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伯屈兴趣观体现的完整活动

2021-09-11俞佩莎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8期

俞佩莎

内容摘要:克伯屈在提及兴趣时反复与完整性相联系,把兴趣看作一个起连续作用的,源于学生内在的事物,对活动的展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克伯屈所认为兴趣的作用和完整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兴趣的潜在性意味着方法的主动性,活动整体性源自兴趣的连续性,兴趣的内发性构成活动完整性三方面来分析克伯屈的兴趣观。

关键词:克伯屈 兴趣观 完整活动

兴趣教学思想的发展在西方教育史上有着漫长的历史。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复兴是兴趣教育思想的萌芽时期。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开始,不断诘问,从而使学生承认自己的无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出“寓学习于游戏”中的教育家,他认为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而不是强迫灌输,以使学生在苦思冥想后顿开茅塞,获理性之乐。他开启了西方兴趣教学思想的先河。亚里士多德提倡和谐教育思想,认为快乐与幸福密切相关。到了古罗马时期,昆体良主张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阐释了乐趣教学和“愉快感”的问题。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们主张采用直观的方法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17-18世纪,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发展迅猛。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主张“愉快地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卢梭是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兴趣教学思想的教育家,他第一次使兴趣教学原则得以具体化、明确化在这一时期提出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他认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爱好学问的兴趣。18世纪末,“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兴起使兴趣教学思想得以形成。在这一时期,裴斯泰洛奇深受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提倡教育心理学化,对后来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也产生了影响。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的创始人,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把心理学和教育学分开,将其作为独立学科加以研究。他推进了“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蓬勃发展,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认为教育学和心理学不可分割,兴趣问题是教育心理学化的主要联结点,并将其称为“多方面的兴趣”,把“多方面的兴趣”作为教学的“直接目的”,真正地把儿童的兴趣和整个教学体系整合起来。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是兴趣教学思想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杜威在批判与继承前人兴趣教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生长意蕴的兴趣观,并且全面论述了兴趣与经验、方法和生长等的关系。

克伯屈发展了杜威“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肯定了儿童个体在学习中的地位,创造了设计教学法作为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克伯屈提到兴趣的时候,反复与活动的完整性相联系,它对完整活动的顺利展开有着不同的作用,也体现着完整活动的特点。

一.兴趣的潜在性,意味着方法的主动性。

克伯屈眼中的兴趣在心理学上讲就是一种需要成人开发和外界唤起的心理定势。但是也要避免一种错误理解,兴趣是潜在于儿童内心的,不能只依靠外界的努力使儿童感兴趣。真正的兴趣是能令人沉醉其中且全力以赴的。使学习和教学内容有趣与学生感兴趣不可混为一谈。教育者习惯于给枯燥的教学内容包裹上有趣的糖衣,让学生对这种教学形式产生短暂的兴趣而非学习内容本身,教学只会浮于表面且惯坏儿童,使学生难以习惯学习不断深入之后知识的繁杂枯燥。

教育者要发掘学生兴趣的潜在性,要使得学生意识到学习对象对自己经验增长的意义,对知识本身感兴趣。所以,要采取积极的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来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来组织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来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决定自己学习的质和量。但是,这又忽视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学习。因此,为了改变逻辑组织和心理组织对课程设置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中,低年级阶段,要把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以使儿童获得经验和兴趣的连续性生长。高年级阶段应以学生认知素质的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以逻辑顺序为主来组织课程,以使学生的心智发展获得连续性的生长。

要实现兴趣和方法的关联,兴趣就应该被引导,否则兴趣就不具有教育性的价值。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叙述案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兴趣的生长性。叙述案例是指学生将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进行联系,经过选择、操作和概念的提取形成自己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置于操作的和反思性的经验中学习,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以个人感兴趣的方式去学习特定的内容,以促进学生经验和理智的生长与发展以及认知素质和实际活动素质的双向发展。

