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冯晓英:混合式教学是撬动当前教育改革的支点

2021-09-10何曼

在线学习 2021年4期
关键词:层面个性化教学模式

何曼

“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学习方式的组合,而是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与線下学习充分融合、带来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变革的新的学习范式。

后疫情时代将让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成为未来教学的“新常态”。这是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经过20余年的发展,教育界达成的基本共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冯晓英与本刊对话时表示,混合式教学正在成为未来教学的新常态,是撬动当前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一个支点;政府和教育机构也对混合式教学给予越来越多的战略和政策支持。“混合式教学是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与再设计。希望借助研究的力量,能够为教学改革提供支持。”

“双向发力”提出教育改革新要求

在线学习:首先请您结合自身的研究经验,谈一谈信息时代对教育改革提出了哪些要求?要满足这些要求,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改进、改革?

冯晓英:我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时代的要求。信息时代的发展,使人才培养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更多注重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是现实的要求。当前,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富有特色教育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十四五”期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个性化的教育,大力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仍然是教育的主要奋斗目标和任务。

时代要求和现实矛盾的“双向发力”,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公平问题,还是满足新时代的公平、个性化、高质量的教育要求,传统的教学服务模式均难以做到。

我认为,信息技术既是教育改革的推手,又是教育改革的抓手;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是对教育的重构,即从教育方式、教学模式、教育服务模式、教育机制等多维度进行的重构。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应该是教育服务模式的变革。“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探索“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信息时代的教育治理新模式,实现教育信息化模式创新。因此,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解决的,更不是单个课堂或一个老师能解决的,它可能要超出单个课堂甚至学校的界限。事实上,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下,教育的区域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都要参与到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融合变革中,即推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回到要突破单个课堂的界限,最重要的还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要更好地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公平、个性化、有质量的教育。这也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一定挑战。比如,近几年教育部一直推动的智慧教育示范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等,核心都是在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教与学模式的创新。

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难点是“道”和“术”

在线学习:您对“互联网+教育”有着长期的研究,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线学习的作用更加凸显,您如何看待在线学习的发展?

冯晓英: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四个方面的感触。第一,我研究在线学习与混合式教学多年,很高兴看到线上教学在这次疫情期间的重要凸显。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让大家看到了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及其价值。

第二,我希望校长和老师们能够认识到,在线教学并不是疫情期间才出现的,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它都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同时它的形式也并不只限于疫情期间所应用的形式。在线教学并不是把传统课堂教学搬到网上,它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法、教学规律。因此,无论学校、教师还是教育机构,都有必要更加完整地了解真正的在线教学,这对于后疫情时代做好混合式教学至关重要。

第三,在线教学有两个特别重要的价值,也可以说是它带来的两个契机。其一,推动学校和教师将教学向深度教学、高质量教学转变的契机。在线教学的再设计,可以促进深度学习和有效性教学。其二,后疫情时代向混合式教学转变的契机。

第四,疫情防控下的物理空间阻隔,推动了在线教学的全球化发展。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必然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会推动混合式教学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新的在线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纯在线教学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未来会更多地推动混合式教学的发展。

在线学习:您提到,混合式学习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混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范式,在教与学的实践中面临哪些挑战?

冯晓英:后疫情时代,很多学校和区域都看到了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趋势。推动混合式教学发展,困难在哪?事实上,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不论是研究者、教学实践者,还是政府和教育机构,对其已基本达成了共识: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特别是在当下“互联网+”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呈现井喷式发展,火爆的“互联网+教育”也让社会各界重新聚焦于混合式教学。

根据近些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发现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新的学习范式,不能仅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待它,还要从改革的角度来看待。我认为,混合式教学其实是破解当前教育发展矛盾、撬动当前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一个支点。要推进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我们遇到的困难体现在“道”“术”“器”三个层面。对于混合式教学的困难,很多教师的第一反应是工具和平台,即“器”的层面。我认为,这个层面的困难其实不是很大,市场上的工具很多,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真正的困难在于“道”和“术”的层面。

“道”即理论认识层面。一方面,虽然大部人已看到了混合式教学的趋势,但更多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要从教学改革的视角来认识混合式教学及其撬动教学模式创新的价值。另一方面,对于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规律和理论的认识不够。教师甚至一些研究者对它的理解也都是模糊的。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术”即方法策略层面。无论在基础教育领域还是高等教育领域,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时面临的最大难点都是“如何混合”,或者说“如何有效混合”。因此,未来教师的培养体系,要从“道”“术”“器”三个层面,给教师提供一个系统的学习机会。

在线学习:那么,在您看来,成功的混合式学习有哪些标准呢?

