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2021-09-10关琦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管理服务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

关琦

摘  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指的是管理者通过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手段,调动后勤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后勤保障力量,使后勤部门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始终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的管理活动。尤其是随着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其对后勤部门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以及服务范围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后勤部门开展信息化建设则是提升后勤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的关键。文章在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后,系统总结了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設高校信息化后勤管理系统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5-0142-03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文件明确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各行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才能获得发展的新动力。”后勤部门作为高等院校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物质保障的基础部门,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所以,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开展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等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高校师生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他们不再满足基本生活保障的后勤服务模式,而是追求教学环境优越性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后勤部门及时了解广大师生的真实需求和当前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研究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这一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优化与配置校园资源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事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以及招收学生逐年增加,使得传统后勤管理模式存在的工作效率不高、管理理念滞后以及沟通平台不畅等问题不断凸显,已无法满足当前高等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因此,各大高校纷纷探索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变革之路[1]。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和多媒体设备陆续被运用于高校后勤管理,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被应用于高校后勤部门的管理中。例如,在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如果后勤员工需要开展盘点校园固定资产的工作,还通过手工抄写和计算的方式才能完成,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还存在着因员工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以及专业知识薄弱等影响盘点结果的风险因素。将信息化平台运用于高校后勤管理中,就能在学校的各部门、各领域间建立起高校的信息共享平台,不仅可以全面准确地掌握各部门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还能对限制的设备和仪器等进行统一的调度和配置,使高校后勤部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发展。

(二)有助于创新高校后勤部门的服务能力

由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且具有一定的突发性,要求后勤员工必须具备一定的应急能力,对突发事件要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开展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后勤信息全面、快速地运转,帮助后勤员工及时、准确地解决后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后勤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对高校的后勤工作进行系统覆盖,在后勤管理部门与广大师生间实现实时的交流和互动,不仅能为高校师生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还能及时发现后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使高校后勤工作能够更加高效和规范地开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校后勤资源管理中,可帮助后勤部门对学校现有的各类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配置,在控制高校运营成本的同时,促进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当前我国高校后勤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未充分认识后勤信息化的重要性

在开展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属于支出型业务活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价值和作用等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使得很多高校领导人错误地认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没有深入开展的必要,不会积极主动地开展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2]。截至目前,我国至少还有一半左右的高校仍沿用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缺失、管理理念滞后等现象普遍存在。此外,在传统的后勤管理理论中,将后勤管理人员定位为服务者,认为高校后勤管理的本职工作就是为广大师生提供物质保障,不具备管理者意识,以至于后勤管理者在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后,常常以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工作、自己无处理权限等理由推脱,未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部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不高,不具备基本的管理常识和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单纯地将后勤管理信息化理解为运用计算机对后勤工作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使得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停留在表面。

(二)信息化系统规范性差

虽然我国各类高校一直致力于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但关注的往往是在系统上和设备上的建设,并未制订与后勤管理信息化相关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化后勤管理体系的作用和价值[3]。例如高校为了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和工作压力,常常将校园内的部分后勤服务外包给其他公司,而各公司的财务系统又是相对独立的,继而出现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使用到很多不同的卡片,如饭卡、热水卡、洗衣卡以及借书卡等,不仅增加了学生识别和管理卡片的难度,也增加了后勤部门充值和补办各类卡片的工作量。如此一来,不但没有实现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后勤管理部门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后勤部门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后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能不高。高校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将建设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未对后勤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升级和加固。常常出现因病毒入侵、设备运行性能低等原因导致信息化系统不能正常运转的现象。

三、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革新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

后勤员工作为后勤管理目标的主要实施者,自身所具备的责任意识、工作积极性以及管理理念等,直接决定着后勤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换而言之,要想建设高质量的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系统,首要任务就是革新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可從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首先,通过组织经验交流会议、加大宣传力度以及完善培训机制等方式,不断向后勤管理人员介绍建设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此项工作中。第二,明确后勤员工的岗位职责。根据学校各后勤岗位的工作任务,对员工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责权限、工作任务等进行明确划分,最大限度地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为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二)以满足师生需求为导向

师生的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满足,是衡量高校后勤信息化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在构建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系统前,需要对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增强高校后勤部门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等方面的作用。第一,在开展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将满足师生的需求作为后勤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并以完成该任务作为后勤部门的组织目标。第二,充分利用数据技术。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后勤管理员全面、系统、详尽地掌握广大师生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的需求,可将数据技术所反映的需求信息作为完善高校后勤工作的标准,促进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构建高效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

升级和完善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有效弥补传统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物资供应不足等问题,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师生日常生活的改善提供有力保障[5]。首先,及时更新和完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后勤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和价值。例如,由学校财务室统一制订校园卡,使学生可以实现通过一张卡片就能满足自己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方便的同时,减少后勤部门的工作量。其次,完善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制度。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要定期核实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对不符信息和过时信息及时更新和清除;严格控制后勤管理人员登录管理系统的账号和密码,防止不法分子登录后勤信息管理系统篡改信息和盗取数据。再次,及时更新系统软件和清理垃圾软件,防止管理系统因病毒入侵而瘫痪。最终实现构建科学、完善、高校后勤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

四、结语

后勤部门管理人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开展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为高校后勤部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亮.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 电子测试,2020(20):134-135.

[2] 郑联. 5G时代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28):110-111.

[3] 马绍帅.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7):66-68.

[4] 李罗丹.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实施策略与方法研究[J]. 大科技,2017(12).

[5] 王海格,富婷. 对于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概述和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3):24-25.

(荐稿人:汪江,辽宁科技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管理服务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
高校后勤财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召开
新时期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
新形势下老干部群体特征研究及新型服务形式的探索
以人为本做好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
医院统计报表数据在医院管理服务中的常见问题研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后勤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实施的必要性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