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09-09王冠凤

湖北社会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双循环经济带高端

王冠凤

(上海开放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

一、引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适应循环新变化,适应国内供需条件新变化,充分发挥强大国内市场潜能的新举措,重塑国际竞争优势的新布局,是筹划以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加快形成内外良性循环的战略选择,是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强国方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供需结构的主动调整。“双循环”更重要的是供给侧循环要畅通,更多的是供给侧问题,关键是供给侧如何使产业链和供应链能够更好地循环。为了畅通国民供需循环,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解决经济循环不畅的关键所在,并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这正是对消费需求从低层次的生存型数量型转向更高层次的享受型质量型的有效呼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推动供需平衡畅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满足各类不断升级的需求,不断提升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匹配度,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提升要素资源流动流转效率,这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202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 亿元,突破100万亿元,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人们的需求已从生存型、数量型转向享受型、质量型的更高层次,对于优质、安全绿色的高端产品需求越来越多。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的供给结构未能随之同步调整,服务跟不上需求升级,从而造成国内经济循环不畅。2020 年11 月14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第三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中明确提出长江经济带要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这是赋予长江经济带在新发展格局下领航的新使命。长江经济带要成为双循环主动脉,关键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长江经济带聚焦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深入推进以高端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不断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推动高端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高端服务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等,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高知识、高技术、高人力资本,更加绿色和更加安全的服务产品,推动了现代服务经济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本文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角研究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科技进步创新和金融资源支持,促进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实现产业高技术含量、产品高附加值和市场高占有率的过程。并分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内在机理,坚持科技支撑、创新发展的原则,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的指引,推动创新要素从传统服务行业向技术密集性的研发服务和科技金融等高端服务业流动,推进产业的战略性转移,形成长江经济带的服务扩大内需、畅通循环的适配能力,贡献高端服务业高质量服务的力量。

二、文献回顾

高端服务业中“高端”一词只是一个定性的阶段标准,它很难在具体行业分类上做到精准和科学(王冠凤,2019)。[1](p66-70)在国内外已有研究中,直接探讨本主题的相关文献不多,我们把国内关于高端服务业的文献综述梳理如下: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葛扬等(2021)[2](p1-6)指出在供给侧改革基础上,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朱民等(2021)[3](p1-13)认为双循环决策把国内国际新旧格局替换、新格局未来的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聚焦高科技与高质量消费,依托数字经济催生新发展动能,为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贾康(2021)[4](p1-8)对“双循环”指导方针做出分析考察,从五个方面研讨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方针的内在逻辑与要领。陈林(2021)[5](p38-40)认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王娟娟(2021)[6](p1-14)通过国家顶层设计优化区域发展战略、加速科技创新进程,以差异化为原则促进产业链双循环。任君等(2021)[7](p7-15)认为应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和现实原因的研究等方面加强学理性分析,深化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生联动关系。刘鹤(2020)[8]指出“双循环”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也是发挥中国超大规模经济优势的内在要求。樊纲(2020)[9](p7-10)指出深化体制改革需消除国民经济循环的各种梗阻,使产业链更好地循环。

(二)高端服务业文献分析。

国内学者夏杰长(2012)[10](p29-36)认为高端服务业因富含高端生产要素从而能有助于在全球价值链上经济控制力的获得。曹东坡等(2014)[11](p76-86)强调高端服务业应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王冠凤(2016)[12](p73-81)指出在高端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知识资源要素与创新资源要素是服务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王冠凤(2017)[13](p12-20)指出研发等创新要素对高端服务业发展为正向影响。王冠凤(2018)[14](p89-103)选取1990—2014年全世界90个主要国家的数据进行国际比较,探究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国际差异和金融因素、创新要素等对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机理,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政策建议。王冠凤(2018)[15](p96-101)实证研究创新要素对未来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表明创新要素对高端服务业发展均有正向影响。从全国整体格局分析,各地区之间发展差异大,东部地区的创新优势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王冠凤等(2019)[16](p15-28)运用国际比较的方法来考察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基于24个国家的高端服务业面板数据进行跨国比较的政策启示是增加金融资本供给,通过创新驱动中国高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孙畅等(2020)[17](p3-24)运用兼具存量和增量双重特征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通过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高端服务业,有助于实现高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高质量匹配发展。