二.活动整体性,源自兴趣的连续性。

克伯屈認为在兴趣的指导下,人的自我与活动是融为一体的。也就是说在活动的过程中兴趣持续起作用,才意味着是人的完整行动、自发的行为

克伯屈提到,面临选择时有一个“连续性概念”。他认为,内外部的选择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它们是会相互转化的,前提就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外部选择会往内部选择转化。这里的深思熟虑就是让学习者认识到经验价值的过程。要使得学生做出选择,并且调动主学习、副学习展开完整的活动,就依托于选择的连续性。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是会变化的,克伯屈将兴趣的强度做了一个划分。学习者对所学事物的认识有一个从强迫到兴趣的梯度,一个人刚开始感觉学不会某件事而不愿意尝试,在强制下他必须有所尝试。如果尝试之后比他想象的要成功,他就会增加可能的兴趣,因而学得更好。由此可见,兴趣也一样是具有连续性的,兴趣的开发存在一个从“强迫”到自主的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主动作业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儿童创造经验的情境和条件。主动作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种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心智的发展、道德的生长和审美的提升。这一方法是通过儿童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来进行的,并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使兴趣获得了连续发展的可能,有助于儿童现有知识经验的完善,也为儿童未来经验的学习积累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实现方法和目的之间的关联性,促进学生兴趣和能力连续性的发展。

三.兴趣的内发性,构成完整活动

克伯屈对兴趣的理解中很强调内外动机的区分。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克伯屈所说的兴趣和内部动机画上约等号。兴趣是儿童的天然倾向,内在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与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统一性,伴随着事物的发展而生长,是儿童潜在能力展开的条件,是完整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点。

教学时常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儿童在两个选择之间选择相对不讨厌的一方,我们就会将之视为这是儿童自发的兴趣。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郁郁寡欢或放弃的情况是因为因为他们不够努力,不够坚持。但是把兴趣和努力混为一谈就不是明智之举。真正的兴趣是不需要努力苦苦维持的,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应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乐在其中的状态。因此,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最初的选择不是他们真实的内在动力,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没有内部兴趣的支撑,活动是难以依靠内发动力持续的,克伯屈也指出,现在的学校存在着几乎没有完整的活动的问题,除非学校能够把校外的活动引入学校课堂。

兴趣时常被教师视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目标,认为知识的积累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师导生本”“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大为盛行,受其影响,追求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把教学时间简单粗暴地分配给学生的做法数不胜数,在这样“丰满的”课堂活动中,看似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却存在着教师反馈、评价不够的现象,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难以统一。为了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统一,应将兴趣作为内在于教学过程的目的,真正关注到学生的内在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追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同时,要在教学中明确,学生对经验感兴趣,是因为认识到了经验对心智、生长发展的价值而集中注意力,只有源于活动本身的兴趣,才有助于学生内部动机的激发,才有助于学生自我行动和活动对象融为一体,才有助于学生采取主动的方法进行学习。

克伯屈的兴趣观可以在完整活动中体现,显示了兴趣的潜在性,连续性,内发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采取主动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兴趣的生长、多方面的发展,实现兴趣和方法的关联;将兴趣作为一种教學目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关注源自于学生主观经验的兴趣,注意逻辑组织和心理组织在不同学段对学生的影响,以此来组织课程。

参考文献

[1]丁道勇.克伯屈对蒙台梭利教育的考察:背景与主旨[J].教育学报,2019,15(06):108-116.

[2]李雪姣,田友谊.交往教学视域下的创造性人才培养[J].教学研究,2016,39(1):104-109.

[3]刘汝萍.杜威兴趣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苏春燕,但武刚.杜威生长意蕴的兴趣观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教学研究,2020,43(04):57-61.

[5]威廉·H·克伯屈著.教育方法原理——教育漫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徐春妹.克伯屈设计教学法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借鉴与启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02):29-31.

[7]徐卫红.影响中国教育的思想流派——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北京:光明日

报,2005-08-31.

[8]张彩云.克伯屈与近现代中国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01):14-19.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