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独立学院财务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2021-09-07赵斌赵叶芳言泓燕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独立学院财务

赵斌 赵叶芳 言泓燕

摘   要:独立学院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国家对高等教育开始新一轮布局,独立学院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政策背景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转型过程中财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有效的发展建议,以提高学校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推进独立学院财务安全平稳过渡,促进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财务;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3-0126-03

一、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背景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办学模式,为我国扩大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培养急需应用型人才、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以及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公布的《2019年廣西教育事业统计简报》中可以看出,截至2019年12月,广西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78所,其中本科高等学校38所,专科高等学校40所;有民办高等学校25所,其中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学校13所,民办专科高等教育学校12所;有独立学院9所,占民办本科高等学校总数的69%,占本科高等学校总数的23.7%,占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11.5%。

这一系列数据说明,独立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广西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西教育体制改革,满足教育资源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培养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做出重要贡献。但是,深入分析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还隐藏着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大部分独立学院依托公办母体高校教学资源建立,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管理层大部分是母体高校派遣的管理人员,人事、经济活动受母体高校管辖,导致独立学院法人地位相对独立,办学自主权有限。投资方建立独立学院的目的之一是追求回报,导致独立学院每年上缴管理费之外用于本身教育研究的经费有限;同时,教育监督体系不完善、教学用地产权归属不清晰等极大制约限制了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2021年4月7日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其中第七条规定:“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不得以管理费等方式取得或者变相取得办学收益。”这意味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须规范独立学院改革。2020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教发厅〔2020〕2 号),把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这一系列政策法规都在关注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引导独立学院健康转型发展。

二、转型期独立学院财务发展的现状

独立学院是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团体、社会企业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本科学历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独立学院转型是完善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必然之路。怎样推动独立学院安全稳定、平稳过渡、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和高校及社会需要深入实践探讨的课题。本文在此背景下以广西的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转设时期财务发展面临的困境,研究其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发展建议,以提高学校的财务防范风险能力,推进独立学院财务安全平稳过渡,促进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独立学院财务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人地位不独立,办学自主权有限

独立学院目前有四种办学股权模式。第一种是母体学校联合附属单位、校办企业及控股的基金会设立并且控股的独立学院,如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及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等。第二种是母体学校联合企业设立并且控股的独立学院,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等。第三种为母体学校跟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合作办学的,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第四种是母体学校跟企业直接合作办学,并由企业控股的独立学院,如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及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股权构成模式不同,母体学校参与管理的方式也不一致。上述除了第四种模式外,其他三种模式都是由母体高校所控,法人地位不独立,法律层面校长是依照章程由董事会选举任命,但实质操作层面是由母体高校指定人选范围,校长人事权、管理权受母体高校制约,办学自主权有限。

(二)产权归属不清晰,国有资产监管不到位

独立学院转设首先要满足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硬性办学条件,但实际上很多独立学院因达不到这些条件而不能成功转设是目前独立学院转型面临最大的挑战。《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要求独立学院做到校园、教学组织和管理、招生等六个领域的独立,其中独立校园要求应具有不少于500亩的土地。经调研发现,广西9所独立学院中,有多所独立学院在转设前存在土地未过户到学校名下的情况。未正常办理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权证的学校办学条件不成熟,同时也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监管不到位和国有资产流失的危险。

(三)高额的管理费限制了独立学院的发展

高校设立独立学院的初衷是获取回报,独立学院的转型,首先会对母体高校的收益产生影响,其次独立学院大部分依托于母体高校的教学资源,会对独立学院自身办学产生重大影响。独立学院除每年向母体高校支付管理费外,还要有基本的运行等经费支出,所以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教育教学改革,严重制约独立学院的发展。

(四)收入渠道单一,生源质量难以保障

目前,公办高校收入来源主要是学费收入和政府财政补助收入,社会捐赠以及学校相关产业收入相对有限。独立学院主要以学费收入为主,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有限,自身创收能力弱,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同时,与公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存在办学资金匮乏、学科专业建设薄弱、教师队伍力量偏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劣势,导致学校缺乏核心竞争力,社会声誉不高。此外,为了维持独立学院正常教学运行,收取学费的标准是普通公办高校学费的2—3倍,从而导致招生困难,不具有普惠性,难以确保学费收入的可持续性增长。以广西9所独立学院为例,大部分招生资源依托于母体高校名气和教学资源进行招生,转设型后如何吸引优质生源,稳定正常教学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独立学院财务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