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革家语参考语法编写的总体框架

2021-09-10杨泽龙

今古文创 2021年23期

【摘要】 伴随文化多元化发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及中华民族语言之一的革家语也随之快速发展,基于现有文献,商讨革家语参考语法编写的总体框架以及编写革家语语言参考语法的人员条件与要求,有利于深入推进革家语的全面性挖掘、科学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拓展中华民族文化内涵。

【关键词】 革家语;参考语法;总体框架;人员条件

【中图分类号】H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11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文化多样性背景之下的穿青人、蔡家人、亻革家人文化遗产挖掘及保护》(黔科合支撑[2018]2810)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世界文明,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之下基于民族文化的民族性、文化性、特殊性等特征及其客观实事进行挖掘、保护、利用和传承,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有力保障。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文化多元化伴随其中并凸显了特色性运行与族群化发展的逻辑态势,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之一的革家人文化遗产也处于发展的良好态势,尤其是革家语的深入研究显得重要,下面就革家语考语法编写的总体框架及人员条件进行探讨,以求抛砖引玉,力求为革家语的全面性挖掘、科学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一、革家語参考语法编写的总体框架

以革家人革家语语言为探究对象,运用民族学及语言类型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及分析范式对革家语及其语法、规律和特征等方面进行整体性阐述或研究。其研究的主要框架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一是主要罗列革家人的基本情况,二是阐述在现阶段革家人使用革家语的具体概况,三是对革家人、革家语、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等课题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四是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课题的研究来源,五是阐述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课题研究的目的或实现的课题研究目标,六是介绍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编写的学科视角与理论框架,七是明确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的预料来源与语料背景,八是介绍其创新与意义等;第二部分是通过田野调查等方面收集到的语料进行分析革家语语言结构及其语音系统、语调系统、语序系统等子系统;第三部分主要是利用单纯词与合成词等构成方法,透析革家语语法及其特点和规律等,展现革家语是内涵丰富、结构复杂的语言特质;第四部分主要是全面探究革家语中存在的各类词性及其内涵,分析各类词之间的关系,关注各类词性的语序、语貌或语言特质等事项;第五部分主要是探究革家语中凸显的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单一性句型,同时比较研究革家语中出现的主语从句等复合型句型;第六部分主要是明确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等相关事项,提出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的创新点或建设性建议与对策,客观分析编辑参考语法中存在的“疼点”或问题等等;第七部分主要是罗列所收集到的革家语语料等相关内容。[1]

二、编写革家语语言参考语法的人员条件与要求

基于革家语语言的稀缺性与边缘化现状,面对很少有人进行研究及革家人文化遗产的逐步消失等客观现实,编辑其参考语法等相关事项,必然要求进行收集革家语的人员、编写革家语语言参考语法的人员必须是具有相应的民族学、语言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理论功底以及丰富实战经验的工作人员,同时他们也要熟悉革家人文化遗产及其革家语等相关的和具体的内容。[2]

(一)一定程度地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与经验

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的人员,必须一定程度地具备民族学和语言学、文化学及其革家人文化遗产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理论功底及实践经验,或具有驾驭利用民族学、语言学、文化学等理论视角来挖掘革家语及其参考语法领域现象及问题、分析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的内外部及纵横向方面出现及潜存的问题、解决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问题或困境等方面的能力(即为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等相关方面的具体实战能力)。这主要是根据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这一需求导向进行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经验丰富实战家的必然选择,或者说,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的人员必须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经验丰富者(含政府机关的语言或民族委员会有关人员)。如果没有专业素养的人员进行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那么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的内容就必然不实、不好或空洞,甚至达不到既定要求且延误革家语语言的收集、保护和延续等等。[3]