(三)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分析。

高质量发展体现为经济的中高端结构增长。中高端结构增长区别于中低端结构增长主要是支柱型产业的不同。中国在向中高端结构增长的转型中,高端服务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支撑。傅元吉(2021)[18](p34-35)指出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郑宇等(2020)[19](p3-16)[20](p9-14)指出天津中心城区加强引进高质高端服务项目,构建具备创新功能和共享功能强健的现代服务业体系。陈姗姗等(2020)[21](p86-93)分析华侨华人对中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变革的原动力作用,提出新时代中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余奕杉等(2020)[22](p56-65)基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城市面板数据,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谢育玲(2019)[23](p3-4)通过分析广州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提出广州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议。余盛盈(2019)[24](p14-17)建议从顶层设计等方面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翟任任等(2019)[25](p33-35)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分析阐释了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国内学者在理论和实证上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这些研究基本涵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情况,然而综观国内已有研究发现,对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发展影响的定量分析较少,现有文献缺乏围绕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相关问题亟待进一步分析。鉴于此,本文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出发,通过提升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助于长江经济带成为双循环的主动脉开展研究。通过丰富消费市场供给,扩大服务业的开放,着力探索优化服务业产业的布局路径,提升高端服务领域的供给水平,继而为解决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让服务业成为拉动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双高的主力提供“长江方案”。

三、研究设计

产业高端化发展是未来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端服务业是推动产业高端化的关键所在。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应根据各自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支持有实力的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努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一批自主创新的战略技术,培育一批优势明显的新兴产业和产业集聚。根据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资源禀赋条件和主体功能定位,立足各区域资源和社会的特点,合理规划和布局沿江产业的分布和发展方向,通过重点带动、区域联动、良性互动措施,逐步形成支撑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完整产业链分布。

(一)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比较。

从表1 中2019 年长江经济带11 个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的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经济发展速度保持稳定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提升,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突出地位,展现了长江经济带成为畅通双循环格局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长江经济带的地区生产总值为457805.17 亿元,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6.5%。第三产业产值达到244859.69亿元,在全国占比约为4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8801.4亿元,在全国占比约为48.7%,消费实现快速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139828.73 亿元,在全国占比为44.3%,对外开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保持了其原有的高水平发展态势,发展势头强劲。长江经济带汇聚了中国大量的科技资源,特别是关键的科技人才。2019 年长江经济带区域内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0342.6 亿元,在全国占比为46.7%,略高于当年长江经济带GDP 总量在全国的总体占比46.5%。专利授予量为114.02 万件,在全国占比为44%,企业研发活力和积极性不断增强。本专科在校学生数达到1288.58 万人,在全国占比为42.5%,强化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联动。整个长江上中下游各省市社会发展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长江经济带社会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任务较重,产业层级较低,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含量高的高端服务业发展质量不高。科技创新是传统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江经济带整体科技投入偏低,研发投入强度与创新驱动的要求相差较远。立足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主体功能定位,调整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依靠创新驱动提高要素利用效率,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表1 2019年长江经济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二)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比较。

从表2 中的2019 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高端服务业发展比较可以看出,不同省市的产业发展不均衡,经济实力相差悬殊。经济重心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等下游省市,人均GDP 最高的上海市是157300 元,是上游贵州省的3.39 倍,江苏省人均GDP 也是贵州省的2.66 倍。上海市第三产业占比达到72.7%,高端服务业占比达到49.29%,上海市高端服务业增加值占据11 个省市首位。上海在发展高端服务业上具有显著的政策优势。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人均GDP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表现出东高西低的演进形态。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各省市的人均GDP基本都低于长江经济带的平均水平,湖北和重庆的发展态势良好,但与下游地区的水平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2019 年贵州省的高端服务业增加值仅为上海市的12.77%,也仅占长江经济带2.17%。说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高端服务业发展差异很大,下游地区的高端服务业较为发达,中上游地区的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各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会影响整个长江经济带的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表2 2019年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发展比较

