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流量氧疗的优势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21-09-02徐晨曦

医疗装备 2021年14期
关键词:低氧呼吸衰竭气道

徐晨曦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综合内科 (天津 301900)

氧气是人们正常生存必不可少的基础。氧疗作为临床上低氧血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1]。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呼吸道受阻,加之部分患者伴随发热症状,患者的呼吸道较为干燥,导致分泌物的粘稠度增加,且一些老年患者的咳嗽反射有所减弱,患者发生气道阻塞的风险较大;气管插管后、心力衰竭、呼吸道有创操作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自主呼吸困难,易出现低氧血症。由于传统面罩或鼻导管吸氧的方式的氧流量较低,难以满足临床救治的需求,故宜采取高流量氧疗的方式[2-3]。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是指通过无需密封的鼻导管直接将一定氧浓度的高流量空氧混合气体输送给患者的一种氧疗方式。可为患者提供相对恒定的吸氧浓度、温度及湿度的高流量吸入气体,气体吸入治疗的相关参数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治疗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本研究针对高流量氧疗的优势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 高流量氧疗的使用原理

高流量氧疗系统的组成包括文丘里空氧混合阀、加温湿化器、湿化氧疗加热丝管路。文丘里空氧混合阀中的特制喷射管将源氧激发为高速涡流状态,在该状态下,将周围的空气圈入后形成高流量的稀释氧混合气流,可通过调节阀调节氧浓度。在文丘里空氧混合阀中产生的高流量混合气流下一步将进入湿化罐,气体在加温湿化器的监控下进行加温加湿,见图1。目前,常用的是MR850呼吸湿化器,该湿化器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冷凝,并且能够对输送气体的温度进行监控。湿化氧疗加热丝管路能够将湿化气体进行加温,RT308管路采用了螺旋加热丝,与直型加热丝相比其能够加强加热效率,并且能够改善不同环境下对冷凝水的控制。患者科学佩戴鼻塞后,就能顺利的吸入高流量氧气,得到较为规范的治疗。通过规范使用经鼻高流量加温加湿氧疗仪,可以将气流固定在21%~100%的恒定氧浓度,控制气道温度可在31、34、37℃三档温度之间调节,其湿度也可进行六档调节,流量最高可以到达60 L/min。在医护人员使用过程中,一定要诊断当前患者的具体病情,根据病情调整具体使用方案。

图1 高流量氧疗系统

2 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的优势

2.1 实现湿化氧气吸入

传统氧疗方法会出现湿度、温度不达标现象,致使患者的鼻腔黏膜出现出血以及受损现象[4]。高流量氧疗是通过电动涡轮机驱动形成高速气流,操作人员可以经过电磁阀的调整优化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的流量,利用湿化器和加热丝管路保证加温加湿气流。在维持呼气末正压通气的前提下,改善通气,减少死腔,实现气道开放,将气体控制为可调控并相对恒定的浓度(21%~100%)、温度(31~37 °C)和湿度的高流量(8~60 L/min)吸入气体,继而充分缓解患者鼻腔黏膜的不适感[5]。高流量氧疗可减少气道内水分及热量的消散,具有较强的强化黏液纤毛清理能力,以及保护气道的功效,对及时清除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有明显的辅助作用,可促进通气比例恢复正常[6]。

2.2 实现对鼻咽部死腔的氧流冲刷

气体在主机中充分混合,进入患者鼻咽部[7],能够为鼻咽部以及口腔处的生理无效腔提供浓度恒定的高流量氧气进行冲刷,促进鼻腔储存大量的新鲜气体,通过提供超过60 L/min的高流量气体,提高患者肺部的肺泡氧浓度,促进肺泡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以此来提升患者肺泡的有效通气量,降低二氧化碳的重复吸入,改善二氧化碳潴留,使患者机体内的氧气饱和度快速恢复正常[8]。

2.3 产生气道正压

由于高流量氧疗能够向患者提供大于患者自身吸气峰流速的高流量气体,可产生持续的气道正压,促进患者呼气末肺容积的提高,重新扩张机体内萎陷的肺泡,有效缓解患者的肺不张症状。其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气允许,但是漏气较多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予以成年患者高流量氧疗时,需选择外径在鼻孔内经1/2以上的鼻塞,以降低漏气的概率,保证气道正压的效果。

