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2021-09-10孙丽华

关键词:计时小数传统

孙丽华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在发展进步中凝结的智慧,不管是对每个人来说还是对国家来说,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学习和传承的。而传承需要从小学生抓起,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小学教学课堂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重点分析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10

传统优秀文化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和育人价值,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渗透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数学的发展历史,数学家的探究精神等都是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将这些进行挖掘后展现给学生,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精神品质,锻炼思维,扩展视野,让小学生在增加对数学知识探索兴趣的同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立足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虽然都是数学知识中的基础内容,但是其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内容却是十分丰富的,数学教师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将教学侧重点从文化知识教学朝着素质教育转变。比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都知道钟表是用来计时和指示时间的工具,那么除了钟表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计时工具呢?”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多媒体上展示出一些其他的计时工具,像是秒表、沙漏、手机、挂钟等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计时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随后教师可以提问到:“咱们有这么多工具可以用来计时,那古代人靠什么来分辨时间呢?”提问后,教师可以从多媒体上展示一张铜壶滴漏的照片,将古代人的智慧展示给学生,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二、结合数学发展史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

数学发展史是中国和世界的所有数学家智慧结晶的一次又一次延续和突破,数学发展至如今,作用于人们生活、生产、工作、管理的点点滴滴,不仅仅依靠的是数学家们的智慧,更是其夜以继日、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样坚强的毅力、耐力、实践力以及不畏失败的精神是值得每一个小学生学习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精神品质渗透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比如,在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刘徽提出微数、朱世杰提出小数的发展过程简单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知道中国是最早提出小数概念的国家,西方国家在十六世纪才启用小数点来分界整数和小数。这样的渗透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对国家的尊敬,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知道现在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很久以前的前辈所留下的智慧,进而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认可。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给学生适当地讲解一下小数的应用和在不同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对生活、对社会建设的意义,以端正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三、灵活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事实上人们生活的世界也可称之为数学的世界,这个定义与古今无关,所以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时候,也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的一些故事或者数学元素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大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将长城的距离、古城存在的时间、传统节日流传的时间等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教师也需要多阅读一些经典的传统数学著作,比如《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从中挑选一些计算题目或者传统计算方法,讓学生感受前辈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观念。

总而言之,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自我提升的基础上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意识且自然地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并且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优化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黎勇锃《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当代家庭教育》2019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计时小数传统
失踪的小数
中国古代四大计时工具
24时计时法(教案)
我们为爱计时
少年力斗传统
一起解答含小数的方程
巧妙沟通 深化理解
小数精灵成长记
数轴上的小数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