近年安徽省的经济崛起给长江中下游地区高端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长沙、重庆和成都等地汇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通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高端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成为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成为长江经济带区域转型的主要动力。以科技和文化事业为例,长江下游地区的苏浙沪三省市保持高水平发展态势,科技研发能力突出。研发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3个,分别为江苏省(2779.5亿元)、浙江省(1669.8 亿元)、上海市(1524.6 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3个,分别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其他省市普遍低于2%,下游地区高出中上游地区将近1 个百分点。云南省和贵州省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低于1%,研发投入强度与创新驱动的要求相差较远。专利申请授予量体现区域的原创能力,经济总量最大的江苏省以31.4万件专利授予量高居首位,浙江省为28.5万件,上海市为10.06万件,远远高于中上游地区。长江经济带区域间研发经费投入力度相差较大,省际差异明显,整体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水平仍然需要加强,高端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三)理论假设。

1.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或是高端服务业的高速发展,其背后的推力都来源于科技创新。从价值链的角度看,高端服务业属于高级要素投入,位于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它需要改变突破传统低级要素使用成本的发展思路,转向依靠包括尖端的研究机构、高级专业化人才、高等教育投入等高级生产要素,通过创新驱动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和智能化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不断地培育自身的高级战略资产优势,改变低要素丰裕的禀赋现状,高端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经济摆脱传统增长路径依赖的新动能,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通过管理创新、科学技术进步和高素质人力资源,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服务业比较优势培育,使中国高端服务业的规模效应更强、专业化程度更高,以更快的速度向其他产业输送种类更多、质量更高的高端服务,实现中国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研究假设1:技术创新是促进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所在。

2.在知识经济的作用下,金融体系、贸易体系和生产体系中的机构总部以及其他类型的国际组织纷纷向大城市集聚,并在大城市中形成了管理调控中心区和中央商务区。通过金融要素的集聚发展,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建立金融服务优势,在大城市核心区建设现代化金融服务业产业群,充分发挥集聚规模优势,提高金融服务的密集度和核心生产力。大城市一方面通过循环积累和激烈的竞争过程使高端服务业的竞争力和集聚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优势更为明显;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城市的连接点或节点,更具有开放性、区域分工协作性和辐射力。结合地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具体实际,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向集聚化、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引导高端要素集聚,构建跨地区现代服务业网络,提升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的综合实力。

研究假设2:金融集聚化发展能有效带动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3.高端服务业属于高级要素投入,位于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其知识含量更高、创新能力更强、技术更密集。各省市政府通过加大政府投入、降低税收、给予优惠待遇等有力支持可以推进服务企业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高端服务企业充分发挥高级生产要素的禀赋优势和行业比较优势。高端服务业作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通过其内嵌的知识、技术、设计、管理等核心要素可以推进经济形成自我服务的产业链。高端服务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即是那些拥有高技术、高知识的人力资本。通过进一步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加大政府对教育事业等方面的公共投入,可以对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高端服务业发展到一定高度,也会反哺各省市政府的税收收入。在双循环的格局下,国内市场的扩大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增加,可以拉动国内投资和消费,让有潜力的低收入人群尽快步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使之成为内部可循环的主力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研究假设3:政府支持和居民消费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结构的优化。

四、实证模型与数据整理

(一)构建计量模型。

本文借鉴王冠凤(2019)[26](p114-126)的做法,以高端服务业增加值与GDP 之比(GKIBS)为因变量度量高端服务业结构的优化程度。选择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与GDP 之比(GRD)、专利申请授权数占比(CX)、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人数体现的教育水平(EDU)、金融业增加值区位熵(FINLQ)等指标作为自变量。选取居民消费支出占比(GRC)、地方财政支出与GDP之比(GGR)等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初步建立计量模型如下

