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生的等待

2021-09-10罗健

文学天地 2021年3期
关键词:符号学枫树

罗健

摘要: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根据上个世纪3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真实事件所改编,其主要讲述了一位大学教授与一条狗的故事,对于这个故事本身而言,更多的以“符号”来体现狗的忠义和执着、火车到站的鸣笛声、为八公遮风避雨的枫树,在符号学上是一种代表性的、象征性的语言和物体。本文将结合这部影片与上述三种象征性符号进行简单探讨。

著名符號学家麦茨针对克拉考尔关于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理论表述,提出了电影是“想象的能指”的理论表述。这在一大程度上其实说明了在电影中始终会有某物作为一个连接情感的支点,而影片《忠犬八公的故事》里面的符号就表现得很是充分了,连接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

等待不一定会有所惊喜和意外,但这是一个坚持与执着的使命,帕克与凯特、帕克与八公、安迪与爱人,都让我们得知那是一场暖暖的生命的相伴、相随、相伴。生命长河中,无时无刻都会在等待某个人、某个机会、甚至某句话传入耳旁,因为结果未到之前,谁都不知道等来的到底是否自己心满意足的,但因为是一家人、因为有爱、因为值得,便有了那个对生命无言的约定—帕克与八公在出站口那棵枫树下“5点见”的约定。

关键词:《忠犬八公的故事》;符号学;忠义执着;刹车声;枫树

八公的故事曾在1987年拍成日本电影,而与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相似的版本又有[2]《浓情威尼斯》和[3]《狗脸的岁月》,片中教授一角都是由帕克的扮演者理查·基尔所饰演。我所讲述的该片于2009年在美国上映,上映后收获了极高的票房,在世界电影史也有极大反响。无论从获奖、票房,还是从传递出的情感上来看,这都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虽然解决是那样的悲惨和伤感,但是带给观众的是一个纯真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亲情”。

一.被八公“激活”的“忠义”与“执着”

[4]《一座城池》: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悲伤,都有着或好或坏的等待,而悲伤的等待是,无人能理解另外一个人的等待。同理可言,八公的忠诚等待,作为许多观众来看,会很可笑,但也会很同情,有时或许会想“为什么这只狗如此笨、如此忠、如此附有人性化?”什么样的疑问都有,但最多的是肯定八公的忠。

[5]“忠”与“义”在先秦之前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在儒家祖师的语录里,“忠”不分对上与对下, “义”几乎包括处理一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样衍生而来的忠义在现当代,读者了解的或许只是表面,而深层次的内涵无法去捉摸、更无法去做到。[6]佛教把“执着”看作是众生不能明心见性成佛的三个障碍之一,即“妄想、分别、执着”。所以,破除执著是佛教修行的第一步,《忠犬八公的故事》中,八公似乎是一只通灵性的秋田犬,既能读懂帕克的内心,也能理解忠义的内涵。

《忠犬八公的故事》给了观众一个纯净、美好、追求的梦,狗的使命或许就是看家护院,但谁能曾想,它也能展现动物灵性的美好与友善。有人说:“我愿做一条狗,做一条无忧无虑、尽善尽美、受人宠爱的狗,因为我的身份是动物,我想赋予这条狗人性化,让人与动物能友好相待、如同家人一般……”但这或许是并不现实的,在[7]《太阳照常升起》中有一个这样的阐述:“唐叔作为理想化的角色,或许就是导演梦想中渴望成为而又一直无法成为的角色吧!”是的,这只是表面上的梦,但八公正是这个梦的主人,它把这个角色成功的互换了,以致于人性的忠义和执着就是它对帕克的“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感恩!

八公作为一条秋田犬,面对帕克最初的捡球训练,始终也学不会、面对帕克家人的嫌弃和排斥、面对帕克认识的朋友的说三道四,但帕克始终没有丢弃八公,在八公身上竟能如此清晰看见“妄想、分别、执着”这三大障碍,实时间的流逝、八公的成长、家人们思想的慢慢转化,无数遍的等待让旁人看见的八公就是一个忠义使者的化身。电影给观众展现了一个凄惨的结局,但传递给观众的是现实生活中少之又少的人性的忠义和执着,这就是八公的价值所在,激活的“忠义”和“执着”便是人性的光辉。

二.火车到站的鸣笛声—等待之后的相见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开头直截了当讲述八公的到来,第一次的相见便是火车到站鸣笛之后。这个象征性的符号成为了帕克和八公相见的标杆。[8]巴特认为:“神话肩负的任务就是让历史意图披上自然的合理的外衣,并让偶然事件以永恒的面目出现。现如今,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过程。”八公的出现是偶然的,帕克的到站随是每天都在同一个地方,但因为偶然性与偶然到来的八公相遇,在这个偶然相遇,等待之后的相见上来探讨便是人性自然化了它所建构的关系,将“符号”锁定在某些特定的意义上。而必然出现的鸣笛声、必然到站下车的帕克,偶然到来的八公、偶然相遇的帕克与八公,实际上是有意义的;因为之后的每一次的相见都是鸣笛声作为一个特定的提示性符号出现。

