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在个体成才中的作用探析

2021-09-10张春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2期
关键词:成才作用人才

摘要:德是人才素质结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德在成才和人才发展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德对个体成才起着方向引领、动力激发以及价值评价作用。要充分实现道德在成才中的作用,就可以从提升个体德之修养、强化个体德之教育、加强个体德之实践这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德;人才;成才;作用

人才和非人才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才的素质优于非人才。“人才素质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系统,这些要素在人才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结构和功能并构成人才素质系统。”[1]德是人才素质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个体要充分认识到德在成才中的关键作用,进而促进德在个体成才中作用的实现。

一、德在个体成才中作用的体现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發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立“德”才谈得上“树人,”人才无“德”那就算不上是高素质人才。德是评价人才与否的重要标志,反过来,德在成才和人才发展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德对个体成才起着方向引领作用

个体成才需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德便担负着向导的职责。一方面,德能保证个体成才的正确政治方向,引领人才为国家服务。拥有强烈社会主义道德观的个体会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我们培养的人,必须坚持立德为先、修身为本,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懂得始终把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扛在自己的肩上。另一方面,德能保证个体成才的正确服务方向,引领人才为人民服务。德的约束力不是强制的,而是一种软约束力。德能约束个体在成才之时始终把为广大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在服务人民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二)德对个体成才起着动力激发作用

个体在成才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人才埋没的现象时有发生。个体成才的途径虽然随着各自生活经历、所处环境和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个体的成长都离不开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其中即包括先天素质,也包括个体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后天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激发人的主观努力,鼓舞个人冲破在成才上所遇到的主要困难,增强信心和勇气,使人才成长的自觉性得到全面的发挥。道德品质是个体成才的内在条件,是个体素质的证明,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个体克服困难、跨越障碍、走向成才的内在驱动力。

(三)德对个体成才起着价值评价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对周围的事物或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看法,这个看法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评价的过程。价值评价是人把握客体对人的意义的一种观念性活动。在成才这一实践活动中,人们总是要以一定的标准对人才的价值进行价值判断,有无“德”便是这一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3]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重视公民道德建设,正是因为德才兼备才是我国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有才无德算不上真正的人才。

二、德在个体成才中作用的实现

个体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过程。人才成长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个体道德的习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道德与成才二者对立统一、相互作用。德在个体成才中作用的实现,即充分实现道德在成才中的作用,以构建“德”与“才”的双向互动。

(一)提升个体德之修养

个体成才首先需要提升自身德之修养,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德的修养是个体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过程。它引导成才主体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反省自身的不足,不断改善德的行为。个体要立志成才,就必须持之以恒,提高自身修养的自觉性。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与失败,应当拥有乐观的心态,不断总结、提炼、升华自我修养的经验,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同时,要善于向先进模范学习,促进个体产生道德情感共鸣,发掘自身的道德潜能,从而提升德的修养。

(二)强化个体德之教育

德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靠个体自身的德之修养,还需要外界的德之教育来帮助个体成才。个体的德的意识的产生需要外部教育的引导,这里的德之教育不仅仅指的是学校的正规教育,还包括家庭、社会各种有形无形的德的教育,个体德的认知的养成则依赖于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熏陶。在个体成才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意无意的德之教育对个体的道德认知、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对此,在个体成才过程中,发挥德之教育的作用就要深化创新理论教育。

(三)加强个体德之实践

个体之德来源于德之实践,实践是个体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形成的基础,个体的道德修养、政治品质等素质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升华。离开了德之实践,人才的德便没有产生的源泉,更不可能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应当以坚强的意志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将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造进取精神发扬光大。个体要想成才,就不应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小圈子里,而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问题、锤炼品格、励行实践。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德不是在封闭的自我中形成和发展的,而是在自我参与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体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与他人友好交往,能更多地学到怎样做人,在实践交往中认识、体验自己,从而更客观地把握自己。

参考文献:

[1]罗洪铁,周琪.人才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张春艳(1998-),女,湖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成才作用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优化干部动员机制加速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双减”助力均小学子成才之“四个词语”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