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会、勤练、常赛”成为课堂教学常态

2021-08-29王宗平丁轶建赵鸣明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会常态体育教师

王宗平 丁轶建 赵鸣明

2021年6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其中突出了“教学改革”,特别是“教会、勤练、常赛”在《指导纲要》中的指导思想、改革内容、教学观念、教学过程、师资保障、督导评价部分均被提及,体现了“教会、勤练、常赛”在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程度。

一、转变思想,让“教会、勤练、常赛”成为常态

改革的前提是转变思想。近10年来,不少学校不仅开齐开足了体育课,还发展了体育特色,甚至在“体教融合”层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将“教会、勤练、常赛”作为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路径。此外,还应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转变,将“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与“教会、勤练、常赛”紧密结合,从而实现通过学练让学生能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

二、把握内涵,让“教会、勤练、常赛”成为常态

要想将“教会、勤练、常赛”落实在教学中,需要把握内涵,促使学生学会技术、加强练习、体验比赛,最终从体育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然而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重点在小学、难点在初中、盲点在高中,究竟该如何“教会”“勤练”“常赛”?笔者认为,无论哪个学段的“教会、勤练、常赛”都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即“教会”在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教师要在同一时间内尽可能面对更多的學生;在考虑学生能学会的前提下,教师要在同一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运动。“勤练”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让每名学生动起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练习或课外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团队合作并增加对抗练习。体育教师设置“常赛”时,不仅要考虑设置符合所有学生身体条件的各项体育竞赛,还应利用周末或假期组织学生参与校际间或跨区域的体育联赛。通过“教会、勤练、常赛”,满足每个学段学生的体育需求。

三、优化内容,让“教会、勤练、常赛”成为常态

“教会”是“勤练”和“常赛”的前提,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技术动作,还应教会他们比赛规则等,如果连基本技术都未掌握,比赛规则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有针对性地练习?又怎么能参与比赛?《指导纲要》在“优化内容”中指出“重点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还应教授学生健康知识,促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教师要根据地域特点和学校情况,将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体操、田径、武术等学生喜爱的项目作为其专项,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充实学生的体育知识,提升学生的专项技能,让学生在“教会、勤练、常赛”中提高运动能力。

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还应遵循“精讲、多练、多赛”,让学生“少站立、少等待、少发呆”,让体育课“有强度、有难度、有对抗”[1]。提高课堂教学的技术质量,夯实基础技能和体能,加强专项技术。保证每节45min的体育课有30min以上的中等运动强度、75%以上的运动密度、140~160次/min的平均心率[2],这也有利于机体产生快乐因子(多巴胺),让兴趣和乐趣可持续。

四、改革评价,让“教会、勤练、常赛”成为常态

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体育课“教会、勤练、常赛”的质量提升,特别是要提升比赛在体育课评价中的占比,将赛事成绩纳入学期体育课考评。《指导纲要》中指出“打破以往只对运动技术、体质健康等某一方面的评价,要更加注重‘知识、能力、行为、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体育教师应探索建立系统、合理、全面的体育课堂评价,不仅对每天的锻炼时间和体育活动出勤率等数据进行评价,还应对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通过体育所获得的能力与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建立“常赛”评价体系。探索在“教会、勤练、常赛”综合评价中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与技能。

五、加强保障,让“教会、勤练、常赛”成为常态

《指导纲要》中指出“课内外与校内外练习都要注重时间充足、形式新颖、准确有效、安全保障”。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和人身伤害预防与处置机制,依法处理学校安全事故纠纷,是“教会、勤练、常赛”高质量开展的前提条件,是积极鼓励、帮助学生和学校克服“不敢赛”的重要保障。

确保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小学三年级至初中每周3节体育课,高中每周2节体育课,并鼓励中小学各学段增加每周体育课时,义务教育阶段可每天1节体育课,高中阶段可每周3节以上体育课,但应以切实维护体育教师的权益和保障学生的安全为基础。要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和学生体育俱乐部在赛事组织、管理、运营过程中的作用,与教育部门一起对青少年体育赛事进行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将学校比赛、U系列比赛等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统一整合,搭建面向“人人”的学生竞赛体系和后备体育人才成长体系。

通过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评价和保障,使“教会、勤练、常赛”成为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组织模式,充分挖掘体育的特色和优势,以体寓德、以体益智、以体强身、以体育美。以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促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体育兴趣产生、体质健康水平改善、健全人格培养和意志品质锤炼。《指导纲要》尚在试行阶段,各校应积极建立容错机制,以鼓励试验学校大胆尝试,及时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尽早让“教会、勤练、常赛”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

参考文献

[1]王宗平.新时代学校体育的使命与担当[J].中国学校体育,2020(11):19.

[2]王宗平.落实十点要求 让“强化体育锻炼”驶入快车道[J].中国学校体育,2019(8):17-18.

[3]丁轶建,王宗平.完善体育“四个评价”还需进行哪些探索[J].中国学校体育,2020(8):10.

猜你喜欢

教会常态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奥本大学:一个教会你热爱生活的地方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画与理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