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空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1-09-10霍丹余付平陶积祥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空管优化对策人才培养模式

霍丹 余付平 陶积祥

摘  要:在全球化视角以及智能化新型空管保障模式背景下,为满足国家战略利益拓展和军队斗争准备的现实需求、紧跟国家战略设计的现实考量,针对传统空管人员的工程素养欠缺,对民航了解不深入、国际化视野不开阔等问题,培养新型航空管制专业空管人才十分重要和迫切。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圍绕新时代下的空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问题,分析了新时代空管人才的现实需求,为新时代的空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相关要求;构建现行空管人才培养模型;为优化空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空管;人才培养模式;业务复杂化;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0-0068-02

一、新时代空管人才的现实需求分析

(一)国家空管业务趋于“复杂化”

随着国家政策在通用航空产业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更多的中低空域对外开放,我国航空产业发展有了重要机会,但与此同时也给空管系统的工作增加了难度。不断增加的交通流量、变化复杂的运行环境,以及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都让转型期的空管系统面临着剧烈的外部冲击,为管制人才的培养工作设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随着新技术在航空运输系统中的应用和传播,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密相连,诸如计算机和通信等高技术密集型任务也随之增强,沿袭至今的管制员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新时期的实际需要,当务之急是创新和完善空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而为发展新的航空业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持。

(二)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需要打好人才基础

军民航之间的共同合作和相互融合对于我国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积极作用。根据现行的空中交通管制制度,我国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下面称为空管委)统一领导,空军完成组织和执行工作,航路航线内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由民航负责,而航路航线以外空域管制指挥工作则由军航负责。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高速发展,通用航空每年的递增速度达到15%,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总量居于世界前茅,随着军事航空活动的不断扩大和活动方式的多样化,相应的军事和民用航空的空中需求也在增加,这就要求军事和民用航空迅速建立一个更加严格和统一的管制制度。中国的民用和军用空中交通管制负责确保航空安全,军用和民用航空管制行业的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在确保航空安全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需要结合空管人才发展特征、培养规律以及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创新培养路径,采取军民航融合培养。减少早期军事和民用航空协调不良、指挥方法不同和遵守标准不一致所造成的矛盾,努力改善军事和民用航空管制的协调条件,以改进空中交通管制员的主观能动性、指挥级别、协调能力和标准化,并促进公开培训,建立并完善以提升能力为基础、培训与应用有机结合的融合型空管人才培养模式,为军民航空管教育培训带来新的借鉴,响应未来空管领域的人才需要,为我国航空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二、目前我国空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民航空管教育分别开展,教学内容差异大

调查研究发现,军民空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方面教学的内容是相同的,与非航管专业教学中设置的课程保持一致,这样可以让学员掌握更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军航管制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其专业课程主要是飞行指挥、飞行调配、航空管制等,学员所接触到的教学内容通常都是军航空管方面的,课程中很少涉及民航管制方面的知识。与军航专业课程设置类似,在民航空管专业方面的课程设置中,对于军航管制的内容也只是“蜻蜓点水”,很显然不能满足学员走上岗位后的实际操作需要,这不利于学员后续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军民航空管协调。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军民航空管学员的学习培训的课程内容具有不小的差距。二者除了一些基础课程较为类似,在专业课上基本“各自为政”,主要还是以各自未来工作领域的一些常见知识、技能作为课程重点。毫无疑问,我国的空域都属于空军,不过作为空域管理的参与者之一,军民航掌握对方的工作内容以及运行规范,将会给彼此的协调、合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指挥调度也将会更加高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空管人员国际化特色不鲜明

2007年,我国完成了空中交通管制一体化系统的改革,以综合空中交通管制管理系统取代了分区管理,空中交通管制进入了专业和系统发展的时期。经过探索,我国高等院校虽大力推动空管人才培养之路,但主要还是着力于我国空管任务牵引的教学资源建设,在师资力量与教育资源的国际化建设仍存在短板,课程体系中仍然缺乏军民航交叉业务处置、国际飞行规则等知识内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对学员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导致每次出国参与联演联训的部队都要预先耗费大量时间、人力与物力去解决设计研发培训、军民航协调等问题。