为了减轻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加入了滞后一期的高端服务业值占比作为一些遗漏变量的代理变量引入模型中,并对公式(1)相关变量取对数,最终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由于高端服务业具有较大的“惯性”,即滞后一期的高端服务业值对当期的高端服务业发展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因此,需想方设法保持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平稳性,进而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

公式(1)(2)中,i和t分别代表省市和年份。Vi代表不可观测的个体异质性,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

(二)变量设置与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200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高端服务业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在使用Stata15.0 软件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对变量做了对数处理和Winsorize 处理,变量的相关说明具体见表3、表4和表5。

表3 相关变量说明

表4 变量统计性描述

表5 变量Pearson相关系数

五、实证结果分析与解释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1.估计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因变量高端服务业值(GKIBS)和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占比(GRD)在2000—2019年的长江经济带11 个省市时间趋势图。从图1 可以看出上海市、安徽省、浙江省的高端服务业值随着研发经费投入的波动上升幅度较大,其余省份较为平稳。图2 是2000—2019 年的长江经济带11 个省市高端服务业与研发经费之间的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高端服务业与研发经费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图1 2000—2019年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时间趋势图

图2 2000—2019年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与研发经费之间的散点回归图

首先,我们使用豪斯曼检验在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之间进行选择,由于P值为0.0003,所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其次,为了考虑时间效应,生成时间趋势变量,采用LSDV法估计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计量结果现实,有些省市虚拟变量很显著,即存在固定效应,应允许每个省市拥有自己的截距项;而时间效应则不太显著,P值高达0.414。估计没有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组间异方差和组间同期相关,因此使用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进行估计。

最后,考虑到被解释变量GKIBS的值被压缩到一个点上,再使用面板混合Tobit模型进行回归。

2.实证结果分析。

我们重点报告Tobit 方法估计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高端服务业发展受到滞后一期(L.LNG⁃KIBS)指标的显著正向影响,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滞后一期(L.LNGKIBS)系数为正,影响程度为70.1%,说明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与高端服务业结构升级滞后并存。

第二,自变量中,衡量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的系列指标如研发占比(GRD)、专利申请授权数占比(CX)、教育水平(EDU)均能促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知识要素作为生产系统中的独立要素,一旦与具体的生产要素结合,就会产生和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研发占比(GRD)每增加1 个百分点,高端服务业发展优化程度提升0.0536个百分点,说明知识技术要素的活力迸发,能提升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专利占比(CX)每增加1个百分点,高端服务业发展优化程度提高0.0140个百分点,说明通过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能促进高端服务业高端化。教育水平(EDU)每增加1 个百分点,高端服务业发展优化程度提高0.00223 个百分点,说明高质量人力资本体系会助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活水,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劳动力再生成良性循环的保障。人力资本积累的激励机制的不足会制约居民持续稳定增收和生活品质改善。通过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允许知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通过完善知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价值的评估,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创新动力。

第三,高端服务业发展明显受到金融业增加值区位熵(FINLQ)的影响,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金融资源的集聚促进了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区位熵(FINLQ)每增加1个百分点,高端服务业发展优化程度提升0.0703 个百分点,说明通过激发金融要素集聚的活力,有效集聚科技金融、金融服务等更高端的要素资源,能为形成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优质要素基础。

第四,控制变量中,居民消费支出(GRC)、财政支出占比(GGR)的估计系数均为正,均能有效促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居民消费支出(GRC)每提高1%,高端服务业结构优化程度提高0.1411%,且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居民持续稳定增收和生活品质的改善,能实现高端服务业更高质量的发展。财政支出占比(GGR)每提高1%,高端服务业发展优化程度提高0.1141%,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政府财政投入程度越高的省市,其高端服务业发展越好。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全局调节,“征高补低”来缩小收入差距,注重区域均衡;通过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强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通过增加居民收入,进一步挖掘消费市场对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拉动潜力。

