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野下鲍勃?迪伦歌词试译

2017-01-19韩莉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期待视野接受美学

韩莉

【摘要】接受美学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支持。接受美学认为翻译是作者译者读者三者交流互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心理、审美情趣等已有背景,同时译者应强调对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的观照,争取实现翻译过程中两次视野融合。本文以鲍勃·迪伦的民谣歌词翻译为例,演绎了接受美学对于翻译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视野融合

随着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美国民谣摇滚歌手鲍勃·迪伦(Bob Dylan),他的歌也被各国读者热烈追捧,他获奖的原因是他创作的歌词如诗歌一般优美。本文以他最负盛名的歌Blowin in The Wind 为例,预从接受美学视角试译这首歌的歌词。

这首歌的作者鲍勃·迪伦(Bob Dylan)是美国20世纪大名鼎鼎颇有影响力的民谣歌手,是后来摇滚音乐的先驱者。1941年出生于美国一个犹太家庭,自幼喜好音乐,后从明尼苏达大学辍学来到纽约开始了他的歌唱生涯。六十年代初他因Blowin in The Wind而一夜成名。他早期的作品很多是借着其他唱他歌的艺人才成名的,虽然他的歌词和创作因内涵丰富和节奏音律优美而备受肯定,但他的歌喉却不能很快征服挑剔的听众,他是逐渐走进歌迷心中,成为歌坛重要人物的。

一、接受美学理论与翻译

接受美学是由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提出的,又名“接受理论”,一经提出便掀起一股文艺美学新思潮。接受美学理论通过对传统文艺理论的考察与反思,提出将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作为文学研究的首要任务。从而否定了之前对文学作品研究独以作品为中心或者以作家为中心的单一孤立维度研究,重新重视读者的审美参与,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认为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实践才具有意义。接受美学理论基础主要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和伽达默尔的阐释学,所以其重要的概念术语,如“期待视野”、“未定点”、“效果史”、“具体化”等,也源于海德格尔的“理解视野”、“先在结构”和伽达默尔的“视野融合”、“成见”和茵加登的“具体化”等概念范畴。“期待视野”和“视野融合”是接受美学理论的两大核心。姚斯认为,读者在阅读任何一部作品前,都已具备一种先在理解结构和先在知识框架即文学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读者理解和阐释作品的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前提。没有它,任何作品的阅读都将难以进行。“视野融合”则强调作者的创作要与读者的审美和期待融合,最好能随着时代变迁更好地融合。在这个角度上,翻译又和接受美学巧妙地对接。译者翻译是对作品的再创作,创作以读者的审美和期待为目的,就可以更好地做到第一次“视野融合”,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如能满足不同读者的审美和视野期待那就再成功不过,如不能那么完美,也可以通过再译,补译或者改译的方式争取与读者达到第二次“视野融合”,同时又可以与译者作者共鸣,获得创作的满足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接受美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

二、接受美学与歌词翻译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原作之前已具有期待视野。而我作为译者,首先是原作的读者,而我对于原作的理解,将直接决定着作者与读者的第一次交流结果,即第一次的视野融合。

根据 “古”字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即十口相传之意,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所有的美丽传说流传至今均由于人们口口相传。最早在欧洲,诗歌是一种大众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所拥有,只从十七世纪开始,才因为渐渐被权高位贵的少数人据为己有,而慢慢不再为大众与平民所能轻易接触。民谣是诗歌的创作手段之一,是传统而又古老的创作手法。民谣的词曲创作同诗歌创作都追求韵律节奏。迪伦对时代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在民谣创作的过程中,既保留了诗歌在文学上的高品位,又通过大众媒体推广了诗歌,使其平民化,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这首民谣是迪伦1963年五月推出的他艺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盘专辑中的一首。整首歌词充满了红色批判文字,精炼而又富有张力的设问式排比句加上鲜明的时代精神,采用“横眉冷对千夫指”式的社会批评方式,使其成为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中最具号召力的歌曲。1957年越战爆发,美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向越南战场,却伤亡惨重,于是美国社会内部掀起了一股反战热潮。这首歌正迎合了当时的青年人用民谣表达人民呼声的社会思潮,迅速风靡全球。

原作如下: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第一次试译如下:

一个人要走多少的路

才能称其为人

一只白鸽要飞跃多少海洋

才能在海滩上安息

一尊大炮要轰鸣多少次

才会被禁用

我的朋友

答案,在风中吹着

答案,在风中吹着

一座山要屹立多少年

才被冲向大海

有些人要生存多少年

才能获得自由

一个人要多少次转头

来假装视而不见

我的朋友

答案,在风中吹着

答案,在风中吹着

一个人要多少次仰头

才能看到天空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

才能听到人民的呼号

要死多少人才能让他知道

人已死得太多

我的朋友

答案,在风中吹着

答案,在风中吹着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完成第一次融合之后,还要根据译文读者的期待和审美,以及考虑不同时代的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完成译作读者与译作及译者之间的第二次融合。

1963年8月27日,年轻的迪伦站在演说家马丁·路德金旁边,用一把木吉他和口琴唱出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民谣版。而几年前,台湾围坐总统府的反对党,也一起唱起这首歌,就如陈水扁在自己微博也写了这首歌词。在普世民权运动中,大家总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这首歌。来自不同国家的作家交流,一车人终于找到一首大家都会的歌,除了这唯一的一首,不会再有。

随着时代变迁,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这首民谣歌曲已然成为经典。再次唱起,它显然少了反战的色彩,而当今的读者希望从中读到更多内涵,受到更多启迪。因此再译本也需要对接新时代读者的和平期待视野和更平和的审美期待。

再次试译如下:

一个人要经历多长的旅途

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

鸽子要飞跃几重大海

才能在沙滩上安眠

要多少炮火

才能换来和平

那答案,我的朋友,飘零在风中

答案随风飘逝

山峰要屹立多久

才是沧海桑田

人们要等待多久

才能得到自由

一个人要几度回首

才能视而不见

那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零

答案随风而逝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才能见苍穹

一个人要多么善听

才能听见他人的呐喊

多少生命要陨落

才知道那已故的众生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零

答案随风而逝

三、结语

接受美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翻译研究视角。在民谣歌词的翻译中,译者一方面要关照译本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视野,尽量迎合的同时,也可尽量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让经典译本在全球化的今天,可以不断给不同时代背景的译本读者不同的启迪,保持常新的状态。

参考文献:

[1]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785453-7002060.html.

[2]陈洁.接受美学观照下的异质语言文化的移植[J].中州学刊,2007(4):240-242.

[3]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J].中国翻译,2000(2):47-51.

[4]曹英华.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中的读者观照[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100-104.

[5]张梅.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传记文本翻译——从《史蒂夫·乔布斯传》中的一封情书谈起.

猜你喜欢

期待视野接受美学
论尧斯的“期待视野”
从接受理论看中国高校简介英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