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荣格神话-原型批评的发展路径探究

2021-09-11程锐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荣格神话

程锐

内容摘要:文艺理论中的神话-原型批评的源起和发展皆受益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及其所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原型”概念。本文将从创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作品与“原型”的关系、原型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关系,三方面来讨论神话-原型批评中荣格的文学批评发展路径。

关键词:神话-原型批评 荣格 集体无意识

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的西方,最初起源于以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为代表的英国。弗雷泽提出了“交感巫术”原理,以此来阐释世界早期的各类文化现象。在四五十年代的北美,原型批评理论得以确立和兴盛。加拿大学者弗莱则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他的《批评的解剖》一书将“原型”概念引入文学范畴。弗莱认为“原型”是那些“典型的且反复出现的意象”①。而在弗雷泽和弗莱之间,原型批评的发展期,还有一位重要贡献学者,即是瑞士精神心理学家荣格,他的“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影响着后期的美学、哲学、艺术批评,弗雷泽也是他的理论受益人。本文就将试图通过创作者、作品、原型之间的关系切入,来探讨荣格之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发展增益路径。

一.创作者与作品:集体无意识理论下作为艺术家的个人

荣格曾师承“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人弗洛伊德,并和弗洛伊德一起致力于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六年,后因双方学术理念产生诸多分歧,荣格在1912年选择自立“分析心理学派”,出版著作《无意识心理学研究》。针对弗洛伊德所提的个人无意识理论,荣格更进一步地提出要将无意识分成两部分,表层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个人无意识,而底层则是集体无意识。对于集体无意识,他曾解释道:“它(指集体无意识)与个性心理相反,具备了所有地方和所有个人皆有的大体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②。

弗洛伊德运用了大量医学上的实证观察和分析证明了个人无意识的科学性,而荣格论证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则是建立在感性经验之上,他依靠神话学、人类文化学和历史考古学等资料,研究人类共同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运动规律,总结出“原型”概念,而“原型”正是集体无意识的重要内容。“原型”这一概念除了在心理学层面得到阐释外,在哲学、美学、人类文化学等等方面都能够得到理解和验证。荣格在《神话人格》中谈道,“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原始意象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蕴藏,一种印痕或者记忆痕迹,它来源于同一种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这方面它是某些不断发生的心理体验的沉淀,并因而是他们的典型的基本形式。”③这种心理沉淀的说法影响深远,它针对的是全时空领域的探索,可以看出,李泽厚等美学家的“积淀说”中是在其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基于以上考虑,荣格在考察尼采、但丁、歌德等艺术家的作品时,将艺术创作分为心理型创作和幻觉型创作,前者是指心理模式加工的素材来自人,而后者则是荣格关注的重点。依靠着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概念的建构,在这样的创作认知区分下,荣格将他的心理分析理论广涉进其他人文范畴,对弗洛伊德之前的诸多社会领域学说进行了“修正”或是“推翻”。他反对弗洛伊德平面化的将艺术现象理解成精神病例,反对用简单的“性心理决定论”模式来框定艺术研究——即将艺术研究局限在作为个人的艺术创作者范围之内。

荣格和弗洛伊德都承认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表现出“退化”和“返回”等现象,但是分歧点在于这种“退回”的终点指向,弗洛伊德认为终点指向创作者本身的童年经验;而荣格则认为终点指向为最原始的作为人类共同的记忆部分,也就是他所认为的集体无意识。在对达芬奇画作《圣安娜与圣母子》的分析中,荣格与弗洛伊德二人就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弗洛伊德依据达芬奇的童年记忆经验,认为画作是“恋母情节”的外化展示,而荣格则认为在达芬奇童年记忆的更深处,是普遍意义上的“双重诞生”的神话原型母题。可以看出,在荣格的观点中,艺术作品与创作者本身并没有紧密相连的深层关系,艺术作品是远古人类共同声音的外在结晶,而艺术家们只是实现的工具而已。

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中曾总结说:“艺术是一种天赋的动力,它抓住一个人,使他成为它的工具”④。荣格认为如果要重新审视艺术本身的魅力,那么就要发掘作为艺术创作者的个人的价值,做出超越个人意义上的探索。“艺术创作和艺术效用的奥秘,只有回归到经验的这样一个高度,人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整体生活着……所以每一部艺术作品都是客观的和非个人性质的,但同时又丝毫不影响它深深感染我们每一个人。”⑤

