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赏析

2021-09-07刘英丽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哈姆雷特人文主义莎士比亚

刘英丽

享誉盛名的悲剧《哈姆雷特》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诞生于莎翁文学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哈姆雷特》以主人公哈姆雷特和父亲鬼魂双重复仇为主线,揭示了欧洲人文主义者为抗争黑暗统治做的斗争;虽以悲剧结尾,但人文主义之光却照亮了整个西方。它的创作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精髓,与此同时又显示出莎士比亚实现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念与信心,这就使得整部作品极具思想内涵,具有深刻性的主题。此外,经过第一时期创作的积淀和对艺术表现的探索,《哈姆雷特》的艺术形式更为精湛,使得作品情节曲折、冲突不断,人物形象崇高而悲剧,深深影响了我国现代戏剧及部分作家的创作。

一、作家及创作背景

莎士比亚是我们所熟知的英国著名诗人以及戏剧家,他所创作的经典作品流传全球,成为众多戏剧爱好者以及文学爱好者的挚爱。16世纪70年代,莎士比亚诞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之中,并在13岁之前一直过着一种衣食无忧的日子。直到13岁,突如其来的变故使莎士比亚的家庭变得贫困,他不得不前往伦敦讨生活。莎士比亚曾先后当过为贵族看马的马童、剧院的打杂人员,直到最后逐渐成为一名剧作家、甚至拥有自己所在剧院的股份。

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英国文学界受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最深,莎士比亚当时已经成人,深受文艺复兴思想的感染,他的写作在一开始就体现出明显的人文主义风格。无论是其所发表的30多部戏剧还是14行诗,甚至其他短篇文学,都显现出莎士比亚对“人”的关注。在他所创作的作品中,人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进行展现,他乐于去书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注人的宿命以及灵魂深处的意识,因此莎士比亚也被本·琼斯称为“时代的灵魂”。在创作《哈姆雷特》之前,莎士比亚的创作已经经历了一定的转变,由最早期的历史剧与戏剧题材转为现实主义悲剧创作。在历史剧与喜剧创作中,莎士比亚表现出了一种明显的乐观主义精神,而在以《哈姆雷特》为代表作品的中后期创作中,作品中越来越明显的悲观感与现实矛盾冲突色彩引人注目。因此,《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在感受到人文主义与残酷现实的冲撞之后所进行的书写,它所反映的种种黑暗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莎士比亚对现实生活真相的揭露。

二、人物形象研究

作为书中的绝对主角,哈姆雷特其实正是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的希望以及理解的凝聚。这个人物身上表现出人文主义思想者的特征,他是文艺复兴的产物,是文艺复兴解放思想在人身上的体现。

哈姆雷特在书中的第一次出现便表现出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思想者形象的塑造意识。他身穿黑衣,表情肃穆,又稍显忧郁,显然不是一个沉浸于肤浅生活、无脑的生存者。在戏剧的前期,哈姆雷特是一个生存在威登堡的理想主义者,而威登堡正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策源地。他将人放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肯定其存在的重大意义。

到了剧作中期,随着老国王—老哈姆雷特的逝世,哈姆雷特的世界观发生了倏然的转变。叔叔的无耻篡位使哈姆雷特感受到人性的阴暗面,而叔叔对于母亲的强娶更使哈姆雷特心目中对于完美爱情与婚姻的希望和想象破灭。理想化的生活理想被黑暗的现实击垮,他从此意识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更为重要的是,这正是莎士比亚使一个“人文主义理想者”开始经受现实悲剧的转变,从这一幕开始,整部作品的悲剧性逐渐开始浮出水面。

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哈姆雷特的精神世界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曾经有关人类以及痛苦的思考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理想化,他的痛苦从此落地、变得真实可感。于是他发出感叹:“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他的思考范围逐渐从个人身上转移,变得更加宽广。于是他主动担负起了属于自己的重担—夺回王位,为父亲报仇。但莎士比亚对于哈姆雷特如此意识唤醒过程的描写却相当耐人寻味,他借哈姆雷特的口这样说:“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活脱脱是一个小孩子不得不承担属于自己责任的不情愿,但现实使他不得不承担。因此,此刻哈姆雷特的转变仍然充满了一定的被动性,而他也并未完全成熟。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哈姆雷特》这本著作中时常出现的一句话,也正是哈姆雷特不断发出的一个问题。当以哈姆雷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理想者经受现实的击打之后,必然会面临更为深刻的问题。在哈姆雷特复仇的过程中,他不断感受到了无奈、愤怒、妥协等情绪,他再次将自我的痛苦转移到了对于时代的思考之中,他逐渐意识到时代社会的混乱,而这正是莎士比亚所想要表达的那一阶段的时代现状—君主理想的破灭、第三势力的异军突起、封建政权的没落以及资产阶级的兴旺,这一切都使人文主义理想者感受到了理想的幻灭。人文主义者们为了理想的复兴不得不做出改变,但他们并不是军人与政治家,无法做到杀伐果断,因此又时常地面临自我内心的剧烈冲突。这一点在戏剧中也体现得很明显,当哈姆雷特看到克劳狄斯在无法抵抗之时无力地向上帝祈祷,他并没有立即杀死他,二是选择将之罪恶昭告于众之后再做处决。这正是人文主义者对于行事光明、手段磊落的一种追求。