(二)稳健性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前面采用面板数据的相关方法得到初步的估计结果,为了提高估计效率,将采用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占比(GRD)和金融业增加值区位熵(FINLQ)相互作用的交互项(GDFLQ)作为代理变量,反映区域创新要素和金融资源集聚共同作用于高端服务业发展,稳健性回归结果分析如表7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整体上方程回归结果较好,且表7的系数估计结果与表6类似(符号和显著性并未改变),说明表6得到的系数估计结果是稳健的,因此,以表6的回归结果为基础进行分析是可靠的,且保持了稳定性。长江经济带运用“研发创新+金融集聚”的思路推进高端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之间的有效融合,推进高端服务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表6 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发展实证分析

表7 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稳健性检验

六、结论与建议

随着高端服务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引擎作用的显现,近年来,中国正在迎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社会,向服务业、生态产业等高级阶段转型。后工业化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制造业占比下降。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制造业增长放慢和衰退的结果,但其实这只是短期内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正常现象。就中国当前的服务支撑条件来看,现代服务业体系还不完善,效率也有待提升,从而使工业水平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约束,进一步影响到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长江作为中国经济大动脉,长江经济带11 个省市立足于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国家战略指引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打造区域性高端服务业品牌,积极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战略支点建设。

第一,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对中国200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高端服务业发展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采用混合面板Tobit 模型的回归方法分析创新要素、金融要素、居民消费、政府财政等指标对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的影响,并通过稳健性回归分析表明估计结果的可靠性。本文的回归结果分析表明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的加强、金融市场的发展、教育投入的增加、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的财政支持都会促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同时,高端服务业存在优化调整和高质量发展并存的滞后效应。高端服务业需要着力培育内生发展动力,加强科技创新联动,持续完善城市服务现代化功能,通过消费升级和消费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需要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的承载作用,依托区域改革创新互动、跨区域创新链协同,加快形成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服务支撑全国新发展格局形成的枢纽或节点。

第二,高端服务业是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展现。应突出上海、重庆、成都、武汉等国家中心城市的资源优势,提升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的产品质量。城市是一个经济范畴,具有为经济提供服务的本质特性,而这种特性就是指高端服务业。城市对经济的影响力,集中体现在高端服务业方面。城市经济发展趋向于确立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城市竞争力的优势集中于高端服务业方面,这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国家中心城市靠资本输出国际高端生产要素的掌控,着力占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全力打造高端服务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必须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端服务更加强调供给和需求的精准对接,通过全面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深入推进高端服务业质量提升。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其核心要义在于科技与生活的进一步融合,改变传统服务的运行方式,以高起点改革创新,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形成服务扩大内需、畅通循环的适配能力,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坚持国内国际交互融通,促进双循环均衡高效可持续发展。

第三,长江经济带通过探索金融技术的创新应用,激发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长江经济带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大城市以其丰富的资源,包括信息、知识、高科技等,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吸引了跨国大企业集团和金融集团的落户与扎根,它们类似于网络中一个个“强大的集散点”。大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网络节点”,能够在大学、生产者与消费者等社会参与方之间建立多方位的交流与联系,并使之不断更新换代,为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第四,扩大内需,优化政策供给,建立多层次协调平台。大城市圈和城市群是扩大内需的主要载体,是高端服务业的主力,是推动高端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中坚力量。长江经济带应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城镇化格局,使城市群成为高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长江经济带面向未来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进行要素禀赋的升级,这就是高级要素禀赋。承载高级要素禀赋的高端服务业,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优化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持续推动消费升级,面向供给和需求变化优化行业业态,疏通各个环节的堵点。实现经济循环畅通是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高层次要求,也是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标志。另外,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出台的创建经济战略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中可以看到,各地发展诉求强烈但经常出现定位冲突与行动目标矛盾。长江经济带的区域间市场分割和市场保护导致了产业同构产业过剩的现象,导致了资源分散和落后企业的保护,难以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格局。创新者难以获得创新成果被市场认可后的创新资金,创新就难以展开,因此需要建立区域协调平台,建立区域统一市场,高效配置各类资源,实现长江经济带区域内人力、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的自由合理顺畅流动,在要素市场、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提高长江经济带的整体竞争力。

猜你喜欢

双循环经济带高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高端油品怎么卖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AD GIN STUDIO高端影棚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