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误诊原因分析

2021-09-10张清

康颐 2021年2期
关键词:误诊内分泌

张清

【摘要】目的:探究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误诊的原因分析。方法:从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接治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3例被误诊患者进行分析,依据患者被误诊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及既往史,归纳出被误诊的原因。结果:依据临床病例及患者主诉,第一例患者因未做充分检查,盲目治疗,将醛固酮增多症误诊为低血钾周期性麻痹。第二例患者因阳性体征,而且症状不明显未做进一步检查,将其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后发现是糖尿病原因引起。第三例患者因过度强调症状而未做系统体检,经过后期检查发现将甲状旁腺癌伴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误诊断为坐骨神经痛。结论:经过这次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误诊的原因分析,在今后的接诊过程中不单单只靠症状或者片面的检查来确诊,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全面体检后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来确诊疾病。

【关键词】误诊;原因分析;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255

引言

现如今老龄化时代的进入使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发生频率大大增加,而且疾病种类繁多,有些疾病发生症状不显著,如单单只依据症状诊断,对于医生的要求水平是极高的,面对这些类似的疾病和症状我们的知识水平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医生在这些内分泌、代谢性方面的疾病上的诊断会出现误诊的事情。要想给医生在临床上诊断这些疾病上减少错误率,这次探究将四例被误诊患者作为本次探究的对象。详细情况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接治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3例被误诊患者进行分析。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在26~63岁之间,平均年龄(46.7±5.4)岁。被误诊的时间在:20天~1.5年不等。在分析之前通过沟通都得到患者本人的知情同意。

1.2误诊状况

依据患者以往病例及现病史情况分析得知,第一例患者因醛固酮增多症被误诊为低血钾周期性麻痹,其表现为:循环肌无力,身上肌肉麻木2年多,有时候走路因此摔倒。2019年6月来我院就诊;症状发生时测量的血钾值都比正常值低,同时检查心电图亦显示血钾低,而补钾后这些症状都得到缓解。当补钾治疗6个月后来院检查发现血钾还未达到正常,而出现血压偏高、头晕、头痛等症状。住院后做了进一步检查,经过盐水负荷实验,因为正常人输入盐水之后血的醛固酮水平是下降的,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人血醛固酮水平不会被盐水抑制,而在B超和CT检查中发现左侧肾上有腺腺瘤,随即被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进行专科治疗和手术治疗后,再次观察血钾变化发现血钾、循环肌力等症状有所好转。

第二例患者因糖尿病被误诊为前列腺增生症其表现为:尿急、尿频、四肢乏力、排尿困难、食欲下降、无发热、手脚麻木呈针刺样疼痛、有血尿等。给予乙底酚、前列康等药物治疗后,这些症状有所改善,没有反弹现象,治疗期间患者明显消瘦。2019年10月住入我院,按照前列腺增生症继续对症治疗,在针对补给方面给予静注GS时,患者突然感到极度口渴,经过大量饮水后不见好转。经过一番检查后,血糖、血尿都比正常值高,患者呈阳性体征,随机被诊断为糖尿病,然后依据糖尿病降血糖治疗后和营养治疗后,患者逐渐恢复意识,病情得到控制。

第三例患者因甲状旁腺癌伴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被误诊断为坐骨神经痛,其表现为:多饮多尿、行动性骨痛4年,来院检查时症状加重出现行走困难。查时患者出现骶尾部疼痛,且呈放射性,且右下肢逐渐出现疼痛,诊断为坐骨神经痛,经过对症治疗过后,患者的症状没有缓解,续而产生全身骨疼伴多饮多尿和行走困难。2019年2月来我院治疗,实验室检查后发现:甲状腺旁腺激素1.59ng/ml、血钙2.66~2.79mmol/L,血碱性磷酸酶181IU/L,X线显示颅骨内外膜被吸收,外膜变薄,骨盆、脊椎骨骨质变得疏松,随即经手术治疗后和病理报告得知,是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2 结果

依据临床病例及患者主诉,第一例患者:因未做充分检查,盲目治疗,将醛固酮增多症误诊为低血钾周期性麻痹从而耽误治疗。第二例患者因阳性体征,而且症状不明显未做进一步检查,将其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并且经过治疗后却发现是糖尿病原因引起,给患者造成较严重的危险,甚至昏迷,但在积极的救治后恢复正常。第三例患者因过度强调症状而未做系统体检,经过后期检查发现将甲状旁腺癌伴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误诊断为坐骨神经痛,这次诊断误被患者临床的症状所迷惑,而未做其他方面检查,使治疗不及时而给患者造成其他麻烦。

见表1

3 讨论

现在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很多,而且有些疾病的临床症状很相似,或者有些症状表现不明显,如:更年期综合征与甲亢、白细胞减少症与席汉氏综合征,等等,对于这些症状类似的疾病,如不进行下一步治疗很容易将其误诊导致不良后果。本文的第一例患者经常发生循环肌无力、低血钾等症状,而且血压一直保持相对正常状态,因此我们医生往往将这考虑为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就省略了接下来的检查,直接对症处理,当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并非如此。醛固酮增多症有时的血压变化不是很明显,要想分辨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进一步检查。第二例患者表现为:尿急、尿频、四肢乏力、排尿困难、食欲下降,虽然无发热、腰背酸疼、有血尿等症状如果及时检测血、尿就会避免被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第三例患者表现为:多饮多尿、行动性骨痛4年,根据这种症状极其容易导致误诊而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于丹.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误诊原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1):231+239.

[2]于丹.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误诊原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1):231+239.

[3]孟庆伟.分析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误诊原因[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1):225-226.

[4]于丹.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误診原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1):231+239.

猜你喜欢

误诊内分泌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你真的了解内分泌失调吗
内分泌失调是什么病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了解内分泌……
稳住内分泌
眼眶组织淀粉样变易误诊临床分析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误诊的因素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