接照搬照抄,应该在批判性吸收学习的基础上将所学方法技巧与自身的教学风格相融合,促进日后的教学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2﹞1号)[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王超.基于新手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开课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董梦焱,1993年生,江苏省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公开课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浅议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