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蒙医疗帮扶”对内蒙古宁城县中心医院中医科针灸门诊的影响观察

2021-09-10冯娜沈凌霞杨凤军田小园杜锦辉

康颐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心医院对口门诊

冯娜 沈凌霞 杨凤军 田小园 杜锦辉

【摘要】目的:探讨“京蒙医疗帮扶”对内蒙古宁城县中心医院中医科针灸门诊的影响观察。方法:收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内蒙古宁城县中心医院中医科针灸理疗门诊人数和总收入情况,并结合新开展项目,开展培训、义诊和咨询活动,分析京蒙医疗帮扶产生的影响。结果:2020年以来内蒙古宁城县中心医院中医针灸科室在门诊人数、综合收入有所提高;宁城县中心医院中医科针灸在居民中的知晓率和认可度普遍提升;在居民口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结论:“京蒙医疗帮扶”对宁城县中心医院中医科针灸门诊的发展产生引导和提升等积极作用,其经验值得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

【关键词】京蒙医疗帮扶 中医科针灸门诊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291

1 资料与方法

内蒙古宁城县中心医院始建于1951年,其特点有:(1)是集急救、医疗、预防、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2)地处蒙冀辽三省交界,覆盖全县乃至周边地区100余万人口的健康保障任务。(3)二十余年的京蒙医疗对口支援,使得临床医技等科室已经各具特色,皆有长足发展。其西医治疗在国家县域级医院颇具实力,2020年底,被國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授予“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称号。(4)该医院中医科针灸发展相对较为滞缓,针灸门诊于2018年成立,技术力量尤为薄弱。仅有康复类别医师1名,中医医师1名,助理医师2名。(5)针灸理疗门诊患者数量较少,医疗收入微乎其微,居民对其知晓率很低。鉴于此状,宁城县中心医院积极申请并通过京蒙对口支援政策支持,努力改善中医科针灸现状。

1.1通过北京医疗专家的门诊“传帮带”,提高现有人员的整体诊疗水平。北京专家发挥传播作用,将最新最前沿的中医适宜技术传送给青年医生;帮助青年医师提高临床技能,手把手教授;带动青年医生的求知欲,对专业技能和诊疗疾病水平提高的渴望,从而提高整体学术氛围。

1.2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学术培训,对宁城县中心医院的现有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改良,拓展新项目新方法。在传统针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将北京市名中医的临床经验倾囊相授,增强临床疗效;科室范围内开展各项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增强执业能力;扩展火针、放血、拔罐疗法的适用疾病种类,将其广泛应用于骨科、外科、儿科、心内科、消化科等相关领域,引进黄帝内针、揿针等新疗法,尤其黄帝内针疗法,以“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1]临证总则,打破传统针刺疗法认知,依据其法理临证,以其针少而精,进行临床实践都能效如桴鼓[2];同时引进揿针疗法,其体积小,在相应穴位上埋针,能达到持续24小时进行针灸治疗的目的[3],在面瘫和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广泛使用。

1.3通过深入山区和贫困地区义诊,提高居民知晓率和认可度

宁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属于高原和平原的过渡地带,仍有不少居民居住山区,因地理位置、交通、医疗条件受限,个别居民形成“小病靠养,大病靠扛”的观念;北京专家跟随宁城县中心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金丝带”义诊队伍,开展下乡活动,送医上门,进一步提高山区患者对县中心医院中医科的知晓率和认可度。

1.4搭建京蒙医疗共享平台,利用北京得天独厚的便利医疗条件,将经验丰富的北京名中医请到宁城,同时把北京先进的中医理念和中医适宜技术传送到宁城青年医生身边,让宁城百姓惠利;北京专家与宁城县卫健委共同组织实施专业技术论坛,选拔出有潜力的青年医师进行重点培养,输送至北京重点学科医院;并探索长期可延续机制,京蒙医疗资源共享,互通有无。

1.5薪火传承,通过师徒传承方式,延伸京蒙医疗对口支援的经纬度。师徒传承历来是中医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其纽带作用,扩展京蒙医疗支援的长度和宽度,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其短暂效应。

