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2021-09-10金莹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期待视野接受美学

金莹

摘要:本文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从文学理论中的接受美学视角,对葛浩文英译的莫言小说《生死疲劳》进行逐层分析。从接受美学的“隐含的读者”“空白”等多个角度来看待译者在译介过程中的作用和角色。研究跳脱了“归化”“异化”等固有、陈旧的翻译理论,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阐释这一文学文本,并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了解文学活动过程。通过对葛浩文译作的理解,期望读者能够以区别于以往的视角重新看待译者的身份和责任,建立新的理论连接和探讨视角。

关键词:接受美学;期待视野;读者身份;“空白”;“隐秘的读者”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1-0052-02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时间让中国乡土文学重回大众读者视野,莫言更是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成为学界热切探讨和研究的对象。同一时间,另外一位“隐形的人物”———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葛浩文也备受关注。除了小说中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和绚烂多姿的文化底蕴,译者也是不容忽视的角色。

在翻译理论的研究中,理论学家从多个角度阐述过译者的主体性,如韦努蒂(Laurence Venuti)在其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到“异化翻译能够抑制翻译中种族中心的暴力问题”;又如勒费弗尔(Andrew Lefevere)著名的改写理论认为,“译者由于受到意识形态、主体诗学及赞助人等多方的影响,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写其翻译的内容”。田雨、查明建在研究中重点提及译者的主体性地位,表示“审美主体在翻译实践中,须客观地尊重翻译客体”[1]。穆雷等也表示,以往的文本研究有重文本,重客观而轻读者的现象[2]。周领顺提出的“译者批评行为”也极具参考价值,他认为译者批评“即对译者借翻译活动参与社会的社会化过程的研究,也即译者角色化研究……”[3]。以上研究表明,译者已不再是隐形地书写历史,翻译学孜孜不倦地研究给予了学者许多宝贵的研究方向和视角。本文尝试用文学中的接受理论视角,探讨葛浩文翻译的特殊角色和价值。

一、文学接受理论的出现

(一)文学作品中的“空白”

文学接受美学理论代表人物伊塞尔曾在其论述中表示,艺术作品本身并非审美的对象,而是一种“图式化“构造,它包含了许多潜在因素,而其文本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却未到达完全确切的程度,就好似一幅画中并非全部充满各种人物或风景因素,而依旧留有余地,供观看者想象。在文本中出现的这一类“留白”,供读者自行阅读,并使其运用自己的慣常知识逻辑等去进行联想理解的,就被伊塞尔称之为“空白”,伊塞尔也认为,这些“空白”需要通过读者的解读和阐释过程才能加以突显,对“空白”进行填充和弥补的过程,将读者和作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4]。在《生死疲劳》这一伟大小说中,从其魔幻现实主义的体裁本身就可以预知,小说中包含大量的“空白”亟待读者进行解读,因为魔幻的产生与现实的融合总会带来大量文本的隐喻结构,而作为原文本的读者,葛浩文在其阅读过程中,已经以其自持的习惯将这些在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未定点”转换成了他所认同的“定点”并呈现给读者,将原有的“空白”变成了一幅新的画卷。

(二)读者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的提出,来自接受美学另一位代表人物姚斯对文学与历史的重新审视。姚斯认为,不应当将读者置于文学过程之外,读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相反,他们是文学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能够将读者的参与更清晰地展现出来,姚斯引入了“期待视野”概念[6]。

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是指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审美趣味与观念结构,会有对文学接受客体的预估能力与期盼。读者的这种基于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揭示的意义在于,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也正因此,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成长中都有了各自的轨迹,从而使得每一位读者对作品所产生的期待视野不尽相同[5]。

二、文学中的“期待视野”层次

(一)文体层的期待视野

文体层的期待视野指的是在文学文本中的文体蕴藏了极大魅力,也正因此,读者可以通过文体的独特性感受到文体的魅力。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最为显著的具有文体效应的文本类型是诗歌,五言绝句或七言律诗都承载了中文传统诗歌极大的美,这种浓缩而又凝练的文学表达手法蕴藏了深刻厚重的情感。在莫言的《生死疲劳》中,有两处突出的文体特征,一是《生死疲劳》采用了章回小说体,即标题揭露本小节内容,这种章回小说体常见于古典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等,葛浩文保留了章回体标题的文体特征,运用对偶工整的同类型英文翻译了此类题目,从而使西方读者能够从标题就感受到浓重的中国传统小说韵味。如第二章标题“西门闹善救蓝脸,白迎春多情抚孤驴”[6]被译成“Ximen Nao Is Charitable to Save Blue Face,Bai Yingchun Lovingly Comforts an Orphaned Donkey.”[10]翻译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文的结构与对仗,也让目标语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传统中国小说的魅力。