三、确立新时代空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型

首先,应充分发挥空管技术特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优势,基于日常教学工作与考核评估体系,落实“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机制。一方面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方案拟制”。对于每次课程设定相应的计划方案,给每个学员都创建学习档案,根据详细内容与学员的特点,做好分类记录工作。另一方面,在关于空管知识和空管技能的考核中,应该对传统的单纯笔试、客观题比重太高的考核方法进行调整,引进一些应变、综合素质方面的考核,结合实战化需求,从而对学员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的考核评估。

其次,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需协调飞行训练与民用飞行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用航空等空中交通活动日趋频繁,飞行训练等飞行任务也越来越多,航管部门面临的调配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因此空管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军民复合的特点。一是通过建立军民航交叉培训政策体系、制定交叉培训的层次与管制人员成长进步相关联的政策,实现军民航交叉培训的正规化和制度化。统一军民航管制人员培训标准、教材和发证,完善人才培养交流机制。二是建立交叉培训基地作为军民航管制学员或者在职管制人员进行交叉培训的固定场所,规定交叉培训规模及周期,明确在岗管制人员进行交叉培训所占的比例;同时扩展交叉培训的规模和内容,规定不同岗位人员的基本技能、管制方式、协调关系、国防意识等综合素质标准,形成相应的标准体系,通过交叉培训达到各级管制中心、不同管制席位要求的标准,为交叉培训创造更有利条件,打造军民复合、平战复合型空管专业人才。

最后,我国高等院校需要和国外的空管院校以及教学单位建立便捷的交流机制,取长补短。努力吸收海外在该领域的积极经验和运作模式,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合理吸收,改进自身的教学大纲、培训课程体系等,搭建国际平台让学员接触国外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知名国际民航企业合作,积极引入优质的国际空管领域教学资源,使用云平台进行教学,学以致用,确保教学效果,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使培养的专业人才知识储备更深厚、知识构成更全面,充分拓宽视野,打造国内国际空管人才。

四、优化复合型空管人员培养模式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为明确顶层设计提供可行性建议

国家空管根据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的标准规划,它是分别由军用和民用航空建立的,这就造成了顶层设计整合不足的问题。军民航管制部门在使用领空、协调机制、管制手段和方法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它的标准化系统的建设应根据其自身特点而有所区别,并应在更高层次加以设计。为了实现民用和军用航空领域的共同战略目标,应进一步加强一体化,统一国家法律和条例框架内的统一规则,统一军民航基础设施设备的建造标准,并协调发展军民航管制人才能力的教育规划,构建中国特色的平战兼容、战时共享的空管服务保障体系。另外,作为军民航的共有专业,需要通过一些特有专业的建设工作,调整目前的教学模式,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落实具有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为完善教育体制提供有效性对策

专业的教育体系是空管专业办学的基本前提,也是教学设置与质量评估的关键依据。所以,在专业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将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视为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并给予高度重视。高校应设定合理的教学评估管理方式,明确培养工作需要满足的条件、要求,引导机构设置与质量评估工作的开展。

五、结语

新时期空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新需求,本文对传统空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改革创新,明确培养目标的特点,提出突出专业特色的新型培养模式,根据“统一部署、分类实施、夯实基础、注重特色”的原则,打好基础理论知识根基、开阔掌握专业知识理论、完善教学培养体系。按照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要求,高校应协调好飞行训练与民用飞行的关系,通过多種渠道、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此思路为依据,逐渐完善空管专业培养体系模型,为新时代的空管运行人才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孙凤伟. 我国空中交通管制现状与改革方向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09):16-17.

[2] 秦绪林. 军民航管制人员交叉培训模式探析[J]. 空管,2018(32):86-87.

[3] 田勇. 空管卓越人才协同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创新教育, 2018(18):36-39.

[4] 阳思雨,徐维思,马静,等. 浅析管制员基本素质要求及在校管制专业学生培养策略[J]. 科技展望,2017,27(07):23-24.

[5] 牛天坤. 完善我国空中交通管制员选拔制度的探索[J]. 学理论,2011(23): 81-82.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空管优化对策人才培养模式
智慧空管技术的进展
空管流量控制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探析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民航空管安全文化建设探析
一题三解,多角度解读运动学大题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