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渗透路径探究

2021-09-10朱玲

启迪·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渗透路径教学活动

朱玲

摘要:近几年,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界也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来说,教育部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模式,德育教育工作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逐渐映入人们的视线之中,受到学校和国家的重视。新时期怎样提升幼儿德育教育工作效率,是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追寻的方向。基于此本文就幼儿德育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渗透路径德进行了分析、论证,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于我国学前教育工作有着积极的建设作用,并对于现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一定的助力。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学活动;渗透路径

引言:对于刚刚步入学校的儿童来说,德育教育这门学科属于新增课程,儿童比较陌生。幼儿德育是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最初级的阶段。所以,在幼儿园进行的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克服现阶段出现的问题,适当的将生活化、科学化的教学方式融入课堂,从而增强幼儿德育教育的效率,提升儿童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还能改变儿童的思维能力。虽然现阶段学校时期的儿童,价值观、学习习惯、知识建构等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够成熟,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以儿童为主,做好相应的德育教育工作,这就是现阶段幼儿德育所要开展工作的要点之一。

1、幼儿德育教育相关概念

1.1幼儿德育教育

依据国际上的规定,人类从出生到入学阶段,都可以统称。在我国所谓的学前儿童则是指2~6岁的儿童,而所谓的幼儿德育教育就是对该部分儿童进行的德育教育工作,此阶段所进行的工作内容就是对幼儿文明礼貌,思想品质、为人处事以及性格等方面的积极建设,去也是构成了,我国德育教育工作体系的基础,对于幼儿德育教育工作,更多需要依靠学校、老师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综合交流、合作工作。

1.2幼儿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落实道幼儿阶段,且在幼儿的教育教学中需要占据较大的比例。首先,一切艺术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德育教育这门课程也不例外。在儿童刚刚接受德育教育的时候,老师要保证学习德育教育时要注意教学方式,要以实践为基础,为以后学习德育教育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在探索德育教育新知識的过程中,对培养儿童三观认知方面有着积极的建设,其实儿童在对世界认知的过程就是关注生活的过程。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教材,学校要选择适合当地的教材,要时刻关注运用教材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就是老师在给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对中国传统知识的传承,这个接受的过程就是传承和进一步的创新,为了培养儿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总得来说,做好幼儿德育教育课堂,不仅提高儿童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而是顺应教育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对于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张具有积极且显著的作用。

2、德育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渗透路径建议

2.1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德育素材的应用

为了更加深入的在幼儿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充分全面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素材,并将其灵活的应用。首先,在德育教材中要恰当合理的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在引导幼儿掌握教材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的情况,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适当的拓展。比如:在讲解谦让品德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孔融让梨”这个经典的故事来导入,一方面可以快速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对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优化。此外,德育教育的方式也进行创新,这是因为传统的文字大部分都是通过文言文这一形式进行表现的,教师可以在丰富教材内容的时候选用一些文言文类型的传统文化,但是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幼儿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尽量选择一些比较浅显易懂的文本,一方面可以充分幼儿优秀传统文化的储备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生活德育教育的效果。

2.2优化德育教材的体现形式

在将优秀文化加入到德育教材中的时候,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对体现形式进行优化,以幼儿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利于进一步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在优秀的思想融入幼儿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是主要的形式之一,幼儿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以接受和理解的问题是常态,教师在幼儿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尝试使用故事、动画或者画图等直观的方式将德育教材有效地表达出来,充分的照顾到幼儿们的认知能力,以确保德育教育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幼儿这一阶段,通过德育教材进行充分的展示,提高文化、思想、实践的占比,并以幼儿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中,促进幼儿更好的融入社会并勇于承担责任。

2.3从家校联动中促进德育教育工作

德育教育工作,普遍由学校进行执行和开展;随着时代的转变,德育教学课堂的效果逐步弱化。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就需要发挥出的家、校协同作用;依据幼儿德育的新要求,有效的联合教师、家长、校园形成区域化、协同化的德育工作。将必要的德育工作贯穿于幼儿的各个事件阶段中。老师主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对相应德育进程以及规模上做出一定的整合;将实际德育进程与各方进行沟通,从而有效的保证幼儿德育教学的有效完成。同时,老师在进行幼儿德育教育的工作时,也需要与家长进行实时的沟通与交流;杜绝为了结果而进行“造假”行为。

结束语:在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依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优秀的传统的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使幼儿可以潜移默化的受到德育影响。做好幼儿德育工作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原因就是德育教育可以为幼儿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梅.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求知导刊,2021(02):81-82.

[2]吴姗姗.关于幼儿园德育生活化实践的分析[J].吉林教育,2020(31):92-93.

猜你喜欢

渗透路径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表达力的多元设计与实践探索——台北市南湖高级中学语文组“写∞手”教学活动探析
人文教育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与应用
中职学校德育课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探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路径与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路径分析
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