叙事结构的特殊性是《生死疲劳》另一个显著的文体特征。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六道轮回的主人翁,带着前世所有的记忆,运用了动物性视角和内在的人性视角两个视角交叉呈现:从动物视角体现的畜生的冷静,以及从人性视角体现的悲凉绝望,糅合在一起,呈现给读者的就是一副既悲凉又荒诞的人生百景图[7]。

(二)形象层期待视野

形象层期待视野指的是读者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期待和理解与作者笔下真实的人物形象经过融合之后产生的新的人物形象,而这一层形象就是传递给目标语读者的形象。

在生死疲劳中,读者对人物形象的期待可能是一个蒙冤而死的地主经六道轮回转世成人的故事。那么在浅层次的理解中,这样一种形象,可能会带着“仇恨”“悲痛”“荒诞”等潜在的期待视野因素,然而阅读过程中,文本的发展路线与读者已有的期待视野在不停融合的同时也发生着碰撞。比如,读者可能在阅读初期想要看到的是“西门闹转世轮回复仇”的故事,但是《生死疲劳》的故事脉络却另辟蹊径,在主人公一次次的轮回中,他作为“人”的那一面逐渐消失,作为“畜”的那一面却逐渐保留,他慢慢在历经了岁月后,忘却了自我深处的人性,而成为完完全全的“畜”[8],超出了读者的形象期待,也将读者带入了更高一层的阅读境界。在一次次与命运做斗争但最终失去自我的故事中,读者也感受到了命运的不可抗力以及人生难以驾驭的悲怆。

(三)意蕴层期待视野

意蕴层的期待视野饱含着大量读者对作品的较为深层次的审美鉴赏和情感领悟以及对作品人生态度和思想倾向的一种预期。葛浩文曾表示:“文本的选择是翻译的第一要务,只有与原作者及其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完美再现原作之风格。”[5]

原文中第一章描述“西门闹”的勤劳习惯,莫言用了一句非常有中文特色的“三月扶犁,四月播种,五月割麦,六月栽瓜,七月锄豆,八月杀麻,九月掐谷,十月翻地……[9]”这一段话让人回想起中国古诗的民间时句,不仅结构整齐且信息丰富。因此,葛浩文在处理此处译文时,完整地保留了原文的结构,也体现了内容的多样性。他将该句译为“In the third month I plowed the fields,in the fourth I planted the seeds,in the fifth I brought in the wheat,in the sixth I planted melons,in the seventh I hoed beans,in the eighth I collected sesame,in the ninth I harvested grain,and in the tenth I turned the soil.”[10]此处译文体现了读者对原文意蕴的理解。首先,在原著中,这句话主要传递给读者的是西门闹这一生的勤劳与本分,他一年的忙碌跃然纸上,而英译版缘何选择了一种文体极其呆板单一的结构呢?正是因为这一结构体现的单调性,能够让读者微妙地体会到“西门闹”这一形象生前的生活也是单调重复的,给人物注入了新鲜的观感。因此,葛浩文作为读者的期待视野层发生了变化,他将他的理解体现在译文中,而目标语读者又再次借由他的译文对原文形象产生新的理解。

三、结语

譯文作品与原文作品,绝非一体两面,译文是一个经过加工再现的作品,通过对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的分析和探讨,可以帮助读者对文学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01):21-26.

[2]穆雷,诗怡.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兼评中国翻译家研究[J].中国翻译,2003(01):14-20.

[3]周领顺.“译内效果”和“译外效果”:译文与译者行为的双向评价———译者行为研究(其六)[J].外语教学,2011,32(02):86-91.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韩德英.翻译美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阐释———以葛浩文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J].吕梁学院学报,2020,10(03):27-30.

[6]莫言.生死疲劳[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

[7]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J].中国翻译,2000(02).

[8]Mo Yan.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M]. New York:Arcade Publishing,2012.

[9]王喆.阐释论视角下《生死疲劳》译者主体性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01).

[10]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荐稿人:纪蓉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期待视野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视野下鲍勃?迪伦歌词试译
从接受理论看中国高校简介英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观众学视阈下的国产公路电影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浅谈盲人无障碍电影的选择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