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21-09-10蒋全云

康颐 2021年4期
关键词:血常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对比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受检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是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是末梢血采血方式,观察组采取的是静脉血采血方式,检测后对各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CV、MHC、MCHC值等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和对比两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其中观察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中间细胞无明显的差异。结论:在血常规检测过程中,静脉血的检测方式有重要的作用,其效果优于末梢采血,可行性比较高。

【关键词】末梢血;静脉血;血常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6.1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216

血常規检验是当前临床上基础的血液检查方式,经常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检测中。血液充斥在人体的各个部位,主要是由液体和有形细胞组成,通过血样分析,可准确的进行疾病的判断,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检测中,其主要内容是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根据当前诊断的具体情况,需要明确具体诊断的注意事项。临床上通过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的方式进行检查,都有一定的优势,为了分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受检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是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是末梢血采血方式,观察组采取的是静脉血采血方式,检测后对各项结果分析和对比。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受检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是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是末梢血采血方式,观察组采取的是静脉血采血方式。其中对照组的男女分别是20例和12例,年龄是20~70岁,平均年龄是46.58±0.23岁,观察组的男女分别是18例和13例,年龄是20~67岁,平均年龄是44.12±0.56岁,对比基本资料可知无明显的差异(P>0.05),数据资料可分析对比。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在检查之前心情平静,禁水和禁食,血氧采集均是同一个操作者进行。本次研究中的采用本院现有的仪器设备,采取原厂配置的实际,血压标本是同一个人操作,为了避免判断结果出现比较大的误差,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检验。对观察组进行的是静脉血检验,提前准备好一次性注射器,对注射器和试管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异常,检查不存在异常情况之后,轻拍受检者肘窝,凸显静脉,采用止血带进行捆绑[1]。而后采取无菌棉签进行消毒,消毒处理之后穿刺,在整个期间叮嘱患者身体保持平稳,不要晃动,将采集好的血样放在抗凝管内,指导受检者正确的按压穿刺位置,样本可在2~4h进行检验,避免检测结果出现失误[2]。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的是末梢血进行检查,采用一次性安全末梢采集针,采集受检者指尖血样,然后对食指进行按压,采取一次性吸管将血样收集到抗凝管内,指导受检者正确的按压穿刺位置样板,避免检查结果受到影响。

1.3指标分析

1.3.1分析和对比两组的平均 CV 值结果;

1.3.2分析两组的各项检测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实施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x±s)表正态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

2   结果

2.1分析和对比两组的平均CV值结果

观察组CV、MHC、MCHC值分别是78.36±0.14、21.36±0.14、170.25±0.14,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资料分析可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详细如表1。

2.2分析两组的各项检测指标

其中观察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细胞无明显的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诊断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先进检验技术应用到临床中,疾病的检验速度加快,耗费的时间短,加上样本自身的容量少,诊断结果准确性高,可以让患者在短期内确诊[3]。

在具体检验中,末梢血的检验有突出的作用,末梢血采集是来自末梢毛细血管,获取比较容易,加上消耗的比较少,检查痛苦少,此类采集方式要求不断的进行挤压。由于血管管腔比较狭窄,容易沉积,在挤压的时候,过渡组织液进入到标本,导致标本容易稀释,直接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末梢血的采集位置相对比较特殊,采集位置对患者影响小,患者容易接受。但是此类方式可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因此在临床上一般建议进行静脉血采集。

参考文献:

[1]张耀东.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6):131-134.

[2]张丹妮.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20):82-84.

[3]张炳森.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3):84-86.

作者简介:

蒋全云(1976-),男,侗族,本科学历,贵州玉屏人,主管检验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

猜你喜欢

血常规临床效果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检验科普小常识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
血常规检验的六大误区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