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影响因素研究

2021-09-08王磊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效益影响因素

王磊

摘 要 生猪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受养殖技术推广程度、养殖基地和企业带动情况、风险防控情况、养殖户的资金投入和政府政策影响,建议生猪养殖户加大技术投入、积极参与养殖基地建设、构建风险防控机制、合理利用农村金融条件,响应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实现养殖规模优化,达成养殖利润。

关键词 生猪养殖户;养殖规模;效益;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8.088

我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生产初步形成,经营环境条件改善使其经营效益逐渐提升,成为农村养殖业发展的重点。调整养殖规模成为目前农村生猪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探讨生猪养殖户养殖规模的影响因素,能够为农村生猪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提供有效建议,对农户经济收益提高及生猪养殖防疫、环保工作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和帮助作用,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1 养殖规模及效益

养殖户是从事养殖业的个人或者家庭生产组织,是农村养殖业的主要生产单位。生猪养殖户指的是农村环境中进行生猪养殖的个人生产者或家庭组织,其生猪养殖的主要目标是获取利润。养殖户的养殖规模通常指的是所饲养和繁殖的牲畜数量,生猪养殖规模可分为小规模养殖、适度规模养殖和规模养殖3种。小规模养殖的养殖户年饲养数量不超过20头,适度规模养殖的养殖户年饲养数量在20~50头,规模养殖户年饲养数量超过50头[1]。

生猪养殖规模与养殖户效益关系可归纳为以下3点:1)生猪养殖生产效率和养殖户的效益受养殖规模影响,养殖规模越科学,养殖户效益越高;2)养殖户应根据市场环境和政策要求控制养殖规模以保证效益;3)养殖规模过小限制成本效益的达成,养殖户应适度扩大规模以保证成本效益最大化[2]。

2 養殖规模影响因素

2.1 养殖技术推广

养殖技术包括了选种、育种技术及日常养护技术,如饲养、育肥等,还包括了猪舍建设、粪污处理等技术,只有大规模地生产才能够展示出技术应用的效率,确保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实现。养殖技术带来的生产效率环境决定了生猪养殖户必须扩大养殖规模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实现技术使用的效益。小规模养殖,即生猪养殖数量在20头以下可以实现选种、育种技术的生产效率,但饲养、育肥等养殖技术生产效率的峰值与适度养殖(即生猪养殖数量为20~50头)拟合,猪舍建设和粪污处理等环保技术的应用效率必须在规模养殖(即生猪养殖数量50头以上)条件下才能达成[3]。生猪养殖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势必采用养殖技术,不同养殖技术的推广也势必会影响养殖户的养殖规模。

2.2 养殖基地和企业带动

养殖基地建设和生猪养殖企业建设是近年来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各省、市的生猪养殖市场的发展都以成立养殖基地、吸纳和培养大型生猪养殖企业为主要模式[4]。养殖基地通过统一建设猪舍、生态环保系统、产品生产加工场所实现生猪养殖环境建设;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则以企业与养殖户共享已有的市场资源和产品生产技术和条件为前提,降低养殖户的销售风险,提高养殖户的生产技术水平。养殖基地建设为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解除了养殖户扩大生产规模过程中的技术壁垒,保证养殖户产品市场的可预测价值;企业带动则直接降低了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过程中的市场环境风险和产品质量风险,不利因素的减少和优势条件的发挥势必会刺激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

2.3 风险防控情况

生猪生长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如疫病风险;此外,养殖户还面临着市场环境风险和环保风险[5]。2017年全国环保大督查中,因养殖行为与环保工作冲突导致的禁养、搬迁等影响了养殖规模的发展;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养殖规模越大疫情越难以控制,也影响了养殖户养殖规模的扩大,有些养殖户甚至缩小了养殖规模或停止养殖生产活动;养殖户对生猪价格变化不敏感,不能根据市场情况对养殖规模作出迅速调整,就很有可能面临损失,或不能实现足够的利润。而这些风险都需养殖户进行积极地防控,生猪养殖风险防控相关研究显示,养殖户的风险防控意识越强、应对风险能力越强,养殖规模优化的情况越好,养殖户利益实现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可见,风险防控情况是生猪养殖户养殖规模变化的影响因素之一。

