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贤良对策与时局政治

2021-09-10任晔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唐代

摘  要:贤良科本为求言选才而设,试策环节尤为重要。作为唐代制举科目的贤良科,以对策为主要考察内容。唐代君主在策问中以“束问”鼓励贤良畅所欲言、直陈时事,故贤良对策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直观反映时局政治。其贤良策题既关注宏观的政治形势,也涉及微观的具体事件。分析唐代贤良对策,可以了解时人对唐前期武周代唐、府兵废弛,中晚唐藩镇林立、宦官专权等问题的思考,进而认识唐代贤良科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唐代;贤良科;贤良对策;时局政治;束问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9-00-03

贤良科始于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二年),是中国最早的选官科目之一。包括“贤良”“方正”“贤良方正”“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举目。公元前134年(元光元年)始,历代贤良科取士均有“对策”环节,有考察才艺和征询政见两项作用。汉、晋、唐贤良对策文,文風相对质朴,并体现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治国的建言献策。

唐代君主极为重视贤良对策,通常不以言辞激烈而责罚贤良。君主在策问中以“束问”部分,勉励贤良应举人大胆直言。据《文苑英华》卷473至卷490所收录的贤良科策问,唐前期“束问”有“别白书之,无或暧昧”“尔其无隐无忽,悉之究之,通其条贯,朕当亲览”等。中晚唐时期,束问内容更多且求言色彩更明显。比如公元821年(长庆元年)策问中,穆宗说明“朝廷之阙,四方之弊,详延而至,可得直书”;公元825年(宝历元年)策问中,敬宗鼓励贤良应举人“无泛无略,无游说,无隐情,以副虚求”等。

学界对唐代贤良对策的专门研究成果有限,仅在陈飞、金滢坤等学者关于唐代制举研究或对策文书研究中偶有涉及。此外,阎步克、于凌等学者对汉晋贤良科的研究,为笔者提供了方法上的参考和理论上的借鉴。本文将以《文苑英华》《全唐文》收录的唐代贤良对策为中心,结合《唐书》《资治通鉴》等史籍,《皇甫持正文集》等唐人文集及唐代墓志碑刻资料,在贤良对策的时代背景下,透过对策内容,分析唐代贤良科君主策问及贤良对策文书所体现的时局政治,进而丰富对唐代贤良科的认识。

一、贤良对策与府兵制败坏

唐玄宗时,作为唐前期主要军事制度的府兵制逐渐废弛,对边防形势造成极大压力。公元720年(开元八年),玄宗针对府兵“一为卫士,六十乃免”的服役时间过长问题,希望通过“促其岁限”,即缩短服役年限的办法,调动人们对充当府兵的积极性而不再设法逃避,进而挽救府兵制的衰败。但改革因“府兵的问题不仅仅是府兵年限的长短”而未能奏效。在这种背景下,玄宗试图通过降诏“举贤良”,在贤良对策中寻求挽救府兵制的策略。

公元746年(天宝五载),玄宗开贤良科,针对府兵废弛下“塞垣犹守,府兵云耗,闲人轻去,冗食难归”问题,寻求改革建议。袁映在其贤良对策中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认为应奉为圭臬的“先王之理”,在于“讲信修睦”“安不忘危”,并表示:国家皇极作乂,七政有伦,增新军以保釐,革浮惰而绥辑,何忧乎府兵之耗?何有乎冗食不归?

袁映的对策鲜明反映出“安史之乱”前,唐朝士人对于政局稳定、社会安宁的乐观态度。他们并未意识到随着府兵制的衰败,唐王朝军事防御体系已出现严重危机,认为只需要招募新军、整顿纪律即可。袁映不重视府兵制败坏、军士逃匿的现状,也没有意识到政权的内外军事力量早已发生逆转,从而“外重内轻”的格局随着节度使权力扩大而逐渐形成。并认为繁重的兵役是百姓头上的苛政,建议玄宗“宽以厚载”、精兵简政。开元天宝年间,长久的和平安宁使臣民纷纷恶言兵事、主张偃武修文,“百余年间,生育长养,不知金鼓之声,爟燧之光”。官民早已习惯了和平繁荣的景象,未能充分认识府兵制败坏的消极影响,对军事力量的衰弱缺乏认识,毫不担心唐王朝长治久安。天宝五载袁映贤良对策就是这种盲目乐观心态的直观体现。

