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2021-09-10路景鹏

高考·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互联网+互联网

路景鹏

摘 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逐渐渗透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并已经发展成为各个专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该专业领域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对于高中教育来说,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思维也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围绕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展开分析,先是简述了“互联网+”对高中信息教学的作用,后结合科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案例,深入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希望文中拙见可以为高中信息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信息技术;教育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推动了社会各行业的创新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的相结合,是推动各行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教育来说,“互联网+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而高中信息技术作为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重视新课改教育理念的解读,加强创新型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素养。鉴于此,本文通过简述“互联网+”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进一步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深入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互联网+”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作用分析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逐渐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助手,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互联网+”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总结包括以下几点:

(一)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联网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础,如果可以融入到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激发,究其原因在于互联网本身的特性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有着密切关系[1]。互联网作为当下信息最为便捷的载体,蕴含了各个方面的信息,且所呈现的网络虚拟世界与高中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有着显著区别,正是如此,网络世界对高中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促使高中学生对网络世界产生了较强的探究欲。尤其是当下互联网纵深发展时代,微信、微博等互联网产品都得到了高中学生的青睐[2]。针对这种情况,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若能融入互联网,高中学生必然会将对互联网的浓厚兴趣迁移到信息技术学习中,从而能够为信息技术学习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互联网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载体,之所以被社会公众喜爱,是因为互联网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社会大众眼中的现实生活有着显著区别。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本身就十分感性,对美好生活比较憧憬的,而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创设的网络虚拟世界,可以让一些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目标得以实现,且可以让学生自由创建一个美好的世界,让高中学生深刻体验到互联网的神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实现“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的世界中广泛了解信息技术,促使其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不会被教材和课堂所局限,可以让学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进行学习,这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从而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3]。

(三)信息教育回归本质

信息技术学科本身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其是互联网技术在学校教育模式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高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实质上是基础的互联网知识,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互联网融入,就可以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真正地回归学科本质,这对于促进高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认知具有积极作用,且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信息技术知识[4]。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作为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的核心在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素养,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教材为核心,但不局限于教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使得大量传统信息技术未能与时俱进而逐渐被社会淘汰。因此,“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应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完善,让信息技术教学可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针对这种情况,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在忠于教材为核心的基础上,引进现代互联網技术手段进行教材知识的补充。以二维码为例,作为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发展的新产物,据此为核心的无现金支付、扫码领红包等,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5]。正因如此,二维码可以在教育领域中推广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二维码,以构建“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以在忠于教材的同时,对现有教材知识进行有效延伸和补充,有效开阔学生的眼界,为有效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夯实基础。以《网络技术应用》“网页制作”教学为例,教师在传授网页制作方法和步骤过程中,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二维码知识的科普,并引导学生如何制作二维码,以此体会“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乐趣。同时,在课程设计环节,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应让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增设扫码领红包的骗局,告诫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要随意识别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以此保证个人信息安全[6]。另外,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授课结束后,可以将课堂所讲的信息技术汇编制成二维码发送给学生,让学生扫码进行巩固课堂知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增强二维码的认识;另一方面借助二维码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巩固学习,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效果。

(二)创造实践机会,加强实践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超高的学科,而高中学生因为面临升学压力,使得其在思想上未能重视起信息技术学习。外加学校方面对信息技术的教学,仅限于课程安排,未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且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需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未能投入足够的经费,导致当下高中信息技术缺乏良好的硬件环境。在此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只会停留在简单的理论讲解层面,未能深入教学。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应革新教学理念,大胆创新,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来解决硬件方面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有效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奠定夯实的基础。以智能信息处理为例,在没有硬件支持的情况下,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只能是简单的理论知识讲解,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巧妙解决此类问题,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在课堂上,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引入智能手机+ApowerMirror(手机屏幕投屏到教师机)+教师机控制学生机。这样一来,高中学生只需要具备智能手机,就可以对本课题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引进了ApowerMirror(手机屏幕投屏到教师机),使得教学形式变得更加新颖,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体验人工智能的神奇魅力,这为高中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思想必须与时俱进,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大胆创新,重视“互联网+教育”的实践,才能让原本受制于硬件的课堂教学出现奇迹,有效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

(三)重视教学评价的创新

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摒弃传统的评价方式,采取基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展开评价活动,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为优化课堂教学和促进学生发展提供保障。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评价方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教师的教学要求;评价内容也要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同时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期通过有效的评价,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及应用的兴趣,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逐步提高核心素养。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评价环节,教师也应该重视互联网的有效应用,据此来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以网页制作教学为例,信息技术教师在学生课堂作品评价环节,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工具,如“问卷星”。同时,为了促进教学评价的优化,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评价之前,将学生的作品上传到局域网或者学校专用网络平台上,这样一来,人人就可以成为评价者,这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在平台上接收到多个角度的评价,从而能够在海量评价信息中不断明确自身的优缺点,便于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而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从海量评价信息中明确学生的不足,便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同时也可以结合评价信息不断完善教学,从而有利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优化,进而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平台的开发需要面向特定人群,且要求教师和学生对平台上的评价信息进行筛选,才能寻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评价资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的今天,“互联网+”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在此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积极融入“互联网+”,才能实现新时期的持续发展。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亦是如此,必须不断学习,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构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教學模式,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有效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水平,为有效培养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自清.互联网-时代下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4):36-38.

[2]尹黎力.探讨“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52):103-104.

[3]李霞.浅析“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转变[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7):126-127.

[4]徐成刚.“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与核心素养融合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6):140.

[5]云峰.“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与核心素养融合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6):109.

[6]卜娟芳.“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与核心素养融合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8,(2):61-63.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互联网+互联网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