三、主题思想解读

《哈姆雷特》整本书的主题思想在经过几百年的讨论之后,仍然被概括成一个经典的问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当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借着哈姆雷特的口中说出这个问题时,其实正是莎士比亚本人的一种哲学思考。面对人生的逆境,莎士比亚不得不开始注意现实中阴暗和不美好的一面,这使他发自本心地问出了这个问题,并使之成为经典,成为后代所有读者必然思考的一个问题。

戏剧中的哈姆雷特在富裕的皇宫安心地做一个王子的时候,显然他并未对类似“生存还是毁灭”这种深刻的问题做任何思考。但当他面临变故时,一系列的现实使他不得不思考这些深刻的问题:父亲被叔父杀死,作为王子是否应该复仇?如果复仇,应当如何做才能杀死如今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国王?人类的本性是否善良,为何众多贵族大臣罔顾道义和忠诚?生命中的种种悲剧又该如何避免?显而易见,正是这些现实的问题使哈姆雷特从一个理想主义者逐渐变为一个复仇家。阴谋、算计、策划、复仇等,其实本并不该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事情,但这却成了他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这是他的使命。从这个层面来看,这也正是哈姆雷特悲剧性的体现,即他的人生并不由自己决定,旁人的行动使他的人生变得被动,使他充满仇恨,也使他逐渐变得阴暗。这也正是《哈姆雷特》更深层次的悲剧性的体现。

四、艺术特色

作為莎士比亚最具盛名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情节起伏大,戏剧冲突强烈,语言丰富、故事比例、题材选择几乎达到了完美的程度,也正因为此,它得到了读者们的偏爱。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借鉴当时的民间古典文学所创作的作品,其中所体现的古典文学的工整、典雅使这部戏剧在面世之初受到了资产阶级贵族的欣赏。在古典文学之上,莎士比亚又发挥了自我对于戏剧的独特理解,创作出冲突极强、戏剧色彩丰富的故事,使之观赏性变得更强,也因此吸引了更多阶层的观众。

《哈姆雷特》已经成为全世界戏剧创作者的参考范本,其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深刻思想、悲剧意识以及创作技巧值得后世的创作者们一再品读研究。受《哈姆雷特》的感染,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称莎士比亚为戏剧典范,并认为无产阶级的戏剧创作要尽量向“莎士比亚化”靠拢。

总而言之,《哈姆雷特》是一部反映了浪漫主义理想化与现实冲突的戏剧,它所蕴含的悲剧不仅包括人自身的悲剧、还包括人与他人、人与生活冲撞所造成的无可避免的悲剧,因此艺术性极强。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文坛的旗帜,直到如今也是众多文学创作者应该学习的对象。

五、结语

《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流传最为广泛、影响力最大的一部著作,其中所反映出来的莎士比亚的悲剧思想成为后代诸多戏剧创作家所模仿和借鉴的对象。它结构巧妙、语言精美、思想深刻,在每个时代都受到了各种身份读者的喜爱。研究《哈姆雷特》,对我们了解莎士比亚文学思想内涵以及悲剧思想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历经时代的洗礼,将其有限的精力和生命都倾注于文学创作中,为世人留下了30多部戏剧、150多首14行诗等精神财富,特别是他创作的悲剧蕴含着独特的哲学思考以及人文主义色彩,引发对时代进步的拷问,影响几个世纪的人。《哈姆雷特》作为代表莎翁悲剧成就的作品,凭借其深厚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形式、深远的创作影响了多国作家的创作,同时也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世界名著,被译成多个版本在不同国家广泛流传。

猜你喜欢

哈姆雷特人文主义莎士比亚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莎士比亚(素描)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