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手段的分析与研究

2021-09-10傅彩虹

启迪·上 2021年3期
关键词:导入有效教学评价

傅彩虹

摘要: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这一阶段的学习极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甚至还极大地关乎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其中,语文作为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项重要构成,在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与使命,对有效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有效教学”这一理念源于20世纪的西方教学改革,指的是教师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其旨在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广大一线教师虽对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优化,但仍多以强制灌输知识和大量练习和作业的布置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便极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进而不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鉴于此,笔者就立足自身教学实践与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作以分析研究,以望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可能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导入;问题;评价

语文作为小学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项重要构成,旨在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升,并为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还有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为了切实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使语文教学更具成效,教师首先要在转变传统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基于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有效导入的设计、有效问题的提出和多元化评价的采取,重新构建新的课堂结构,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认知,在保证课堂教学顺利推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进而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设计有效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想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根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与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基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好课堂导入这有限的几分钟,通过对其进行有效设计,使其切实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进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在教学《手指》一文之前,我通过一则谜语引入了新课:十个兄弟一母生,算算五个是孪生,高矮不齐两边站,仔细一看真对称(打一人体器官)。在学生回答后,我对学生说道:“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但却很少有人仔细观察过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地研究过它们,并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性格、不同姿态的人,同时还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人生哲理。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读一读这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如此,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推动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提出有效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点明了学习、思考与疑问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有益指导。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想使课堂教学收获事半功倍之效,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就必须要在及时调整自身角色的前提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出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这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学生阅读完《梅花魂》一文后,我先由“首尾”入手,引导学生对其相同之处进行了思考。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交流探讨:1.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让“我”想起了外祖父的哪些事情?据此将文章分成对应的小节,并概括事件。2.外祖父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哭的?外祖父泪中流淌的是怎样的一種情感?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谈谈你的体会。3.作者为什么要用梅花来寄托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采取有效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而教学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组织形式,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发展进步的有效手段,却常常被教师所忽视。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评价的多重功能和价值,基于新课改的要求,立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出发点,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为实现有效教学提供一个可靠保障。

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进步并不断地超越自我,我们应当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但我们在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应在传统纸笔测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测评相结合,并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作为评价的重要组织形式,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总而言之,为了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深入领会并贯彻新课程理念,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尽最大可能挖掘语文教材中潜藏的巨大的教育价值,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这将更加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林燕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7(03):89-90.

[2]马吉梅,马晓峰.试析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7(03):257.

猜你喜欢

导入有效教学评价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