二、贤良对策与藩镇林立

中晚唐时期,统治者针对“方镇相望于内地”的藩镇林立局面,在贤良策问中征询应对之道,故而这一时期的贤良对策对藩镇问题多有深入分析。

808年(宪宗元和三年)皇甫湜贤良对策,是唐代对策文书中的佳作,学者对此研究成果较多。皇甫湜才学兼备,对时局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他在对策中,针对藩镇林立、军费开支极大的问题,建议统治者对士兵“减练之”。他首先从两方面分析“兵横行而厚禄”局面的产生原因:一是藩镇将帅“胜任而知兵者寡”,军事素养不佳且只关心个人利益,不注重士兵操练“保持富贵而已,岂暇教训以时,服习其事乎?”;二是州府长官“虚张名籍”,以不存在的兵员和账簿中的兵额来冒领军费、中饱私囊。藩镇将帅和州郡长官这些做法,造成士兵多而不精的状况,并使中央不得不拨发大量军费。皇甫湜从“多而无用,曷若少而必精”的角度,建议“减而练之”,针对上述两项问题、对症下药。其“减”在于“简奋勇秀出之材,去屠沽负贩之党”,由此能淘汰十分之五的冗兵;其“练”在于“核其名实,纠以文法”,由此能淘汰十分之二的冗兵。通过“减”“练”并用的手段,能够沙汰十分之七的冗兵,选拔出具有较强战斗能力的精兵。此外,针对藩镇将领养兵而不练兵、州县长官虚报兵额冒领兵费等乱象,要委派廉洁奉公的官员,去核实军籍账目。在进行这些改革的同时,还要做到轻徭薄赋,“家给人和,则横暴不作”。百姓安定、社会稳定,才能避免因平定叛乱而带来额外的军事开销。

公元821年(长庆元年)沈亚之贤良对策,认为肃宗、代宗“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造成的河朔藩镇割据局面,至此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宪宗讨平叛乱藩镇后,只短暂出现过“淮夷擒,齐鲁灭,常山死,幽燕归”的可喜局面,“不旋踵而贼气复作矣”。沈亚之就此提出“拘燕囚蓟”的应对策略,试图以武力彻底解决河朔地区藩镇格局问题,即迅速发兵,先发制人“立势而诛之”。从西、南两面调集重兵作为进攻主力,“聚威于深棣,实力于沧、定。然后以赵、魏临常山,环兵而攻之”,此外再从太原调集军队进入蓟邱作为偏师,“则易水之东,左臂不能傍运”。

沈亚之建议从西、南两个方向调集重兵,一举拔除河朔藩镇,彻底解决割据问题。但未能说明如何调集到这批有作战意愿和相当实力的部队。同时,公元808年(元和三年)皇甫湜贤良对策中提到的州府长官虚报名额、冒领军费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甚至愈演愈烈,“士卒虚名占籍者十五”。沈亚之建议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裁汰。由此可见,中晚唐时期藩镇林立问题、士卒虚名占籍问题,是难以轻易革除的顽疾。尽管统治者和官员士子不断提出对策,却始终收不到实效。由此导致的“外重内轻”、军费浩大问题,困扰着唐政府的始终,并最终导致了唐王朝的覆亡。

三、贤良对策与宦官专权

公元808年(元和三年)皇甫湜、牛僧孺、李宗闵的贤良对策,多年来多被视作攻击李吉甫为代表的宰相群体。岑仲勉《隋唐史》分析贤良对策内容和内外形势,表示元和三年贤良对策矛头所指是宦官群体而非李吉甫。何灿浩《元和对策案试探》据墓志等文献,提出元和三年贤良对策,“策文内容主要应为抨击宦官乱政……据李翱撰的《杨公墓志铭》载,杨於陵策文直言,竟使‘中贵人大怒’。策文所以激怒内廷宦官,当是因其确有激烈抨击宦官之处”,并认为永贞革新的失败是导致贤良攻击宦官的时代背景。唐长孺《<旧唐书>中关于元和三年对策案的矛盾记载》指出,“策文触犯的‘权幸’‘贵幸’,均指宦官,具体地说,是吐突承璀、刘光琦、梁守谦”。近年的研究论著普遍认为,元和三年贤良对策触怒的权贵是宦官,抨击的对象是宦官专权现象。