二.作品与原型:文学主题与叙事模式新研究

尽管荣格的“原型理论”在进入文学领域时并没有得到成熟的认定和探索,与“母题”等不同概念也常发生混淆,甚至很多学者认为他的研究过分贬低了创作者自身的主观作用,但我们可以看到,荣格对作家和作品的认知到目前为止仍在影响着我们对艺术经典化的重新阐释和思考,同样也指导着我们对于文学创作“母题”这一概念的探索、神话和艺术源头的溯源,更扩大了我们的文学批评视野。正如叶舒宪先生总结“在荣格以后,原型概念从心理学领域介入到文艺学领域,逐渐为大多数人接受,成为一个通用的批评术语……”⑥弗莱对荣格的“原型”理论进行了扬弃,《批评的解剖》中弗莱将文学的象征表现分为逐字相、形式相、神话相和寓意相,这四种文学象征分别对应母题、意象、原型和单子。而其中的原型可以被归纳成三类,一类是主题原型,一类是文学叙述程式原型,最后一类则是意象世界原型。“原型”的概念在弗莱手中已经逐渐泛化和扩展,從文本本身的表层结构到文本深层结构,弗莱都有触及和总结。

如果说荣格是依据生物学概念直接引入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和“原型”概念,那么弗莱则承接了这一点。弗莱将文学结构、文学意象的发展都比拟至自然界当中,这也将“原型”从文学领域再次带回到文化人类学领域,在探索整个文学发展的规律的同时,也是在探索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弗莱所确立的“神话-原型”批评给文学批评界带来了新的风潮,他注重多学科交叉下的研究,不仅局限在某一作家或者某一文学流派上,而是关注整体潮流的变化,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异同,跨时空领域下的文学探索,使我们观察的“放大镜”变成了“远望镜”。

除此之外,在我们使用原型批评的时候,我们就不仅仅是在挖掘作品背后的一种意象或是一种叙述模式,而是将这种意象、叙述模式找到它所对应的相位。同样地,我们更要寻找这背后的原因,同荣格一样,在某种远大地意义上,我们应该略过创作者个人生活这一环,避免作者个人际遇所造成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去直接发掘潜在的民族文化点和人类共同的遭遇经历。无论从横向上做同一文学系统之间的比较,还是在纵向的不同文化系统中去摸索相同点,文学性的规律固然重要,但原型理论从荣格的“心理学与文学”到弗莱的“生态文学”,都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学领域应用。因此,原型批评不单单是一种以文学为主导,其它学科领域为辅的研究思路,而是以文学研究为跳板,深刻揭示各学科之间的联动,迈出人文科学研究的重要一步。

在近来学人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原型批评在进入中国文艺理论范畴后,便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应用,运用原型批评去分析中国的文学作品或者是其他文艺作品,都有了不错的效果和回馈。但同时也有很多学者提出质疑,中国的文学或者文化土壤是否适合原型批评理论的生长,认为中国文化的思维模式与西方是截然不同的。但其实荣格很早就在《心理学与文学》中透过《易经》就展现出了对中国思想的兴趣,并且认为中国文化心理虽然不同于西方的模式,但却是连续且自洽的。中国特有的连贯的文化发展其实是能够更好地去做原型批评,但当然也要承认,文化是一个多项目的权衡和制约下的结果,在去做分析的时候,是要谨慎和全方面考察的。

创作者、作品和原型之间的三者关系在荣格的《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中就曾被探讨,在数十年后,其中的联结被放大和争辩,发展出了相对成熟的原型批评理论,至此完成了荣格原型理论的转变和延伸,正式得到了应用,走入了文学研究的范畴。

参考文献

[1][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2][加]弗莱著;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M].再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3][瑞士]荣格.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4]叶舒宪编选.神话—原型批评(译文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注 释

①叶舒宪:《神话——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40页.

②[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第2页.

③[瑞士]荣格:《神话人格》,冯川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86页.

④[瑞士]榮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第141页.

⑤同上,第144页.

⑥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上)》,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1986年,第117页.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荣格神话
爱情神话
东方神话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红楼梦中的神话》
西西弗斯的神话
荣格十九周年谱新章
荣格用温暖点亮孩子梦想
荣格 厚积薄发
“神话”再现
荣格云商 聚焦农业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