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表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2021-09-02吴素萍

医疗装备 2021年14期
关键词:浅表下腹管腔

吴素萍

涟水县中医院超声科 (江苏涟水 223400)

急性阑尾炎是由细菌侵袭阑尾管腔或阑尾管腔阻塞而引起的炎性病变,属于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急性阑尾炎的病情进展迅速,症状与多种疾病类似,临床诊断时需加以鉴别[1]。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超声被广泛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并成为临床主要的诊断手段,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诊断准确度高且价格低廉的特点[2]。在超声诊断中,腹部超声、浅表超声均为常用诊断手段,但单独应用时均存在一定局限性,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不利于后期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为此,可考虑联合使用腹部超声与浅表超声,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度[3]。本研究旨在探讨浅表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于涟水县中医院诊治的12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男69例,女52例;年龄10~74岁,平均(46.25±5.74)岁;病程2~14 h,平均(6.10±2.14)h;手术病理证实疾病类型,单纯型54例,化脓型49例,坏疽及穿孔型10例,周围脓肿型8例。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均满足《实用超声诊断手册》中对急性阑尾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存在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典型症状;已通过手术病理得到证实;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腹腔疾病;既往精神疾病史;认知功能异常;依从性不高、检查不配合;临床资料不完整;不同意参与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VOLUSON S6彩色超声诊断仪(GE Ultrasound Korea,Ltd.,国械注进20152062182)常规进行浅表超声、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探头频率设定为2~5 MHz,患者取仰卧位,以腹部探头逐级加压,从右中下腹到右下腹区域缓慢移动进行扫查,以右下腹为主,必要时可进行下腹盆腔、左下腹扫查;找到阑尾后,以横切、纵切、斜切多方位手法进行观察,明确阑尾走向、面积、管腔直径及其与邻近组织关系;扫查完成后,由2名高年资医师阅片给出腹部超声检查结果。

浅表超声:探头频率设定为6~15 MHz,以高频探头进行回盲区扫描;对腹部脂肪层较厚患者,对探头两侧加压推开组织,排除肠管气体,找到疑似阑尾声像,随后观察阑尾的细微变化,包括边壁层次、阑尾腔积液情况、周围积液情况,并测量阑尾直径与周围血流分布情况,并做相关记录。

所有检查均由2名高年资医师阅片、分析给出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浅表超声、腹部超声以及联合检查对急性阑尾炎各种分型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联合检查对急性阑尾炎各种分型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均高于浅表超声与腹部超声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式对急性阑尾炎的检出情况[例(%)]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属于临床常见急腹症,发病率在普外科急腹症中居首位,可由感染、阑尾梗阻等因素导致,发病急且进展迅速。急性阑尾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内外瘘、化脓性门静脉炎、腹膜炎等的发生,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故需要早期进行诊断与治疗,避免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4]。临床上可依据是否发生右下腹转移性疼痛等表现对急性阑尾炎加以诊断,但约有30%的患者无典型症状,故十分必要积极开展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目前,超声检查和CT检查均常被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而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无辐射、重复性高、价格低廉等优势,在临床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可以此作为诊断与鉴别的依据,具体如下:(1)单纯型,阑尾超声图像轮廓清晰,层次分明,阑尾明显增粗,直径7~12 mm,黏膜增厚,强回声,管腔纵切呈“腊肠样”,横切则为“同心圆样”,探头加压无明显形变,管腔有粪石样回声;(2)坏疽型,超声下阑尾形态异常,存在明显肿胀,直径11~22 mm,阑尾壁增粗,厚度欠均匀,层次不分明,腔内为密集点状回声以及混浊液体回声,周边存在明显渗出,且存在粘连;(3)化脓型及穿孔型,阑尾增粗,外径7~15 mm,边界模糊,囊状低回声,形态欠规整,腔内存在密集点状回声,临近区域存在液性暗区,纵切呈现为“鼠尾样”,横切呈“靶环样”,部分存在团状强回声;(4)周围脓肿型,超声下不能观察阑尾清晰结构形态,表现为混合型团块样,边缘模糊不清晰,回声混杂,存在气体、粪石强回声。

浅表超声、腹部超声是最为常用的两种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的超声检查方式,两者各有优缺点[5-6]。腹部超声有着较强的穿透力,可实现大范围探测,能够充分显示阑尾及其与周边组织的关系,但难以明确分辨阑尾壁层结构,对病情轻微、阑尾位置较浅、发病时间短的患者,诊断效能较低。浅表超声探头的分辨力高,近场诊断效果好,能够明确显示阑尾壁层次,且可观察到阑尾管中的粪石,阑尾附近肠系膜、淋巴结等,但穿透力不强,对远场图像的显示效果不如腹部超声,且容易受到脂肪层、肠道积气以及阑尾异位等情况的干扰[7]。联合使用腹部超声与浅表超声,能够有效弥补单一检查的不足,可更为清晰地了解阑尾情况,有利于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效果[8]。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检查对急性阑尾炎各种分型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均高于浅表超声与腹部超声,与赵靖松[9]的研究结果相似。这是因为浅表超声可弥补腹部超声对病情轻微患者检出率低的问题,分辨力高,有利于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等征象的识别;而腹部超声能够实现对远场情况的有效观察,可避免积气、脂肪层等对检查结果的影响[10]。

综上所述,浅表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可提高对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猜你喜欢

浅表下腹管腔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方法的实践探索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消毒供应中心管腔类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探讨
剖宫产术后浅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白砂糖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