皇甫湜贤良对策指出“侍从之臣,皆失其职”是导致朝政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表达了对宦官“掌王命,握兵柄”、在中央统领禁军、在藩镇担任监军的不满,建议“复周之旧典,去汉之末祸”。“汉之末祸”当为东汉宦官专权,“剥割萌黎,竞恣奢欲。构害明贤,专树党类”并最终导致汉朝覆亡之例。皇甫湜通过借古讽今,希望引起憲宗关注并吸取东汉的前车之鉴,屏退阉党、重用朝官,“还谏官、史官、侍臣之职,使之左右前后”。希望遵守王朝法度的官员士大夫群体与皇帝合作,力求改变宦官专权现象,改善行政效率,巩固统治基础。

然而皇甫湜、牛僧孺等人的贤良对策,非但没有促使宪宗着手削弱宦官,反引来宦官“泣诉于上”,长期被排抑在外,不得入京进用。于是宦官权力自元和之后逐渐扩张,到穆宗以后甚至“建置天子在其掌握”。公元828年(太和二年)刘蕡应贤良科时,出现“阍寺权盛,握兵宫闱,横制天下”的局面,朝臣不甘受制,引藩镇为外援同宦官相抗,于是“南衙北司”之争势同水火。

刘蕡贤良对策以“宫闱将变,社稷将危,天下将倾,海内将乱”四角度,描绘社稷将倾的种种预兆并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宦官专权。刘蕡直指宦官“弑君立帝”的敏感话题,直言:“将杜篡弑之渐,则居正位而近正人”,暗示敬宗之死与宦官关系密切,引发文宗反思。他指出宦官群体在内统率禁军,在外充当监军,已形成“威慑朝廷,势倾海内,群臣莫敢指其状,天子不得制其心”之势。警示文宗,如果不尽快行动,重用官僚群体,削夺宦官职权,“恐曹节、侯览,复生于今日”。曹节、侯览是东汉权宦,而宦官专权则导致了东汉覆亡。刘蕡希望文宗吸取东汉教训,力矫宦官专权之弊。

刘蕡又列举《春秋》“晋赵鞅以晋阳之兵叛入于晋”的典故,警示文宗:当年赵鞅曾以“清君侧”之名“取晋阳之甲”攻入京师,而今更处于藩镇林立、外重内轻的局面下。若继续纵容宦官专权、祸乱朝纲。一旦有强藩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以安君为名”“以逐恶为义”,将反对宦官专权作为行动合法性依据,领兵入京。那么唐廷将陷入被动,甚至有改朝换代的危险。刘蕡此言,在八十年后终得应验。公元902年(天复二年),唐昭宗被韩全诲等宦官挟持入凤翔节镇。宦官劫持天子,使节度使朱温看到仿赵鞅“清君侧”之名“取晋阳之甲”的希望。于是他以“勤王”为口号,“合四镇兵十余万”进攻凤翔镇。次年,朱温攻破凤翔,将宦官、近侍疑兵斩杀于内侍省,“自是京城并无宦官”。宦官专权虽终于得到解决,但朱温权势持续膨胀、已无人能够制约,很快就取代唐室。李唐王朝终于解决困扰了整个中晚唐的顽疾——宦官专权之后,“国祚旋亦覆亡”。

四、综论

贤良科本为求言选才而设,试策环节尤为重要。汉、晋、唐三朝均有贤良策问流传于世,即使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亦有贤良试策的记载。统治者希望贤良在对策当中,反映出关于民情、吏治等方面的社会信息,并提出有裨益于时政的建议。即使贤良在对策中措辞激烈,通常也不加责罚。相比其他察举、制举科目,贤良科的对策环节尤为重要,并往往反映出时局政治的特点及演变。