[9]因为等待,越王勾践屈膝三年,沦为吴国夫差马夫,最终一扫吴楚,一举春秋一代霸主;因为等待,刘备戎马半生,寄人篱下,最后夺下荆州,占巴蜀,三分天下。因为等待,八公都能如期见到主人帕克;最终的等待,成为了八公一生的等待,也未等到帕克的到来。八公作为一只流浪的秋田犬,无论他有多善良和无害,在与帕克不曾相识之前都不被人们所接受。而人又总是有情感的,他们会以某种物体来作为象征性的符号。

大胆猜测一下:“如若帕克没有在这个站下车,八公没有走到这个站,帕克没有把八公带回家,或许他们对八公这只普普通通的秋田犬的认识肯定是有限的,也不会刻意想那只狗今天来了吗?”就像影片中,八公被关进仓库后帕克发现了自己的家人们都不喜欢它,帕克为了保护八公,下雨为它送伞躲雨,为它训练接球,为它感受人的温情。然而也是这样的温情,赋予了八公人性化。家国情怀并不只是在中国能体现,国外也能展现,或许当人们一听到火车亦或汽车鸣笛声,就表现到站了,到目的地了,该下车了,这个目的地就是心中与他(她、它)相遇的地方。因而鸣笛声在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中作为八公等待之后与帕克相见的表象符号。

三.为八公遮风避雨的枫树—一生等待的见证者

提到见证者,或许会让我们想到[10]电影《苏州河》,苏州河见证的马达和牡丹的边缘式爱情并不美好,并不浪漫,但经过我们的苦心钻研和学习,认为这样的爱情或许在那個时候是很美好的,如果没有马达和牡丹的摩托兜风,他俩或许就真没爱情了,如果没有浪漫,那爱情还是爱情吗?类似的,在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中,那棵经历十几个年头的枫树正是八公与帕克相见的见证者,也是八公一生等待至死都没再见到帕克的见证者。也正是这一生的等待,让车站周围的每一个人都为八公的精神所敬佩,为八公的忠义和执着所自豪,见证着八公的坚持等待。整部影片的情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体现着人性总有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光看表象,不看本质,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世间的人、物、事,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因为有来来往往的过客、有车站工作人员。更是有了这一棵陪伴着八公至死的枫树,见证了八公的伟大。从初出枝头的绿芽、到碧绿的嫩叶、到茂密的树叶、再到苍天大树的枫树,经历了春发、夏绿、秋黄、冬落,但八公始终躺着在枫树下。一听到那个提示性的符号“鸣笛声”时,总会下意识地看看出站口,“主人该出来了,他应该会抱着我笑,大叫一声Hachi”,但这几日的等待并没有等到主人帕克的到来。

《忠犬八公的故事》中的八公就是人性美的教育典型。向内,它虽然作为一只秋田犬,但完全有自身个体人性的内在美,知恩图报,并将自己的一声奉献在等待主人的归来路上。向外,为了得到众人的认可,去战胜自然环境和人们最初的嫌弃,最终得到人们的敬仰!

也许有人会说《忠犬八公的故事》的剧情纯属在走叙事,这里也牵扯到[11]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查尔斯·皮尔士的指示和象征符号学。《忠犬八公的故事》虽然在角色设置方面是以动物视角来进行叙述故事的模式,但是,它也带给观众心灵上的感动和敬仰。这种情感的力量,源于导演在塑造这些温暖人物的过程中给予我们心灵的净化,给予八公人性化的美与善!

结语

忠、义、执着,作为一种人性的美和态度,在《忠犬八公的故事》中,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八公身上。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是我们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但八公作为一个没有人性的动物,都做到了人性化的行为,可所谓八公的感情比我们人类都更要高一级。试问一下[12]“即使是有情有义,非常重要的人,你会孤身一人在火车站白等待几年之久吗?”肯定的回答是“不会”!展现人性美的同时不妨多与动物和谐相处,爱惜它们,真正去研究它们,即使等待几年才能得到自己的研究成果,但至少值得去做。

参考文献

[1.] 《影视批评方法论》,史可扬著,第111页,中山大学出版社

[2.]《浓情威尼斯》,剧情爱情片,导演拉斯·霍尔斯道姆

[3.]《狗脸的岁月》,瑞典喜剧片,导演拉斯·霍尔斯道姆,1985年

[4.]《一座城池》,中国喜剧剧情片,导演孙渤涵,2015年

[5.]《论语·学而》,孔子、孟子,儒家思想,春秋末期

[6.]《大般若经》,译者唐玄奘,佛教经典,公元前1世纪左右

[7.]《影视批评方法论》,史可扬著,第97页,中山大学出版社

[8.]《影视批评方法论》,史可扬著,第107页,中山大学出版社

[9.]《因为希望,所以等待》,简书作者星河流云,2019年

[10.]《苏州河》,中国文艺、剧情、爱情片,导演娄烨,2000年

[11.]《影视批评方法论》,史可扬著,第112页,中山大学出版社

[12.]《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艺洁分享,百度,2019年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艺术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猜你喜欢

符号学枫树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浅析徽州马头墙中的设计符号学
枫树林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五)
枫叶红了
写在“生命符号学研究”前面的话
我们存在于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跳舞的枫树叶
交流.拓展.展望:记2008年南京国际符号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