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荷塘月色》看朱自清的家国情怀

2021-09-10柴辉军

高考·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采莲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之时所写,文章的笔触婉约清美,然而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或是赞美朱先生的文笔清丽,或是褒扬朱先生的逸致闲情,又或是透过文章看见朱先生在美丽的荷塘月色景象之下所隐含的丝丝苦涩。每个人读来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篇文章笔触优美,平淡朴实,在简单婉约之中隐隐透露出一股清新和悲怜之感。文章处处写静,朦胧的月色下,荷塘有一丝丝清冷,忧伤的凄美,荷塘的静与心中的不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处处显露出荷塘是超脱于现实的美,那份美当中承载着朱自清先生对盛世和平,对美好的期待。可是与之相反的是期待的总是得不到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就更显露出了他此时心中的不安定与无法平静。这或许是朱自清先生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心灵上的折射,是孤寂内心的垂死挣扎。而要想深刻的解读一篇文章,首先先从了解其创造背景开始,这篇文章写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这种转变让他既不安又焦虑。从这也可窥知几许文章真意,可能不仅仅是赏景。

《荷塘月色》作為一篇文学作品,经无数人赏析体味,结合时代,考虑社会,许多人对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朱先生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都各有见解,但是,我认为《荷塘月色》是写景散文,但不仅仅局限于写景,就像是一个基石,或是抒发感情的由头,作者借写景为由,抒情为实,由于当时时局的影响,作者的内心是彷徨更是不安抑郁的,在游历荷塘的同时,荷塘的冷清月色,让作者有感而发,文章言语词句意在写景,实在抒情刻画其深厚的家国情怀。这是文章的写作背景,也是藏匿于文章词句之间的思想情感。文章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在那种社会时代背景下字里行间仍然流露出的清新脱俗,而又含蓄委婉的表露出了对社会显示的不满。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才让《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又多了一层家国情怀,多了一份孤寂的悲愁。

朱自清先生夜游清华园的荷塘,将《荷塘月色》写得绝美,那种美不是可望而不可得的海市蜃楼,而是触手可及的,每个心灵不安之人,都想拥有都所期待的一片心灵净土。见过清华园的荷塘的人都知晓,荷塘是月色下的静谧之美,是阳光下的婉约妖娆之美,这种美是能用点滴文字记录抒发的,却也并无朱自清先生笔下的那般出神入化之美。朱自清先生为何将荷塘月色描绘得如此跳脱世俗,屹立于美的巅峰,我想是有原因的,并且这其中的诸多因由值得我们细细考究。或许朱自清于先生在现实之中找不到如荷塘月色般的美景,加之内心有复杂的忧伤,他只能将心中的寄托,内心的苦情化在荷塘月色之中。

朱自清先生前往荷塘之时内心是孤独的,是充满忧伤的。从出家门的情形来看,朱自清“今天心里颇不宁静”。“心里颇不宁静”虽然委婉含蓄,但是开篇当头,具有尤为重要的分量和震惊效果。在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就表露了孤独的心迹,日日走过荷塘,在这满园的月光下荷塘是否有别样的风韵。一笔带过地引出似乎蜻蜓点水般飘过,但透露出孤独之感。它告诉我们,其一,朱自清先生在院子里,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感觉烦闷不愉快,期待解脱,久郁而不得解,因此心中由此更为明显可见,“荷塘月色”的实景并非超尘脱俗之境,而是朱自清先生将期待之美、理想之美、孤独之感、忧伤之情融入之后,意外产生出来的艺术化的心灵佳境,从中也可以窥知朱自清先生将精神寄托寄予荷塘,将荷塘作为曼妙寄体以缓解自己的哀愁。。

现实生活无关的吵闹,而孩子,妻子或许都不会理解丈夫朱自清的心绪,但是朱自清先生又怎会要求一位为生活辛劳所累,与自己相亲相爱的妻子来分担更多的忧愁,承受更多的折磨?亲近之人,挚爱之人,都不能为自己缓解哀思,那么此刻此情,朱自清先生的心情应当哀怜沉重。当然,妻子的行为,让朱自清先生感受到妻子此刻没有抚慰他内心的烦闷愁绪。从其他角度观之,妻子如此,那么社会上的其他人,更不可能理解朱自清内心的忧愁。

从表层挖掘深处,我们可以知道朱自清先生寻觅“荷塘月色”以求解脱的背后,真正原因是他正为时局国运而恨苦愁深。从通篇来看,《荷塘月色》的一咏一叹都浸润着淡淡的忧伤。然而忧伤的原因在何处?再结合该文中的篇篇词句,我想催生出如此忧伤通透的文字与“荷塘月色”,原因在于朱自清先生的家国情怀。他享受幽静的“荷塘月色”,是因为内心苦闷忧愁,他想找一个安静之处来躲避现实生活的苦闷。但他也很喜欢一群人自由欢喜的采莲生活,他还说,“这令我到底惦记着江南了。”可是他为什么不遵照内心的惦念,去实地旁观一群人采莲的时光,而要去主观臆造“荷塘月色”呢?这就需要思考,朱自清先生虽然一方面十分愿意回到江南,但另一方他是不是完全愿意回到江南呢?此时此刻,朱自清先生刚来北京,就面对着国家的混乱和动荡,许多优秀青年学生被杀害了,难道朱自清先生不会思考残暴、混乱的原因吗?不会联想起自身在五四运动中的革命岁月吗?不会思考自身当前的作为吗?朱自清先生当然会深刻思考类似问题,思考国家命运前途,思考自己的救国行动,但只能在内心静静地思考,也自觉地没有告诉妻子。所以,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园自然压抑、苦闷、孤独,他不愿意为了个人的快乐而回到江南,即便回到了江南,也仍然免不了家国忧愁。

