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2021-09-10刘家良

启迪·上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培养策略

刘家良

摘要: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要求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结实的基础。地理教师灵活运用地图、图表等教学优势,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建立地理区域认知框架,促使学生提升地理学习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区域认知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策略

在新课改的教学形势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促使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发展自身智力,综合提高自身的学习地理的能力,促使学生建立人地协调的观念,建立全面、系统的综合思维,促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利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内容

图表是地理学科中学习必备的重要工具,由于高中地理学科内容涉及十分广泛,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因此,教师利用图表的优势进行地理学科的教学,教师丰富地理课堂的教学方法,为高中地理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教师巧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地图和图表,为学生展示最基础的地理特征,发挥地图的精确性与简捷性,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加强学生对地理位置的印象,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区域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全面的认知区域,进而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提高学生对区域位置的判断能力,保证地理学习的良好效果[1]。

例如,在人教版高二地理教材“多种多样的区域”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地理问题,归纳区域的特征。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引导学生对中国三大自然区进行区域划分和认知,使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等学习模式,在脑海中构建区域地理的体系,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优化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让学生学会运用图表等方式观察与记忆地理区域知识,提升自身的区域认知程度和素养。

二、地理课堂生活化,丰富区域认知体验

由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与区域性,导致地理学科与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过程中,应将地理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抽象的地理知识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熟悉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将高中地理课本知识落实于生活实践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材“乡村与城镇空间结构”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小组实践活动,利用乡土资源优势,组织学生了解当地城镇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探寻当地城镇功能区的概念与特点,让学生从身边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多个区位进行实地考察,要求学生撰写实地考察实践报告。通过区域地理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真正从生活中理解地理知识,了解城镇不同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分布特点,丰富学生区域认知体验,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三、提高区域认知,明确区域之间的特性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区域认知素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区域位置、区域特征、辨别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与联系性,促进学生对区域地理的认知能力。在地理学科中,地理位置不同,事物特征、气候特征、海陆位置便大不相同,教师引导学生对地理区域进行辨别和认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2]。

在人教版高二地理教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这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环境要素的主要特征,引导学生通过“一果多因”和“一因多果”的推理模式进行区域认知。例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大陆西海岸地区沙漠的成因除大气环流的影响以外,教师引导学生判断洋流对沙漠地貌成因的作用。促使学生结合区域联系的原理,分析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作用与影响,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空间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四、多角度思考,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类比法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从碎片化的地理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使高中地理课堂的学习变得更加便捷而高效。教师将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现象与气候特征等特点进行比较,促使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教师巧用类比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模式,让学生针对地理知识树立整体学习和对比学习的思考观念,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人教版高二地理教材“环境与区域发展”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两个区域为例,观察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师将长江三角形洲地与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进行差异对比,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区域之间的气候差异,进而探索环境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学习法,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进行理解,让学生观察区域特色,提升对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地理区域认知要求学生具备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特点及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教师运用优化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地理区域之间的联系性与差异性,促使学生掌握区域认知的方法,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并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世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区域认知素养。

参考文献

[1]顾雅娟.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J].新課程,2020(37):197.

[2]张郁.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策略[J].智力,2020(12):5-6.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培养策略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