2.4 氧浓度稳定

传统氧疗多以低流量为主,难以满足患者的吸气峰流量,较低浓度的氧疗会被同时吸入的空气稀释。吸入氧气浓度不仅与输出氧流量相关,其还与患者的吸气形态、吸气时间、呼吸频率以及潮气量相关。高流量氧疗系统由流量感受器及涡轮系统、可加温的湿化水罐、内置加热线路的呼吸管、与患者连接的鼻塞组成。该系统可达到60 L/min高流量氧疗的氧流量,可以通过浮标式氧气流量计调节氧气流量,实现对氧浓度的控制,同时可通过微型比例阀以及超声氧浓度传感器实现对氧浓度的控制,能够预设FiO2[9]。临床上应用文丘里面罩会达到氧浓度恒定的要求,但该面罩的氧浓度仅在50%以下[10]。

2.5 减少代谢氧耗及上气道阻力

高流量氧疗系统能够将传递的气体加温到31~37 ℃范围内,正常的调节温度可达到37 ℃,湿化程度可达到100%,能够代替患者的鼻黏膜做功,以此减少需要消耗的热量。并且在该氧疗方式下,由于加温效果与加湿效果均较好,进而能够减少鼻腔与气体之间的摩擦力,并减少气体与气体之间的摩擦力,可有效减少气流阻力及由其引起的呼吸做功,进而降低代谢氧耗。

3 高流量氧疗的临床应用

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分泌物过多、气道炎症及二氧化碳潴留。相关报告指出,若患者机体气道表面干燥,则会诱发炎症,继而出现痰量增多、病情加重的现象[11]。气道湿化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高流量氧疗具备较强的湿化功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谈定玉等[12]将高流量氧疗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与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的患者相比,前者的各项治疗时间更短、气管插管率更低,ICU住院时间更短,产生幽闭感的患者更少,并且能够更明显地改善患者在无创通气间歇期的二氧化碳潴留与呼吸困难现象。由此可知,高流量氧疗能够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期间一种理想的补充治疗方式。

3.2 急性呼吸衰竭

张丽[13]在文献中研究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收集了100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低流量氧疗以及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转机械通气率以及吸氧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显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组转机械通气率明显低于低流量氧疗组,低流量氧疗组吸氧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组。分析可知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开展危重疾病的高流量氧疗,能显著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纠正患者低氧血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舒适度。梁舒镇等[14]收集8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与低流量氧疗治疗方式的对比分析,可知高流量氧疗治疗急性呼吸衰竭能够纠正低氧血症,降低机械通气风险和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高流量氧疗可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频率,且患者的氧饱和度等指标渐趋正常,相较于普通氧疗可降低气管插管发生率,有效抑制炎症因子,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保持呼吸道湿润通常,维护呼吸道正常功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

3.3 气管插管去除后的氧疗

多数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去除气管插管后无法和初入院患者一样进行普通面罩吸氧或鼻饲吸氧,低氧血症明显,此时应开展深层次的氧疗[15]。针对部分氧合状态较差的患者,可使用文丘里面罩或储氧面罩,若效果不理想则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6]。有研究指出,高流量氧疗可有效避免二次插管,抑制临床呼吸衰竭的发生[17-18]。

3.4 急性呼吸道感染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较少。针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8 L/min的面罩氧疗时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92%以下,无法满足机体的需求时,应改用高流量氧疗[19]。高流量氧疗的成功率可高达45%,可使多数患者避免了气管插管治疗,且均无获得性肺炎出现,说明高流量氧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20]。

3.5 心力衰竭

多数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窘迫以及低氧症状,少数患者无法通过普通的氧疗缓解症状[21]。相关研究指出,针对部分由于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同时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使用高流量氧疗超过24 h后,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临床血气分析指标亦有效改善。袁小丽等[22]的研究中,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支持的患者相比,采用高流量氧疗的患者,其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均得到了更好的改善。与无创正压通气支持相比,患者对高流量氧疗的耐受性更好,能够通过加温与湿化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进而能够更有效低降低呼吸频率,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

3.6 纤维支气管镜等呼吸道有创操作

纤维支气管镜可作为诊断肺部疾病的金标准,也可用于临床辅助治疗。但在应用的过程中,患者的气道会受到损伤,并导致机体出现氧分压下降以及血氧不足等症状。针对重症患者进行传统氧疗以及高流量氧疗后发现,高流量氧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且其镇静、镇痛效果显著[23]。

4 小结

目前,高流量氧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安全性较高,且疗效显著,同时具备操作简单的特点[24]。同时,应用加温湿化装置可保证高流量氧疗的湿度和温度,使其与人体的生理呼吸相似,降低对机体正常呼吸的干扰,有效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氧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的规范,导致医护人员一般只能凭经验操作。当前该治疗措施的价值已经得到了更多研究人员的肯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临床试验,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综上所述,虽然高流量氧疗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部分的不足,但其有效提升了临床吸氧效果,保证了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故临床中可推荐应用于危重患者。

猜你喜欢

低氧呼吸衰竭气道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低氧诱导的miR-2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预后价值的探讨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