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主题班会促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

2021-09-10甘旭魏博文拱祥

红豆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学风建设高等学校

甘旭 魏博文 拱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高等学校学生的教育问题更加关注,高等学校是为我国培育对社会有用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因此,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成为高等学校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难题。高等学校学风建设问题是教育行业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几乎。近年来,受社会各界因素的影响给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学校提出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来促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主题班会;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有效策略

引言:学生的优良作风是从古至今学校一直秉承的重要思想,同时也是教育部门备受重视的教育工作之一。现如今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建设优良的学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等学校主题班会开展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国高等学校的主题班会形势更加丰富多彩。由于当今社会高等学校学生多数都是95后、00后,学生思想比较前卫,对社会的认知更是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传统的班会模式使得学生不同充分融入到班会主题中,而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高等学校主题班会进行优化与创新,使得学生在班会开展的进行中充分参与。据调查,我国多数高等学校的班会开展太过于形式主义,从高校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高等学校自上而下都没有认识到主题版主开展的重要性,缺乏班会主题内容的有效宣传,导致学生对班会的重视程度不高。

二、影响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不利因素

(一)学生受社会因素影响严重

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得学生在现代化社会中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建设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处在高等学校中的学生由于自身年龄偏低,与社会认知能力相对缺乏,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很容易对学生造成影响,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其次,在社會主义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学生在未来面临就业、创业的社会环境因素严重,使得学生在未来面向社会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巨大压力,同时对未来面向社会发展的未知迷惘与恐惧都会使学生心理发生扭曲。最后学生在高等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够有效的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学习和有效的实践学习,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旷课,逃学学习态度消极等现状时有发生。针对学生以上现象的发生给我国高等学校的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都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直接影响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质量。

(二)高等学校自身对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

近年来,随着学生生源的不断增加,各高校之间的招生竞争越来越大,使得我国高等教学将重点都放在了学生招生上。同时由于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使得高校学生与教师比例严重失衡,同时教师不同高质量的服务与学生的教育方面。其次,高校领导对招生工作的重视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学风建设工作的开展。据调查,我国多数高校教师与辅导员在高等学校的工作中身兼数职,甚至一个教师同时带多个班级,使得教师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衡。其次辅导员与教师由于负责的学生人数较多,工作压力较大,工作任务繁重,严重缺少相应的精力对学风进行有效建设。

三、如何通过主题班会促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主题班会形式,使学生主动提升对学风建设的重视

在高等学校开展主题班会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主题班会的开展工作。教师制定相应的主题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进行自主发言阐述观点,例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PK,通过正反方阐述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通过辩论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加强会班会主题的记忆,提升高等学校学生对学风建设的重视。其次,学校可以利用讲座的形式聘请相关专家对学生进行学风建设,同时能使学生在专家学者身上学到更多的博学文化。

(二)利用主题班会思想,培养学生正确思想态度

由于我国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高等学校学生普遍缺乏上进心,这就要求高等学校教师针对这一现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上进心,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明确自己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人才,优秀的学生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只有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态度,才能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结语:综上所述,高校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学风建设是高校提升学风建设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良好学风建设为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夯实基础,学风建设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因此,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应不断提升对学生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利用主题班会的不同形式提升学生建设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倩,张朋刚.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21).

[2]邱曦露.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现路径探究——基于“课程思政”视角[J].智库时代.2019(07).

[3]李依诺,盛魁,黄煜.基于主题班会课形式创新的高职学生自我教育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4).

[4]寇誉元.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现状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

[5]严中,钱云楼.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实施方案[J].商.2015(45).

作者简介:甘旭(1991.2—),男,汉族,籍贯:辽宁沈阳人,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助教,硕士学位,专业:水生生物学,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

(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870)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学风建设高等学校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