馮晓英:混合式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教学,标准是一样的。我认为,成功的混合式学习有四个特点:有效、高效、有吸引力、个性化。其一,达成对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即为有效;其二,能够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代价或者最短路径达成学习目标即为高效,而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实现高效学习;其三,学习不应是强迫性的,必须让学生愿意学、有兴趣学、主动学,即为有吸引力;其四,个性化是当前教学改革比较关注的一点。我认为,这四点既是成功的教学标准,也是成功的混合式教学标准。

让集体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

在线学习:在教育信息化2.0阶段的多元化教学中,最提倡的是个性化教学。目前,是否有相应的学习技术可以实现教学个性化?

冯晓英:有的。如何在集体教学、规模化教学中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是传统学校教学长期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和难点。目前可以应用的技术是学习分析技术,实践中称为学情分析。其实,目前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工具已有很多。比如学校的智慧课堂、智慧教室系统中都有基于学习分析技术开展学情分析的工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自动化的数据分析,实现知识个性化推荐、个性化测评等。

需要强调的是,技术和工具的层面,并不是当前解决“个性化教学”最难的点。更大的难点在于,教师要学会如何应用这些技术与工具,更好地设计个性化教学。因此,实现教学个性化,推动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的能力是关键。这也是刚刚提到的“术”的层面。

在线学习: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混合式教学中,如何设计混合式教学成为难点。您认为,设计混合式教学应采取哪些策略?

冯晓英:我对混合式教学的策略有不同层面的研究,也在进一步地开展研究,希望能够为教师们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实践提供一些帮助。“策略”是教育教学中的关键概念,应用颇广,但也常常让研究者和实践者感到困惑和混乱。在使用“策略”概念时,首先需要明确在哪一个层面上的界定。我认为,策略有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的理解,对教学实践者和研究者而言,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策略都有重要价值,缺一不可。因此,混合式学习设计也需要从宏观、中观至微观进行自上而下、逐层细化的策略指导。

宏观层面,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宏观的教学策略。比如,教学目标是能力培养,宏观教学策略就不能以讲授式为主,必须选择探究式教学策略、项目式教学策略等。因此,宏观层面,教师需要掌握混合式探究教学、混合式项目教学等不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观层面,是比较难的。目前我提出了四个策略:一是明晰的灵魂性目标,有灵魂的混合式教学是有效高效教学的根本保障;二是线上、线下、现场的相辅相成,是实现高效的混合式教学的关键;三是开放性的学习活动、真实的学习体验是有吸引力的法宝;四是数据驱动的分层教学让集体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

微观层面,体现在活动层面。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支持,在线教学能够取得与传统教学同等甚至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在线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以活动为中心,以学习为导向开展设计,做在线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把握在线教学不同阶段的不同设计重点,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

期待研究为教学改革提供支持

在线学习:您当前正在研究哪些与在线学习或混合式学习相关的课题,这些课题对教育改革或未来教育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冯晓英:我现在重点研究的课题有两个:一是进一步完善混合式教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特别针对刚才提到的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一些策略方面,希望能够给教师、实践者、研究者提供更系统、更细致的指导,这是有必要的。二是关于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升和相关实践的研究。混合式教学能力的提升,根本在于教师能力的提升,研究并帮助教师提升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能力,是我们作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

目前,我们团队针对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称为“STAR”方案。这套方案为区域内教师提供评、训、用、研的立体化支持。其中,“S”是支架(Scaffolding)——为教师开展高质量混合式教学设计提供一套支架工具的支持;“T”是培训(Training)——以混合式研修的方式为教师,特别是区域教师提供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A”是评测、评估(Assessment)——为教师提供一套评测混合式教学能力的工具,包括教学准备度评测工具、教师混合教学评测,同时对教师混合式教学的能力发展进行监测;“R”是教研(Research)——通过设计分析支持基于证据的精准教研。

以上是我们团队正在做的事情,希望借我们研究的力量,能够帮助区域和学校以混合式教学为抓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

猜你喜欢

层面个性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同桌宝贝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横看成岭侧成峰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