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与“刻”的语义衍变及形成机制

2021-09-11王静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引申为语言学隐喻

王静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计时词语“时”、“刻”的语义衍变过程,探讨其形成机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时 刻 隐喻 转喻

王海棻(2005)在论及“记时词语的不封闭性”时,列举了一批从词汇学角度来说专门用来表述时间的词,其中包括“时”、“刻”、“顷”等词。它们是何时形成的,是否从一开始就用于表示时间,其语义发展过程又是如何?本文主要围绕“时”与“刻”展开讨论。

一.“时”的语义发展及其形成机制

《说文》:“时,四时也。从日,寺声。”段玉裁注:“本春秋冬夏之称。引伸之为凡岁月日刻之用。”如:

(1)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庄子·天道》)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例(1)中“四时”前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例(2)的意思是“不违背百姓耕种收获的季节,粮食就不会缺乏;细密的鱼网不放入池塘进行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来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这两例中,“时”为时间名词,表“季节、时令”义。

一年有四季,把一年的时间平分为四段,“时”由“季节”义可引申为表“时候、时间”,如:

(3)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4)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庄子·养生主》)

(5)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庄子·缮性》)

例(5)中“是时”之“时”表“时候”,后“四时”之“时”仍为其本义。从“季节、时令”到“时候、时间”,“时”前面的成分趋于复杂化,既有动词性短语,也有名词性短语,“时”与前项成分之间既可以用助词“之”来表示修饰限制关系,也可以直接组合,语义逐步抽象化。

最适合做某事的时间又引申为“时机、机会”,如:

(6)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隐喻在传统的语言学中被认为是语言形式上的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而随着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其研究实践表明隐喻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手段,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需要,是人类认知的产物。“时”由表具体的“春夏秋冬”的“季节”义经过隐喻衍生出表抽象的“时间”义再引申为“时机”,这种变化符合人类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认知模式。

二.“刻”的时间义及其形成机制

关于“刻”,《说文》释为“镂也。从刀,亥声。”段玉裁注:“金部曰‘镂,刚铁可以刻镂也。《释器》曰‘金谓之镂,木谓之刻。此析言之,统言则刻亦镂也。”可见,“刻”的本义是“雕刻”。

《汉语大词典》(2.0版)中关于“刻”的义项多达17个,其中“刻”用来表示时间,主要与古代的记时工具相关。“刻”由“镂刻、雕刻”转指“刻在器物上的铭记”,并由此引申为记时器物。古代以日晷、漏壶记述时间,据《汉书》记载,武帝元丰七年,“(上)遂诏卿、遂、迁与侍郎尊、大典星射姓等议造《汉历》。乃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举终以定朔晦分至,躔离弦望。”由此可知,日晷、漏壶(漏刻)在汉代已被官方采用作为记时器具。一昼夜分为一百刻,后又增至一百二十刻。据《汉书·哀帝纪》:“漏刻以百二十爲度。”颜师古注:“舊漏晝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因为一刻所代表的时间概念很短,所以古代汉语中“漏刻”、“晷刻”等记时词语可以用来表示时间短暂,如:

(7)臣小人,贪见明时,不能即时自引,惟陛下哀臣,令得喘息漏刻。若不听许,臣实无颜以久生,下入黄泉,无以见先帝。(《后汉书》卷五〇)

(8)是岁,南郡秦丰聚众且万人;平原女子迟昭平亦聚数千人在河阻中。莽召问群臣禽贼方略,皆曰:“此天囚行尸,命在漏刻。”(《资治通鉴·汉王莽地皇二年》)

(9)成帝旹,交趾越嶲献长鸣鸡,伺雞晨,即下漏验之,晷刻无差。(《西京杂记》)

(10)毫厘之差,或致弊于寰海;晷刻之误,或遗患于历年。固宜旁求隐士,必得能者,然后授之。(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

例(7)和例(9)前句中分别出现短时类词语“即时”、“即”,后句中“漏刻”、“晷刻”均表“短时义”。例(8)胡三省注:“言得罪於天,死在须臾。”可见,“漏刻”与“须臾”同义。例(10)中的前后两个分句对举,都表示事物的两极,“毫厘”对“寰海”(海内、全国),“晷刻”对“历年”,言“极短的时间”。

“漏刻”、“晷刻”也可以泛指时间,如:

(11)沧州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今日却回垂钓处,海鸥相见已高翔。(《全唐诗穧》第一五一卷刘长卿《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

(12)(琛)每见高祖,与语常移晷刻,故省中为之语曰:“上殿不下有贺雅。”(《梁书》卷三八)

以“刻”作为构词成分,表示时间的词语还有诸如“顷刻”、“少刻”、“片刻”、“即刻”、“立刻”等双音节词和“立刻间”、“立时刻”等三音节词,如:

(13)还坐,顷刻乃复起,犬又衔其衣,恪令从者逐犬,遂升车。(《三国志》卷六四)

(14)少刻,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戴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下看灯。(《大宋宣和遗事》)

(15)终宵有许垂鹅伏,片刻应能没马蹄。终宵有许垂鹅伏,片刻应能没马蹄。(徐渭《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余睡而复起烧竹照之八》)

(16)倘若妈妈失信不许,郎君持银去,儿即刻自尽。恐那时人财两失,悔之无及也。(《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17)瞩他去到某家取某物来用,立刻即至。前取夜珠的双蝶,即是此法。(《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

(18)柴元禄、杜振英二人,先把贼人包袱搜出来,还有单刀一把,留在外面,把贼人带进去,跪在厅房之外。秦相立刻间道:“下边跪的是何人?通上名来!你把我玉镯、凤冠偷去,卖在哪里?从实说来!”(《济公全传》第四十八回)

(19)曾天寿说:“你们这里有什么菜可吃?预备几样,明天再烦请你们给雇一只船过河。上庆阳府可去得了?”伙计说:“去得了。”立时刻端上几样菜,众人心中烦闷,都说:“喝点酒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彭公案》第一百九十一回)

除“少刻”外,其余各双音节词沿用至今,其中既包括名词也有副词,多带有“时间短暂”的意思,相比较,三音节词使用频率一直较低。“刻”由动作转指“刻在器物上的铭记”,引申为表记时工具,然后发展为记时单位再衍生为时间标志,这个过程中转喻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语言研究中,转喻表示的是一种词语之间的替代关系,而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作为人们认知事物的一种重要模式,是建立在人们对各种事物体验和认知的基础上,用一个相关的概念来指称另一概念,原义和新义之间形成了部分和整体关系、邻近关系或者其它关系。“刻”的语义发展符合“动作指代结果”的转喻认知模式。隐喻和转喻在语言的发展中互相补充,对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概念间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2]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

[3]王海棻.古汉语时间范畴词典(第2版)[Z].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上海电机学院)

猜你喜欢

引申为语言学隐喻
兔死狗烹
《活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
一起来说流行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