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桔梗汤治疗肺经伏热型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2021-09-06孙香娟刘莉翁东博于秋香张丰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肺经桔梗鼻炎

孙香娟, 刘莉, 翁东博, 于秋香, 张丰华

儿童过敏性鼻炎又称儿童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发生的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过敏性疾病,典型症状为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中耳炎等症状[1]。本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12月的101例儿童肺经伏热型过敏性鼻炎患儿,均采用自拟加味桔梗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门诊收治过敏性鼻炎患儿1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2~18岁,平均8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2~18岁,平均7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症状积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9版《儿童过敏性鼻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标准[2]。

1.2.2 中医诊断和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鼻鼽》肺经伏热的标准[3]。肺经伏热型:多见于鼻鼽初发,或由于禀质过敏,常在酷热夏天,或热气引诱而发。鼻塞鼻胀,酸痒不适,喷嚏频作,鼻流清涕。鼻窍肌膜肿胀,色红或暗红,全身或可见咳嗽,咽痒,口干烦热,舌质红,苔白,脉弦或弦滑。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过敏性鼻炎的西医诊断标准、鼻鼽肺经伏热证辨证标准;(2)年龄2~18岁;(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合并有严重免疫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基础性疾病;(2)对本次用药过敏;(3)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口服加味桔梗汤,由玄参6 g,忍冬藤、薄荷、广藿香各5 g,甘草、黄芩、竹叶柴胡、蝉蜕、桔梗、菊花、辛夷各3 g组成。制备方法:以上11味,煎煮3次,第一次加5倍量,煎煮1 h;第二、三次各加水3倍量,煎煮40 min,合并上述各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每毫升含1 g生药。2~6岁每次5 mL,6~12岁每次10 mL,12~18岁,每次20 mL,一日3次,饭后半小时服用,疗程均为3周。

1.5.2 对照组 口服氯雷他定片(商品名:开瑞坦,上海仙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2~12岁,体质量<30 kg,每次5 mg;体质量≥30 kg,每次10 mg,12岁以上,每次10 mg,每天一次,晚上睡前服用。服用期内停服其他治疗过敏性鼻炎药物,疗程均为3周。

1.6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鼻炎疗效及肺经伏热证候疗效,观察喷嚏、流涕、鼻塞、鼻痒、鼻黏膜肿胀、咽干、咽痒、咽红情况。

1.7 疗效判定标准

1.7.1 鼻炎疗效 治疗3周后,参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4]评定疗效。喷嚏以1次连续喷嚏个数,流涕以每日擤鼻次数为计分标准,见表1。

表1 症状计分标准

治疗效果计算标准:(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65%为显效,25%~65%为有效,<25%为无效。

1.7.2 肺经伏热证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制定疗效判定标准[5]。(1)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2)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4)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1.8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3周后鼻炎有效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3周后鼻炎有效率比较[n(%)]

表2结果表明,治疗3周后观察组鼻炎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3周后肺经伏热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3周后观察组肺经伏热证候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3周后肺经伏热证候疗效比较[n(%)]

2.3 两组治疗3周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见表4。

表4结果显示,观察组喷嚏、鼻塞、流涕、鼻痒、鼻黏膜肿胀、咽干、咽痒及咽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安全性检测 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儿童过敏性鼻炎已经成为儿童主要的呼吸道炎性疾病,发病率高。我国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率9.8%,且有逐年增高趋势[6]。儿童过敏性鼻炎治疗需要防治结合,防治原则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7]。其中,轻度间歇性儿童过敏性鼻炎采取抗组胺药物治疗,中-重度间歇性和持续性儿童过敏性鼻炎采取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或(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用药[8],指南中也推荐应用中药干预[9]。多篇文献表明中草药在此疾病的治疗中亦可发挥作用,机制在于某些中草药成分具有抗过敏、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10],崔德华等[11]的Meta分析显示在改善单一症状如流涕、鼻塞方面,口服中药效果相对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谈荣珍等[12]的Meta显示中药复方苓白术散单用和联合西药对于过敏性鼻炎均有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且安全性良好。加味桔梗汤为临床验方,疗效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对于肺经伏热证过敏性鼻炎有良好的效果。具体中医机制阐述如下:

过敏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范畴。现代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卫阳不固,风寒外邪乘虚而入,或异气诱发所致。古代医家另有其他论述,李宗梓《证治汇补·鼻病》述:“鼻中作痒,清晨打嚏,至午方住,明日亦然”,描述了典型的过敏性鼻炎症状,并拟清肺散一方治之,使用黄芩、桑白皮清肺热之品。而经临床观察,笔者也认为肺经伏热是过敏性鼻炎的重要病机。伏热,隐藏之热,易于被引触之谓也。加之小儿纯阳之体,这一生理特点决定小儿之病,热病居多,即使外感寒邪也易于化热。肺开窍于鼻,肺经有伏热,遇外邪引触,则易上犯鼻窍,致肺气壅塞不通,热盛化风,故发为鼻痒,喷嚏,鼻黏膜充血肿胀;肺失宣降,则水湿不布,清涕连连,发为鼻鼽;肺又主皮毛,小儿穿衣冷暖不知,邪气易于从皮毛而入,故诸症易反复发作。故采用清肺通窍,祛风排浊为大法。

方中玄参走肺脏,主降,能退无根浮游之火,且兼养阴生津之功;黄芩,苦寒,走上焦,清热燥湿,两者共清肺热;辛夷、藿香俱为芳香之品,宣肺鼻窍,并能祛风解表;蝉蜕味甘、咸,性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息风止痉。鼻病黏膜损伤,湿毒雍滞,故以忍冬藤、菊花,桔梗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肝主疏泄,调畅水液气机,肺气壅滞,金克木,故以竹叶柴胡、薄荷疏肝解郁,顾护他脏,甘草补脾护中,兼调和诸药。全方肝肺同调,清热而不伤正,祛邪而不留瘀。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加味桔梗汤在临床疗效上高于西药对照组,对于症状的缓解上也较西药组有优势。同时也为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对于加味桔梗的药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发掘和探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提供新的依据。

猜你喜欢

肺经桔梗鼻炎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中正平和,调摄肺经
天上来信
滴香油治过敏性鼻炎
地狱
千家妙方·我来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