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认同理论的高校学生党员网络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2021-09-10陆育蕾

科技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网络素养文化认同学生党员

摘要:面对网络带来的多元信息的冲击,当前高校学生党员表现出高度网络依赖性、淡化是非界限和广泛迅速使用网络用语等特点。如何顺势而为,合理有效的引领他们树立正确价值理念,自觉辨析信息良莠,培养健康积极的网络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解决的问题。笔者倡导高校应运用创新形式吸引学习兴趣、定制有针对性的网络素养教育内容以及营造积极正面的文化氛围来提升学生党员的网络素养

关键词:文化认同;学生党员;网络素养

网络化、多元化和全球化和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不可阻挡的趋势,当代大学生受到外界的多元文化冲击,价值观并未完全稳定,必然会产生新的价值理念碰撞,从而导致思想变化。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其是引导学生党员提升自己的网络素养,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借鉴文化认同理论探索可行性策略是可行之选。

一、文化认同理论的内涵

文化认同的理论研起源于对“认同”概念的探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最早提出“认同”一词,主要赋予其心理学意义,认为这是个人向其他人或团体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行为模式的过程,显示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 吴映筱,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6月,P6]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剑桥大学学者吉登斯、日裔美籍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英国学者安东尼·史密斯等人分别将认同的概念不断深化拓展,引入政治、文化方面的领域。国内对于文化认同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云南大学教授郑晓云1992年的著作《文化认同论》,其中指出“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 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P4]其间对文化认同产生的原因、理论框架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对策。综上,笔者认为文化认同是指人类由于长期处于同一环境中而对其相应的文化产生认可、接受和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影响价值观形成。

二、高校学生党员网络素养的现状

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已逐渐过渡到“00后”学生群体,他们成长于网络时代,对于信息的敏感性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也更高。总体而言,高校学生党员的网络素养表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空前依赖网络,淡化线下社交。当前网络社交平台发达,功能相对成熟,打破了地域界限和时间差异,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和随机性,深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相对网络平台的高效便捷,线下社交由于受到时空诸多限制,逐渐处于被淡化的状态。

其次,模糊是非界限,对信息没有明确的排斥。高校学生党员虽然已经成年,社会化意识并不强,对是非的界限有却不坚定,且由于生理特点和成长经历影响对主流和权威并不是一味尊崇,对低俗信息、庸俗文化没有强烈的排斥,好恶多根据个人的喜爱程度分辨,价值理性不高。

第三,网络用语更新快,网络情境易带入现实。高校学生党员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生活被网络文化充实着,其习惯用语很容易受到当前流行网络语的影响,在短时间内迅速习得并传播网络用语,用比较不落俗套年轻化、潮流的方式畅快的表达想法。高校学生党员同样也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将网络情境不同程度的带入现实,熟练的切换于现实与虚拟之间。

三、基于文化认同理论提升高校学生党员网络素养的对策

文化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对文化体系的认可、接受和内化,这不仅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同时也强调了文化体系自身是否契合个体特点,是否与时俱进。由于网络化带来的多元文化浪潮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高校不应再用传统方式一味灌输式的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而应该顺势而为,结合时下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首先,运用高校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教育方式,合理引入双向互动,激发学生党员的学习兴趣。当前自媒体平台空前活跃,短视频、VR、社交平台等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的关注,高校可以积极尝试这些新兴载体,结合相关主题教育的内容传播主流价值观,必要时可以将微文化加入课堂教学,努力拓展第二课堂对传统课堂的补充作用,如各类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在身体力行中增强学生党员的认知动力。

其次,针对高校学生党员的精神需求,定制网络素养教育内容。高校学生党员区别于普通学生的重要方面是要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清晰的价值判断,这需要高校合理引导,针对他们受到家庭、社区、企业等客观环境的影响定制相关内容。如针对相关时政热点、理论难点、社会问题等进行专题解读,结合线下线上双向联动,予以学生党员发表想法的正当途径和理性引导,明辨信息的真伪,倡导他们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鼓励高校学生党员主动融入校园和社会,营造积极正面的文化氛围。学生党员长期处于校园环境中,校园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展示舞台,除了网络之外对他们影响最直接的往往是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在选择多样文化载体的同时,也要注意鉴别文化内容,倡导严谨的班级文化、浓厚的学习文化和健康的活动文化,鼓励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塑造良好的文化自觉以及文化自信,自觉摒弃不良文化带来的干扰。同时畅通舆情沟通机制,及时发觉学生中的网络舆论动向,提供必要的引导和解答。

总之,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是高校学生党员提升网络素养、实现文化自信的关键环节。随着网络化日益普及,传统的道德约束早已无法全面规范青年的文明行为。当代高校学生党员应具有全球视野和现实意识,在拥抱网络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认真甄别各种信息的合理性,深入领会先进文化精神内核。只有真正认同这样的文化理念,才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扎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林涛,文化自信视域下我国青年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实现,福建商学院学报,2019年5第2期,P1-6

[2]王媛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2月,P89-91

[3]吴映筱,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6月,P6

[4]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變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P4

作者简介:陆育蕾,女,汉族,1985年6月生,江苏常州人,江苏理工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学历,讲师,江苏常州,213003.邮寄地址:江苏省常州市中吴大道1801号江苏理工学院,电话13861276280

课题项目:本文是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基于文化认同理论的高校学生党员网络素养提升路径研究》的中期成果,项目编号2020SJB0549。

猜你喜欢

网络素养文化认同学生党员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中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途径
医学生网络素养与网络依赖实证研究
传媒类院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