2 结果

2.1 对宁城县中心医院中医科针灸理疗门诊的2018—2020年的门诊人次和收入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汇总,宁城县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有一定季节性和农作闲时不同的影响,又根据内蒙古地区社会保障政策的不同,伴随北京专家的技术支持和社会效益的影响, 其中针灸理疗门诊人数2020年较2019年增长约50%,总收入增长数倍,其增长幅度最明显(表1);2020年中医科总收入622.8万元,比2019年增加87万元(表2);医疗占比由2019年71.34%提高到2020年78.64%,整体有所提高;中医治疗为主的医疗收入和医疗纯收入均有明显增长(表3);针灸理疗门诊每月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尤其在7、8月两个月份创下针灸理疗门诊新高,门诊人数和总收入均为历史最高(表4)。

2.2除了对宁医中医针灸门诊数字的提升,北京专家帮扶宁城县医院期间,接治病人千余人,辅导实习学生数十人,带教青年医生十余人[4],义诊治疗五百余人,通过科室间互相协作关系的建立,中医科在院内临床40多个科室中,彰显其治疗优势,同时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

2.3宁城县域或周边区县范围内居民对宁城县中心医院的知晓率和认可度提高。前期居民对县中心医院中医科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几乎为0,通过北京专家积极主动推广和宣传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下乡义诊,网络绿色诊疗通道的建立,邀请北京市名中医下宁等活动的开展,在居民中形成一定影响,很快得到患者和居民的首肯。

2.4通过组织实施《针灸推拿高峰论坛》,邀请北京市名中医莅临宁城,传经送宝,与宁城县卫健委共同筹划宁城县基层人员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在全县域范围内,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将最先进的中医适宜技术传送到宁城;通过师徒传承方式,体现中医传统师承优势,建立京蒙两地纽带,后续在两地间形成人才传输长效帮扶机制,搭建京蒙对口医疗帮扶的平台共享,进一步促进其深度的拓展。

3 讨论

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数十年以来,北京市石景山区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对接,区属医院对接宁诚县中心医院,通过北京专家帮扶中医科,针灸理疗门诊在诊疗人数和总收入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辖区及邻近县域居民对县医院中医科针灸治疗的知晓率和认可度有明显提高;通过医疗对口帮扶,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是减小两者间差距的根本措施,是提高人才梯队专业技术水平的关键,也就是“软件”要跟上;正如:人才是医院发展核心,人才培养是支援工作重点[5];所以,从中医药和针灸等传统疗法入手,是提高医院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有利切入口。搭建京蒙医疗扶贫平台,实现医疗共享。受援地医院鼓励青年骨干医师,“走出去”,开阔视野,主动学习先进医疗机构的先进技术[6],通过京蒙扶贫协作牵线搭桥,北京多家三甲医院与宁城县中心医院结成对口帮扶关系,常年有北京专家在宁城坐诊。京蒙医院双方将继续本着“优势互补,注重效益,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7],在推动宁城县域医疗发展道路上携手并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力红.黄帝内针讲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6-19.

[2]贾兆星,袁琪,李胜利等.探析《黄帝内针》的审穴要诀“三二一”[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9):90.

[3]宋雪,等.揿针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2):262-265.

[4]项晓晖,杜锦辉.“京城女华佗驻宁扶贫记”-北京市石景山区对口帮扶医学专家冯娜的扶贫故事;宁城信息网,2020,12,15.

[5]肖政,汪成琼,廖蓉蓉,等.我国医疗支援县级医院的机制及策略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36):4974-4977.

[6]王瑞涛,李栋,李颖,等.天津市综合性三甲医院对口帮扶甘肃省贫困地区医院的经验与启示[J].现代医院,2021,2,21(2):174.

[7]云才晓.做好京蒙对口帮扶工作[J].内蒙古宣传,2003,(2):22.

猜你喜欢

中心医院对口门诊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20年对口升学考试 数学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数学(一)
新时代区域中心医院建筑智能化研究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试论加强中心医院绩效管理的有效措施
恩施州中心医院龙凤医疗中心成立一周年喜迁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