(二)具有相对熟知革家人文化遗产及其革家语的能力

孙武认为:“知己知彼,才能实现百战不殆的战略。”[4]面对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发展背景,唯有客观认识“自我”和“他人”的情况之下,才能在决策中争取科学且高效的“自我实现”。因此,如果要做好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工作,务必要求编写人员相对熟知革家人文化遗产及其革家语这一编写对象,进一步来说,编辑者要在编写中对革家人、革家语及其语言语法、语感语境、语音语量、语情语料等相关情况要了如指掌,继而能够从革家语及其语言语法等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更广度的阐述,或者从革家语及其语言语法的纵横向与内外部的现象、特点、规律、意义等层面进行专业性探究和成果导向性创新。否则,在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工作中必然出现“盲人摸象”的“社会笑史”。[5]

(三)具有“过硬本领”和“沉得下去”以及“超强吃苦”开展现代社会调查及其田野调查的专业功底或实战经验

为什么?是基于如下考量:一是从文化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视角来看,革家人文化遗产及其革家语相对来说处于目前的濒危境况,为了挖掘和保护以及延续中华民族文化之一的革家人文化遗产及其革家语,编写其“参考语法”的这一工作尤显重要。二是革家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载体之一,他们多数人还是世居边缘化、相对落后的我国西部岩溶贫困山区,主要在黔东南黄平、凯里市等县市的乡村,这些地方均为山多坡陡或是悬崖峭壁等喀斯特山区,甚至当地人称之为“穷山恶水”之地。三是基于革家人作为未定民族,但是仍旧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待遇,但是在近十多年以来,革家人及其特质性的文化遗产几乎消失,即便是长期口头传承的故事、生活中的革家语,均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现代化的潮流中处于“濒危”境况,甚至有的文化遗产消失殆尽。基于此,深入世居之地进行革家人及其革家语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这一工作的全面开展甚至实现全部收集革家人文化遗产的目标尤其显得“举步维艰”或者“困难重重”。四是革家语是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语言,具有自己的语言特质、规律等内容,只有深入实地,熟悉且掌握了革家语之后,才能进一步推进革家语及其参考语法的编写等等。基于上述理由,我们认为:深入世居革家人之地的研究者必须是具有“过硬本领”和“沉得下去”以及“超强吃苦”开展现代社会调查及其田野调查的专业功底或实战经验。[6]

(四)具有一定程度的判断能力和政治定力

编写革家语语言参考语法,是中华民族语言发展的助力之一,但是革家语言是革家人的说话和生活的工具,为此在编写中既要依据现有法律法規和党规党纪,同时也是要基于革家人的族群意愿或客观实际;不但要能够判断革家人语言及其有利于编写的语言,同时也是考虑到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政治大局与国家要求;不断要从族群语言的保护与延续研究,同时也是要从国家及其民族和谐发展着眼,即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判断力和政治定力。若是缺失判断能力和政治定力,或者没有依据进行“空中楼阁”式编写,即便编写处理也是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更加不可能产生参考语法的实际效用或功能作用。

诚然,编写革家语语言参考语法等相关工作是一项重要而专业的任务,不仅仅具备民族学、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而且应有“过硬本领”和“沉得下去”以及“超强吃苦”开展现代社会调查及其田野调查的专业功底或实战经验,同时还需具备在开展革家语收集、整理、分析和创新或研究等相关工作中科学地发现问题和客观地分析问题以及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的“核心实力”,还需具备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前瞻性、全局性、专业性、敏锐性、深入性、机动性、合法性、合理性、综合性以及研究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才能成功地编写革家语参考语法。[7]

总而言之,基于革家人及其文化遗产(尤其是革家语语言)的客观实际情况,从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视角,按照民族语言及其参考语法编辑的逻辑程序,因地制宜地开展革家人及革家语语言语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参考语法的编写工作,从语言学及其参考语法编写的层面透视神秘的革家人及其文化遗产,多路径进行“濒危的革家人文化遗产及其革家语”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以及发展工作,有效地响应国家关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的政策性公共需求与大众化的社会需要,助力中国文化强国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晏姝.崇左左州状语参考语法[D].南宁:广西大学,2018.

[2][3][5]戴庆厦,蒋颖.“参考语法”编写的几个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4]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237397,2019-07-16.

[6][7]任溪.南阳方言参考语法[D].湖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杨泽龙,男,穿青人,贵州织金人,贵州理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社会发展模式、文化遗产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