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浙江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评价标准研究

2021-09-10张婷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3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高双师

摘要:教师是“双高”建设的关键性主体和根本着力点,但当前“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和“双师型”教学团队短缺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浙江省“双高”建设单位“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归因分析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已有经验,着手构建“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建立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

关键字:“双高”建设 “双师型”教师 评价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以下简称“双高”建设)”。“双高”建设全面部署了加强党的建设、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等10项改革发展任务。这10项任务体现了一流高职院校的鲜明特征即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也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部署。“双高”建设中,教师是第一资源和建设主体,没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就无法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服务平台。

演进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浙江省坚持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和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等新要求,又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不足、来源单一、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管理机制不灵活、专业水平偏低等问题。

本文以浙江SYZY学院为例,在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分析我省“双高”建设单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找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双高”建设需要出发,着眼于凸显“双师”特色,借鉴和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师资的评价管理方式,力图构建适合我省“双高”建设单位实际情况的教师评价标准体系。

一、浙江SYZY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根据浙江SYZY学院“双师型”教师的定义,专业教师取得讲师及以上职称,并同时具有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证书、从业资格证或技能等级证书,经本人申请,人事部门可认定为双师。该校师资队伍现状如下:

1.专任教师年龄结构:从年龄分布上看,浙江SYZY学院30-49岁之间的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达到71.05%,这正是学校发展建设的中间力量,与学校双师标准,即要求中级以上职称并取得相关职业证书,所需要的年限基本相符;50岁以上教师占比略高,主要可能是因为浙江SYZY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职工对学校情感较为深厚,离职意愿低。这批老教师是中国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见证者,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指导能力,但往往囿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较缺乏学习、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2.专任教师学历结构:从学历分布情况看,专任教师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占81.32%,具有博士学历的占4.31%,体现了专任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学科基础和起点,这无疑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

3.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比例:在职称结构上,高级职称教师占38.4%,中级职称占45.59%。这样的职称结构比例,既有充足专家型教师引领,又不缺乏后备生力军,对学校的长远稳定发展十分有利。

4.专任教师持有各类资格证书情况:根据认定标准,持有职(执)业资格证书、从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等,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的有448人,占到专任教师的91.99%。

5.专业教师近五年赴企业实践锻炼情况

在专任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方面,近五年总共134人次赴企业开展了为期一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说明学校在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方面亟待加强。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师资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师资来源方面,主要是从学校走向学校,由课堂走向课堂,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和生产实践的应届毕业生;学历层次方面,研究生以上学历占85%以上,说明学校重视师资学历结构的提升,但有重学历轻实践的倾向,对“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未达到十分重视的程度,高学历和“双师型”之间尚未真正融合;职称方面,高级职称占比38.38%,但结合教师年龄,我们发现高级职称教师年龄偏大,近三年内退休的约占到总数的9%。持有各类资格证书方面,持证比例很高,但很大一部分教师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获得各类资格证书,是否真正同时具备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还有待检验;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方面,对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全员轮训制度”的要求,专业教师赴企业、行业实践锻炼力度还远远不够。

2.内在原因分析:

(1)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依然存在。当前对双师教师的认定,主流做法是教师资格证+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的方式,指标大多未能全面覆盖教学、科研、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竞赛、服务企业等,无法甄别是否真正具备双师双能。教学实践中,理论教学的师资力量远强于实践教学,导致学校开展的实践教学仍停留在表面,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作用甚微。

(2)价值导向上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应用现象普遍存在。双师认定中片面追求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双师与非双师能力没有实质区别,不利于提升教师能力素质,促进其专业化发展;职称评聘和岗位聘用中,仍将论文和课题作为硬指标,专业实践、社会服务等并未成为衡量业绩的主要尺度,重论文、轻教学,重研究、轻应用的现象较为严重。

(3)日常建设管理上存在考核标准模糊、激励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大部分院校的双师评价主要由人事、教务、科研等几个部门参与,并未建立完整的组织架构。在“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过程考核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考核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即使有考核,结果也大多未与薪酬、职称评定和岗位等级晋升挂钩,导致高职教师培养目标模糊,影响专业发展的动力生成,因此大家對于成为“双师型”教师缺乏动力。

三、“双师型”教师通用评价标准的构建

依据教师专业发展、自主发展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采用专家调查法(Delphi method),即围绕某一主题或问题,征询有关专家或权威人士的意见和看法的调查方法。本研究选取专家15人,遴选专家的主要标准如下: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本科以上学历,15年以上专业工作经历。采用Delphi法对15名来自浙江省内各个“双高计划”建设高职院校的职教专家进行了3轮问卷调查,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较好的学科代表性和地区代表性。专家全部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4人;本科学历者5人,硕士以上学历者10人工作,工作年限最长40年,最短18年;管理学、经济学领域专家8人,工学专家4人,理学专家2人,艺术学专家1人;专家平均年龄为47.10士8.23岁。

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问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参照浙江省内部分“双高计划”建设学校,自行设计了高职“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专家调查表。三轮调查的回收率分别为95.22%、93.48%、90.20%,专家积极系数远远高于50%的标准。专家权威系数均高于0.83,一般大于等于0.7为可接受信度。根据Delphi法相关研究,经过2-3轮咨询,肯德尔和谐系数一般在0.4-0.5范围内波动。本次调查第三轮专家的协调系数为0.43,统计检验P值均小于0.001,表明专家意见协调性好,调查结果可以采信。

专家调查表制定以后,着手开展了3轮专家咨询,并要求他们简要陈述自己的依据。每轮次调查的结果经过整理后,都在下一轮调查时向所有被调查者公布,以便他们了解其他专家的意见,以及自己的看法与大多数专家意见的异同。最后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筛选出指标后,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初步建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

该评价标准包括5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即:职业品质(基本素质、职业理念、职业素养、人际关系);基本资格条件(教师资格、学历学位、讲师及以上职称、中级及以上行业职业资格、教学工作经历、实践工作经历);专业素养(专业领域知识、行业发展知识、专业实训能力、企业实践能力、校企合作能力);教育素养(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通用知识与能力、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改革能力、专业建设能力、课程建设能力);服务素养(研究提炼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培训服务能力、技术革新能力)。

四、结语

“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重在应用,在前期体系及权重确立的基础上,本文制定了同行评价表、学生调查表及自评调查表,并开展了调查,经数据统计分析评价指标信度和效度良好,说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双师型”教师的选拔提供了标准和参考,有利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時也为教师个人的专业自主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我国职业教育“双高”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分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职教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

[2]《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

[4]《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2019〕6号).

[5]贺星岳,曹大辉,程有娥,邱旭光.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及推进策略[J].职业教育,2019.9,97-101.

[6]李德建,周杰.“双师型”教师标准建构:逻辑起点、核心要素与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 (2017).25,27-32.

[7]朱建柳.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模型建构及其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张婷(1980-),女,浙江东阳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部副部长,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 浙江省高等教育 “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职教改革背景下‘双师型工匠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g20190785);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我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评价问题研究”(20SCG297);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校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SZYJXGGZD201901)。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双高双师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