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的融媒体应用机制构建

2021-09-10唐宁李明聪

传播与版权 2021年3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融媒体高校

唐宁 李明聪

[摘要]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中最积极活跃的群体,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高校担负着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下,高校传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方式和途径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文章立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和融媒体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了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的媒体应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探索媒体融合背景下的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机制。

[关键词]融媒体;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语境分析

大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思想主流健康向上。大学生首先作为公民,应该具备基本的社会责任,做到热爱国家、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同时,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因此,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应包含更多内容,体现出特有的价值追求[1]。具体来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包括坚定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培养建设祖国的聪明才智、树立回报社会的崇高志向和行动自觉等。

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总体上来讲是健康积极的,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也存在追求不高、责任感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复杂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当前,西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观念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造成了价值观冲击,产生了不良影响。二是高校在大学生德育培养上的不足。某些高校教育专注于学生的升学、就业课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够。三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不成熟。由于大学生还处于校园学习阶段,社会阅历不足、实践能力欠缺、思维情感多变和经济还未独立,因此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不深入。

二、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媒体应用情况

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体,要注重培养他们形成爱国、诚信、有担当、肯奉献、友善的社会道德品质。高校在媒体应用上既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有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2]。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获取社会责任感教育信息渠道中,传统媒体只占27%,新兴媒体则高达61%。

目前,新兴媒体的应用已占很大比重,这得益于新媒体具有海量资源、方便快捷和互动较好等特点。这些优点正是传统媒体所缺少的。一方面,新兴媒体在信息传递速度、信息获取便利性、资源共享性以及制作传播成本上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不仅信息承载有限,而且采用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单向的,缺乏互动性,而新兴媒体则在内容和功能上较为丰富,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在网络上可以自由交流。传统媒体较强的专业性和公信力是高校仍然选择这种教育途径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传统媒体无法被取代的独特优势,而新兴媒体在公信力上与传统媒体仍有差距。当然,高校在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时并不是只选择单一的媒体类型。高校经常会在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同时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比如,在鼓励大学生参加某项社会实践活动时,既通過报纸、广播进行宣传,又通过学校的“两微一端”来动员。

三、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媒体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功能错位,载体应用不合理

高校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社会责任感教育应用领域的重视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这些媒体思想引领、理念培养的媒介作用。传统媒体作为高校管理者对外发声的渠道,宣传方式常刻板生硬,主要是关于学校的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的开展情况,很少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新兴媒体则成为高校日常管理的工具,常被用来提出管理要求,如发布传播院系、班级的通知和开展活动的注意事项等。

(二)内容呈现碎片化,质量参差不齐

伴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尤其是手机的使用,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各种网络信息,大量碎片化的内容使他们在信息阅读上付出了大量时间成本。自媒体海量信息中包含较为复杂的内容主题,信息内容真实性与可靠性难以保障。当下,网络平台中关于社会责任方面的教育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三)忽视实际效果,思想引导不力

高校在利用传播媒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时,存在重过程、轻实效的现象,灌输式教学、权威式宣传难以起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反而容易招致学生的逆反心理。部分高校在引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后,仅仅将教育信息进行简单推送,而没有将内容进行个性化处理。另外,网络媒体相对自由的空间极易产生大量舆论,在高校和教师干预滞后的情况下,学生的价值观念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四)缺少平台支撑,整合应用效果不佳

高校缺乏对多种媒体整合应用的充分认识,使得整合性媒体平台建设被忽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不充分,即使存在新旧媒体并用的情形,也只是独立运行,互不干涉,导致高校无法充分发挥媒体整合的功效与优势,不能够有效整合信息资源,造成在宣传教育上时间和经济成本增加而效果不明显的现象。部分高校在建设整合性媒体平台时,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加之政策、资金扶持不足,缺乏专业的媒体知识和人才队伍,使得整合性媒体平台建设质量较低,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

四、融媒体在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的应用机制

媒体融合使融媒体这一新的媒体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对高校教育产生影响。当前,大学生都热衷于在微信、微博上获取信息,发布动态,分享资源,对传统媒体的关注越来越少,但仅仅通过新媒体难以获得较为严谨、权威的信息。融媒体则为大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学习、交流平台,先进的教育技术、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的教育手段能将多种媒体有效结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学习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构建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融媒体应用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融媒体在思想宣传、文化传播、意识引导等方面的应有效用,形成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合力[3]。

(一)整合传播载体,搭建融合平台

首先,高校要加强融媒体建设的顶层设计,立足于思想引领功能,将融媒体平台打造成学习文化、交流思想、培养品德的综合性教育阵地。其次,高校要充分整合各类传播载体,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统一媒体平台,集合校园网站、微信、微博、微视、报纸、电台广播等多种传播载体,形成多元融合、优势互补的融媒体平台。再次,高校要建立统筹管理工作机制,健全融媒体平台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院系及宣传、学工、网络技术等部门的责任,做好平台信息的采集、编报、发布、评价和维护等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共同推进的管理体系。最后,高校要实现数据联通和信息共享,使校园融媒体平台具备开放属性,方便师生通过网络快捷访问其他融媒体平台,打造本校融媒体优质平台。

(二)优选教育内容,传播主流思想

融媒体平台要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贴近教学实际,选择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道德法制修养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现场教学的补充进入融媒体平台,满足学生学习成长的需求。二是要貼近社会现实,要关注国家时事和社会热点,对大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全面分析、正面引导,培养大学生客观、全面、积极向上的社会认知[4]。三是要突出兴趣导向,要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和更易于接受信息的方式,时刻关注学生动态,提升教育的成效。

(三)更新教育模式,强化守正创新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及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进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方式方法。第一,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新的传播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单向输出的教育方式,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他们在融媒体平台上建立沟通交流,尊重大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及时解决大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困惑[5]。第二,教育工作者要革新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表现形式,改变官方的表达方式,通过图文结合、融入声音、创造故事以及编排影视的方式使社会责任感教育内容具有趣味性和感染力。第三,教育工作者要灵活运用融媒体平台工具,根据信息类别设置不同的功能模块,满足大学生获取新闻资讯、学习新思想、增长文化知识、疏解心理困惑和互动交流的需要,多视角、多渠道向大学生传播不同种类信息。第四,教育工作者要创新开展联动教育,将融媒体平台与学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家庭有效结合,融汇全社会信息资源,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

(四)培养融合型人才,提升教育效果

融媒体平台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专业的融媒体运营团队,融合型人才是影响融媒体运营质量的关键。高校要利用融媒体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上取得成效,根本途径就是培养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使用价值。在人才的培养范围上,高校可以采取招录引进、内部选拔的方式,敢于吸收思想进步、表现突出、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在人才培养的内容上,高校要系统传授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知识。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高校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熟练掌握社会责任教育理论知识和融媒体应用技能并具备优秀品质的人才。

五、结论

融媒体将各种媒体效用发挥到最大化,实现了信息资源的融通,深刻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在当前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中,融媒体具有广泛的受众期望,能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成为新时代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必要方式。高校要紧跟时代潮流,深刻认识到融媒体对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且坚定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其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创新,率先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高校要构建融媒体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的应用机制,通过搭建融媒体平台,优选教育内容,创新信息传播方式,优化展现形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水平。

【参考文献】

[1]丁文敏.大学生责任教育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2]杨翠芳.媒体融合发展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尚策.融媒体的构建原则与模式分析[J].出版广角,2015(20):26-29.

[4]邓美茹.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发展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

[5]刘闯.融媒体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融媒体高校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