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性研究

2021-09-12吴庆阳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结构性改革供给侧创新性

吴庆阳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溯源于古典经济学,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指导,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任务、怎样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价值取向、策略方法和改革方向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0-0001-04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 年11 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主题”、“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综合研判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深刻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突出矛盾问题后,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战略谋划,对主要工作着力点的战略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特有范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韩保江,2018)。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溯源

(一)古典经济学构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理论源头

威廉·配第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他的名言。除了最早提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外,威廉·配第还进一步分析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马克思对配第的这个思想给予高度评价:“配第也把分工当做生产力来阐述,而且他的构想比亚当·斯密还要宏大。”威廉·配第还正确地认识到,改进资源配置方式也能够提高效率,增加供给和收入。

亚当·斯密是公认的现代经济学鼻祖,他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理论体系是从分析分工开始的,因而也是从供给角度来探寻财富增长的。斯密也认为劳动是财富增加的源泉,同时提出,增加国民财富,除了雇佣更多劳动力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资本积累有助于雇用更多劳动力,分工的发展、劳动力配置的优化以及机器的使用等都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斯密认为,财富增长取决于分工的发展速度和资本的积累量。显然,斯密从供给的角度对财富增加(经济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刻的分析和阐述。这些思想对今天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颇具借鉴价值。

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其劳动价值说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直接理论来源。古典经济学研究财富增加,现在看,就是关注价值创造和生产发展,本質上是从供给角度思考问题,重视生产端的研究。古典经济学对供给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关注要素投入和劳动分工,注重产品结构和产业升级,从而构成供给侧管理的直接基础(朱富强,2016)。

(二)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强调生产的决定作用。在英法古典经济学之后,马克思对总供给的决定因素、总供给(生产)与总需求(消费)的关系作了深刻论述。马克思在其论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分析揭示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起决定性作用,再生产过程总是从生产重新开始。显然,这里的生产就是指供给,消费就是指需求,再生产就是基于扩大再生产的长期生产过程(方福前,2017)。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辩证关系的论述,对于我们分析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逄锦聚,2016)。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强调结构均衡的特殊意义。在《资本论》第二卷关于“再生产”的论述中,马克思将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第Ⅰ部类是生产资料的部类,这里的生产资料是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形式的商品;第Ⅱ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这里的消费资料是必须进入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级的个人消费的形式的商品。根据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第Ⅰ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必须同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保持平衡,第Ⅱ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必须同整个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保持平衡。马克思所论述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大部类比例关系以及部类内部的比例关系,本质上就是现代社会经济供给结构的问题。显然,与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侧重于社会总供求的均衡分析不同,马克思对社会总供给以及供求关系的分析更加重视供求结构比例关系的分析。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重要基础,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发对资本主义矛盾进行研究,认为经济危机是因为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的。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对供求的结构性分析,以及对经济危机原因的剖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思想系统回答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政策更多地是在需求侧发挥作用。实事求是地讲,需求侧管理确实刺激过经济增长,也平抑过通货膨胀,但需求侧管理的后遗症十分明显。一是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明显下降,经济调控周期越来越短。二是刺激投资带来重复建设,导致落后产能过剩,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资源环境压力剧增。三是供给侧调整滞后,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不能适应和满足需求侧对高质量高品质产品服务的需求。我们实施的需求侧管理,尤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求结构的质量和平衡问题”(洪银兴,2018)。

猜你喜欢

结构性改革供给侧创新性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法律研究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