2.4 资金投入

生猪养殖经营以盈利为目的,任何生产方式盈利的前提都是成本的投入。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无论是猪舍建设还是采买猪仔、饲料,聘用或投入人工进行日常养护,乃至防疫、处理粪污、进行生猪的活体运输或猪肉产品运输所投入的成本价值,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养殖户的资金投入越多,就越有可能应用规模养殖技术的应用,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紧密对接市场、快速处理生猪养殖中的风险;相反,如果资金投入过少,养殖户缺乏成本,就不可能扩大养殖规模,也不可能应用符合适度养殖或规模养殖的相关养殖技术,在运输和市场对接方面缺乏主动性,难以快速实现生产效益。因此,资金投入量直接影响了生猪养殖户的养殖规模。

2.5 政府政策

生猪养殖经营直接关系到地方生猪市场情况,关系到民生问题;同时生猪养殖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担,也是农村环保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因此,各地政府部门对生猪养殖经营出台了多项政策,包括生猪养殖环境限制或环保技术应用的鼓励政策、与市场调节相关的税费政策、价格政策、刺激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其他经济政策和补贴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实施部分限制了小规模生猪养殖户的经营,刺激小规模生猪养殖户通过合营、参与企业经营的方式扩大规模;还有些政策的实施直接帮助小规模生猪养殖户提高收益,或为小规模生猪养殖户提供资金补贴,以便扩大养殖规模。政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其根本目标是为了优化区域生猪产业的产业化发展,实现养殖规模的优化,是从宏观角度对生猪养殖户养殖规模进行的调控。

3 优化养殖规模的建议

3.1 加大养殖技术的投资

大部分生猪养殖技术的应用对养殖规模都有所要求。应用生猪养殖技术本身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其产出效率与产出量成正比。生猪养殖技术,尤其是粪污处理环保技术和饲养、育肥技术,是以环保科技领域和生物科技领域研究成果为基础形成的,这些知识资产市场价值较高,生猪养殖户要应用这些技术,必须要进行大量的投资。

3.2 积极参与养殖基地建设

目前很多农村生猪养殖户对养殖基地建设和生猪养殖企业的带动经营缺乏信心,难以接受企业管理模式,仍以小规模养殖为主,长此以往将会失去市场,也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养殖户应积极参与养殖基地建设,主动让地、与企业合作,有效利用产业环境实现自身发展。

3.3 构建风险防控机制

对于市场环境风险,应积极关注市场动态,分析成本和效益关系,形成市场经营;对于环境风险,应以了解政策和应用技术为前提,妥善处理生猪养殖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疫病风险,应建立隔离防控机制,避免因疫病造成损失导致的养殖规模缩小。

3.4 合理利用农村金融条件

农村金融的大力发展为生猪养殖户提供资金保障,大多农村生猪养殖户同时也是农民,土地作为农村生产资料,也需要加入农村金融系统中,通过土地抵押流转能够实现贷款,为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和优化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3.5 響应政府的相关政策

政府的政策从宏观角度影响着生猪养殖规模,在政府调控中,生猪养殖户应做到了解政府相关政策,响应政府政策,以政策为杠杆和标准评价自己的经营行为,利用政策中的补贴和帮扶项目扩大养殖规模,避免由于违规违法养殖导致禁养,以实现养殖规模优化。

参考文献:

[1] 周勋章.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对养殖户适度规模养殖决策行为的影响:基于河北省786个养猪户的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5):12-14.

[2] 兰勇.小规模生猪养殖户的扩大规模意愿研究:基于宁乡市194个养殖户的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5):16-20.

[3] 孙继雅.基于TOPSIS模型的中规模生猪养殖成本优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20(9):10-15.

[4] 王欢.养殖户参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四省(市)生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9(7):123-125.

[5] 田文勇.政策补贴、生猪价格、产业组织对适度规模养殖决策的影响:基于四川省生猪调出大县养殖户的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10):9-1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效益影响因素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浅析高速公路系统职工福利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