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研究

2021-09-10胡林孟

客联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

胡林孟

【摘 要】本文把浙江省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人际交往、做负责人的决定等维度了解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现状,从而构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模式。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陆及欧美等两百多国,极大影响中国乃至世界,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时期,必须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当前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对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研究必将成为学者们当下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学生思政工作。但实际现状如何呢?本文选取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2所,民办院校1所,对大一和大二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是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新加坡教育部联合研制的“社会情感能力量表”(Social Emotional Competence Questionnaire , 简称 SECQ)为蓝本,根据前期的环境评估,对其中语言表述以及个别题目适度改造。问卷的核心概念主要基于美国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组织(CASEL)针对社会情感学习的概念化成果,即以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技能以及负责任地决策作为社会情感能力的具体表征。依据这五个维度,确定具体的调查指标,由此形成了相应的具体问题[1]。一共发放1200份问卷,共收回1150份,其中50份问卷为无效问卷,本调查问卷有效率为 95%。

(一)自我认知情况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认识的能力,了解自己优缺点,正确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情绪,了解情绪给他人带来什么影响。自我认知方面,47.2%的学生完全了解自己的优缺点,28.6%的学生基本了解自己的优缺点,19.2%的学生不确定是否了解自己的优缺点;51.6%的学生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28%对自己基本有信心,而15.4%的学生不确定自己是否有信心。

(二)自我管理情况

自我管理,是指个人掌控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情感,体现自律,会自我激励,能合理设定目标并能努力实现目标的能力。自我管理方面,51.5%的学生能够完全做到自己设置一个目标或挑战,并努力实现它,24.2%的学生基本能做到,19.3%的学生不确定;对于“答应别人的事我一定努力做到。”的说法,53.2%的学生认为完全符合32%的学生认为基本符合,10.8%的学生不确定。

(三)社会认知情况

社会认知是指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描述。社会认知方面,42.5%的学生认为“所有人都平等重要并值得尊重。”的说法完全符合。相较而言,学生们对理解他人情绪变化和了解他人观点的感受不如前者强烈,如面对“我能准确的理解他人的情绪变化。”的说法,仅有38.2%的学生认为完全符合,35.3%的学生认为基本符合,而18.5%学生对此则持不确定的态度。

(四)人际交往情况

人际交往是参与健康社交活动的能力。如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处理冲突,在合作小组中工作得很成功,与同学保持联系。人际交往方面,如50.2%的学生认为自己善于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22.2%的学生完全尊重多样化的观点,并在尊重他人想法的基础上,学会适当表达自己的观点;25.2%的学生会主动帮助身边又需要帮助的人。

(五)做负责人的决定情况

思维和决策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特制。做负责人的决定方面,48.2%的学生完全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学校做的决定,30.5%基本清楚,17.3%不确定;52.2%的学生对当前的选择会给未来带来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持完全明确的态度,30.7%基本明确,12.7%不确定。

调查结果显示,说明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优缺点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国家及身边环境的保护认同感、责任感还需加强。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归属感,使命感等教育,除了专门的思想政治课之外,其他课程都应渗透学生情感价值观,比如专业课学科中可以出现弘扬社会价值观一些事件,社会实践,抗疫中的感人事迹。

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构建

(一)建构大学生情感学习课程

精选抗疫中的感人事迹,结合大学生目前生活实际,建构大学生情感学习课程,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通过特殊时期生动鲜活的英雄事迹作为大学生情感学习课程,如:第一类实际行动践行医学誓言的英雄榜样如钟南山、李兰娟,第二类医护人员,第三类是积极响应学校和当地号召的在校生,他们主动请缨,作为志愿者参与到家乡所在地疫情排查、疫情抗击、宣传科普以及病毒消杀工作中,用奋斗谱写抗击疫情的青春之歌。各高校应该深入挖掘这些感人事迹作为大学生情感学习课程。

(二)以情育人原则,开展大学生社会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以感受和体验为基础,在认知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它是隐形教育,帮助学生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情感反映,在医德品质塑造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2]。高校应该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激发的情感体验作为共情,把自己已经建立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融为一体,借助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两手抓,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情感教育。

一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持续深化医德情感。思政课教师要将“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内容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积极利用这一特殊时期的社会背景、人、事、物等作为生动的思政教材,课堂上通过图文,影像动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在课程思政中加强情感渗透。除了思政课,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每位任课老师都应该在授课过程中渗透社会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充分挖掘校园文化,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社会媒体对疫情期间事迹的报道是有时效的,疫情的缓解,社会慢慢恢复正常的轨道,在新冠肺炎情境下产生的奉献社会,他人的激情也会随之减弱。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绝限于课堂上,而是要拓展到课外资源,充分挖掘校园文化,打造校园文化课堂,线上线下课堂,社工课堂等活动品牌,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大学生道德教育题材。一是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思政老师,任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二是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要积极主动利用网络或是自媒体讲述抗疫情期间典型案例。三是要做到人文教育与社会工作课程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罗谦. 农村处境不利学生教育过程优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9.

[2]凯文娟,史励柯,杨秋玉 .“知情意行”视域下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系统化构建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10):1327-1331.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