退而观之,即便朱自清此刻完全愿意回到江南,但能不能回到江南呢?北京和江南有遥远的距离,在那个年代的战乱时期,从北京回到江南必定要穿越漫长的战火硝烟,旅途极为艰险。即便能够顺利回到江南,江南还是他的故乡,可是回去又是怎么样的场景呢?1927年的江南,正处于混战当中,江南的幸福“采莲”场景不复存在,朱自清即便回去,也回不去美好的江南。对此,朱自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经无福消受了”。一个人即便到了两鬓霜白的年轮,尚且可以观赏众人采莲之乐景乐事,但“无福消受”是对能否重现采莲生活坚决的否定判断,不是身体不允许,而是静美的江南找不到了。朱自清再也回不去风流的江南,只能在“荷塘月色”之中孤独地寻找心灵的慰藉。这更加蕴含了朱自清悲叹国家战乱;渴望社会太平、生活幸福;烦闷人生道路迷茫等深沉的思想感情。朱自清背负着诸类感情游荡在“荷塘月色”之中,回避迷茫、孤独、渴望、烦闷,寻找理想的美景。朱自清又记起《西周曲》的采莲景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渴望江南欢愉的采莲生活而不得,朱自清自然联想起忧伤清冷的采莲画面,这是他内心向孤独、苦闷的回归,是他的现实归宿。这其中包含着朱自清先生的家国情怀,但他又做不到弃笔从戎,拿起枪杆子来革命的无奈,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愤懑和憎恶,当心中的忧郁烦闷达到了一个极点,就需要通过外物抒发出来,而荷塘就成了宣泄的出口,成为了他寄托心中愁绪的一个载体。

熟悉朱自清先生的人都知道朱自清先生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从一个人的文章就可以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不仅是在《荷塘月色》中有过隐晦的表达,在其他的许多文章中都涉及到类似的思想情感。在那个动荡的社会,朱自清先生没有被现实的社会环境所压迫,更没有忘掉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使命与责任。

从一个人的文章就可以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纵观全文,《荷塘月色》起句简洁,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可以看出作者作者之所以要前往荷塘赏景,是想拜托忧郁情怀来欣然前往荷塘,但是在看到荷塘的冷淡月光,又再一次刺激到了那抑郁的情怀,而这些情怀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当时中国是出于黑暗的背景下,这正是作者的情感来源,更从侧面烘托其伟大的家国情怀。

许多人从朱自清先生的那些散文名篇中得知,他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其实,从他的一生来看,他更是一位深具悲悯情怀的学者、时刻关心国家命运的民主战士和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朱自清一生淡泊名利,潜心做学问,认为为人要正派,做事要扎实,作为公民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朱自清先生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不露怯色,无情鞭笞,朱自清先生更多的是在为国家,为民族,为民权,为民生奔走呐喊。他细腻婉转,亦胸臆直抒;他是文笔清秀隽永的文人,亦是刀剑凌厉的战士。毛泽东曾称扬过他的一身傲骨: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而这些也都成为了他执笔写下《荷塘月色》潜在笔调基础。

朱自清先生的爱国是一种情缘,是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感,而荷塘成为了他忧愁之心可以暂放的精神乐园,所以荷塘带给朱自清先生的不仅仅只有视觉上的舒心,更有心灵上的慰藉。傍晚的凤夹带着露水的湿润,穿过云层,掠过风沙投射在了朱先生心里的一隅,和煦的风儿撩动着发丝纤盈绕动,吹过荷塘这个静谧的角落,没有喧闹与嘈杂,没有世俗和纷争,没有忧愁与苦闷,唯有解脱与心安。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有生之年里,不仅为现代文坛留下大量优秀的游记、诗歌、文艺评论,还写下大量为人称道的散文作品,朱先生的爱国气节无法用言语形容。但他的爱国之志就像一颗崇高的理想,闪耀东方,闪耀世界。在朱先生的的诗词文章笔下,我更懂了一心爱国的滿腔真情。在众多名篇巨著里知晓了岁月变逝容颜易老,壮志可磨且回忆可追,只有浓浓的爱国情感永恒可贵。时至今日,朱先生的许多文章依旧为人称道,而他身上所折射出的家国情怀,爱国光辉就像指路明灯,指引着我们秉正心魂,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作者简介:柴辉军(19830718);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甘肃永靖;工作单位:甘肃省永靖县移民中学;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采莲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较真
我不要分享你的快乐
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对门
那一抹诱人的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