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仰与阅读

2021-09-05吴平

出版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宣言共产党毛主席

吴平

本期《出版科学》刊发之时,各地纪念建党百年多项庆祝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武昌红巷也是红色教育的打卡地。这条短短几百米的巷子,集中了中共五大会址、毛泽东同志旧居纪念馆、武汉革命博物馆、中共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等多处景点,蕴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生生不息的辉煌篇章,陈列着不少珍贵的历史文献。如1917年的《英文杂志》,1919年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的《共产党宣言》,1921年的《新俄国之研究》《新青年:劳动节纪念号》《共产党》,1922年的《共产党礼拜六》,以及武汉党组织早期刊物《武汉星期评论》,20世纪30年代、20世纪40年代、建国前后一批深具革命文物价值的党史书籍。透过一张张浸染了时空岁月而发黄的纸页,无不感受到以李大钊、毛泽东、陈望道、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蔡和森、陳云等为代表的老一辈作家、翻译家、革命家、激扬文字、著书立说、宣传马克思主义、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和带领中国人民武装夺取政权、艰苦卓绝的壮丽史诗。陈列品中,无论油印本影印本,无论小册子大部头,无论线装平装,无论版画丛书,与其同样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是将它们出版并传播给全中国、各民族的众多红色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群益书社、生活书店、新知书店、新华书店(晋绥、赣东北、东北、华北、中原、冀东等)、解放社、人民出版社等一批载入史册的名社名店,它们在白色恐怖年代、在解放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出版为武器,教育民众,引导舆论,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直接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壮大的光辉事业,成为党的建设中一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革命力量。出版人的坚毅胆识、机敏聪慧与专业技艺也都一并融入在了这小小32开的一片天地里。

近日,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东方欲晓—毛泽东主席艺术形象主题展”正式对外展出。观展的师生无不深切感受到毛主席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武装斗争直到夺取革命胜利的伟人品质和领袖风范,以及参展作品的精湛艺术神韵。不少人在展览设置的“跟着毛主席读书”体验区前长时间驻留。读书人好奇毛主席爱读哪些书,专业人士思忖哪些类别哪些书会吸引伟人的目光,爱阅读者恨不能马上参与体验,直接阅读那些影响了毛主席一生、自己却没有阅读过的书。

无疑,毛主席爱读、会读,同时也号召大家读马列著作。《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中说,毛主席读《共产党宣言》至少读了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 看来真正的信仰是从不断阅读喜欢的书开始的。也正因如此,李达42万字的《社会学大纲》毛主席读了十遍,并作了一万多字的批注,他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列主义哲学教科书。他自己读,也要求党的高级干部都要读。毛主席还很爱读历史书籍。1952年买的一套武英殿版《二十四史》他一直带在身边。无论外出考察还是在京办公,车上飞机上、工作余暇时光,手不释卷,批注不止。毛主席也很喜欢看《资治通鉴》,常将它置于床头,读“破”页还用透明胶粘贴了起来。这套书294卷,他老人家读了十七遍。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领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思想家、文学家,这与他丰富的阅读经历密切相关。马列、历史等类别之外,毛主席也很爱读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他说读一遍不行,最少看三遍,不然没有发言权。老人家去世前,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容斋随笔》,那也是他一直喜欢的书。

今天,建党百年之时,中国出版更当将内容创新作为永恒的主题,“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适应读者、培养读者、提高读者,此乃当代出版人之初心使命也。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宣言共产党毛主席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八大”上我为毛主席做了同声传译
读毛主席词《渔家傲》“不周山”的注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共产党颂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啊,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