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设计英语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021-09-10张敏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批判性创造性文本

张敏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思维品质确立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出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应一个人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不仅是一种思维活動,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价值。因此,其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一节阅读课活动的分析,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本课文本选自网络材料Hold Mom'sHand.文章主要讲述一则名为《握住妈妈的手》的公益广告。

一、解读文本结构,锻炼逻辑性思维

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借助语言符号形成的概念来判断和推理,解决具体问题,具体涉及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心智活动。解读文本结构是对材料进行再次加工的过程,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活动,践行多种阅读策略和技能,引导学生掌握文本框架,理解文本结构。具体说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文本标题、首尾段、段落首尾句和文章关键词等,从宏观上快速掌握文章体裁,理清文章思路。另外,必要时教师需要通过多重问题链的形式进行持续追问,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来龙去脉。

在本节课中,教师设计了限时快速阅读( Skim-ming),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和结构,要求学生完成任务:Please skim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then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Skimming是英语阅读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引导学生寻找文章主旨句,捕捉关键词,排除次要信息,来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第二部分下面继而设置了具体段落的子概括题,例如第三段的purpose和第四段的significance,在由浅入深搭建文本框架的同时,引导学生纵深挖掘,不仅帮助了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和内在联系,更拓展了学生逻辑思维的深度。

二、讨论评价标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人们运用思维技巧进行质疑、分析和评价的认知活动,是判断某内容合理性和必要性,并预判决策结果的深入且细致的思维过程。培养批判性思维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盲从他人。其中,评价和讨论是很好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堂互动形式。评价或讨论都是课堂输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围绕文本中的某些问题交换各自观点,实现思维的碰撞,从而引导学生透过纷繁的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并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本堂课中,围绕如何看待Hold Mom's hand这一活动,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In your opinion,does the campaign just call on us to hold mom's hand? Why?{亥问题以质疑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层内涵。在思考问题时,学生纷纷指出这不仅仅局限于字面上的“握手”,有的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指出,在年幼之时,母亲抓住我们的手,教我们走路,保护我们,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进入青春期时,我们却拒绝她们的那双手。该活动是想让我们多多理解父母,从而拉近跟父母之间的关系。还有学生结合社会实际指出,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年轻一辈生活方式的变化,“握住母亲的手”更多的是陪伴的含义,让年老的父母能够安享天伦之乐。该问题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而且还注重创造出知识沟,避免泛泛而谈,有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确保评价结果的深度,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巧设读后活动,激发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颖的方案或解决形式,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活动过程。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高质量的读后活动,既能帮助学生反思个人生活经历,又能在发展其语言技能的同时,融入真实的个人情感,从而表达出特有的观点。众所周知,设计是与创造性联系最为紧密的活动,其开放的环境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创造力。

在本课中,教师应脱离应试条条框框的束缚,围绕本节课的主题进行应用文的写作。学生写的应用文多种多样:有的写倡议信,号召学生尊敬长辈;有的写报道,介绍了学校举行的活动,并肯定了其意义;有的给母亲写一封信,信中表达了自己真挚的情感。教师以开放性的读后活动,鼓励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这个活动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从而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表达真实的情感,避免了学生无话可说和言之无物的问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通过设计英语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因此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批判性创造性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