贤良策试中,统治者以策问“束问”部分鼓励贤良“毕志直书,无有所隐”“无泛无略,无游说,无隐情,以副虚求”。因此唐代贤良对策,具有文风精练、贴合时政、敢于直言的特点,与时局政治关系密切。其所反映的政治背景和时代主题,除上文分析的唐前期府兵废弛,中晚唐藩镇林立、宦官专权等宏观层面的重大问题外,还往往与微观层面的具体事件及政令密切相关。据相关记载可知,唐代贤良科举行不下26次,涉及的内容包括了具体的政治事件、经济政策的修订和调整、文化政策与取士标准等。公元685年(垂拱元年)的贤良对策,就为我们了解唐代贤良对策和特定时代背景、具体历史事件的关系,提供了直观的例证。

公元685年虽然睿宗李旦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实权早已牢牢把控在太后武则天手中。武则天有意矮化睿宗的地位和角色,只允许他在“别殿”居住,而军国政务均由自己摄理。在托《周礼》改制并营建“神都”作为新的权力中心后,武则天加紧了取代唐朝的脚步。一面大肆宣扬符箓祥瑞,为自己女主临朝、取代唐室营造舆论;一面追尊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与身为李唐皇室远祖的老子同处一庙,共享君臣祭拜,由此强化母权、进一步尊崇自己的地位。

在武后授意下,此年贤良策问,围绕“先天太后”入庙事件,大谈“母子相承”说。策问公然出现“五运因循,明王由之革命”之语,甚至公开宣称“三微递代,哲后所以承天”“莫不母子相承,终始交际”。显然是以毋庸置疑的口吻,强调“母子相承”的必然性,预先为当年的贤良对策画定基调。同时也可以借助考察对策,探知贤良对带有明显隐喻意味的“母子相承”的态度。

在这一背景下,贤良吴师道对“母子相承”问题仅用20字一笔带过,更多的笔墨除了钩沉史事,就是空谈玄理,虽然谈论的内容看似均不涉及时局政治。然而他对政治的刻意回避,反而从侧面体现了当年的时局特点:如果正面作答,势必要对武后准备取代李唐的一系列政治运作,作出公开评论,所言一旦失当,必将引火烧身。吴师道当年刚进士中第,步入官场,面对尚不明朗的政治局势,不愿轻率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吴师道对策中回答策问仅用20字,而自我贬损、表达惶恐的谦辞却有32字。足见在强化太后尊位的直接背景下,公元685年(垂拱元年)贤良对策具有的政治敏感性。一问一答之间,鲜明地体现出统治者对“母子相承”之说的鼓噪造势,及吴师道避重就轻、小心翼翼的惶恐心态,生动地反映出武周代唐前的舆论形势和时局特点。

由此可见,作为唐代制举科目的贤良科,以对策为主要考察内容。统治者鼓励贤良畅所欲言,直陈时事,故贤良对策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直观反映着时局政治。其贤良策题既关注宏观的政治形势,如宦官问题、藩镇问题;也涉及微观的具体事件,如“先天太后”入居太上玄元皇帝庙问题。分析唐代贤良对策,可以了解时人对的思考与认识,体会唐代贤良对策“无隐无忽,悉之究之”“详敷事实,靡得浮词”的主要特征。

参考文献:

[1](清)董诰,等.《全唐文》卷六四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卷四七三、四八〇、四八二、四八一、四九〇、四九二、四九三[M].北京:中华书局,1966.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二、二四三[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五〇《兵志》、卷二一〇《藩镇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刘新征.皇甫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2.

[6](唐)皇甫湜.《皇甫持正文集》卷三《制策一道》[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7]孙敏.李德裕与牛李党争:《穷愁志》研究[C].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8](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卷一八四《宦官传》、卷一九〇下《文苑传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责任编辑:董维)

① (汉)司马迁:《〈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第十〉》,中华书局1982。

② 金滢坤:《中晚唐制举对策与政局变化——以藩镇问题为中心》,学术月刊2012年第7期。

③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典〉》,中华书局,1988。

④ (清)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三,燕山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21-04-22 修改日期:2021-07-09

作者简介:任晔(1992—),男,山東单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2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史研究。

猜你喜欢

唐代
论唐代省试诗的传奇化
礼制规范视域下唐代陵户的设置
再论唐代的使职、差遣
论唐代诗词中“湘妃”意象的悲剧情感表达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唐代皖南诗歌探究
《永州八记》介词用法研究
唐代官吏考课制度对现行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