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视域下出版编辑核心素养的构建

2021-08-28景明

今古文创 2021年30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全媒体

【摘要】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我国已正式进入5G时代,这是移动互联网的又一次飞跃式发展。5G所具有的速度高、延时低、容量大等特点,对出版业而言又意味着新的挑战,促使出版转型进入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出版编辑必须建构基于5G视域的精神家园和核心素养。

【关键词】编辑;精神家园;出版匠心;全媒体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30-0127-02

以2015年为分水岭,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2015年以前,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处于出版资源数字化阶段,并没有向数字出版产业化方向纵深发展,也就是说,该阶段的出版转型可以概括为“统资源”。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从国家层面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正式确立其为国家战略,标志着互联网成为国民经济不可逆转的趋势。此后,出版业数字化转型才朝着提质增效的方向深入发展,各类大型数据库、数字化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该阶段的出版转型可以概括为“建平台”。

从2019年开始,出版业转型悄然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与新媒体的“变异式”崛起密不可分。特别是,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5G时代的到来,使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直接进入第三阶段,从目前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来看,这一阶段可以概括为“做知识”。在这一阶段,出版编辑建构基于5G视域的精神家园和核心素养是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真正实现蜕变的关键因素。

一、不忘初心,坚守精神家园

编辑肩负着传播优秀文化的重任。创编优质内容,出版精品图书,讲好中国故事,这是编辑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编辑精神家园的基础支撑。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各类新媒体异军突起,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愈发广泛,信息高速公路已被“信息航线”取代。在此背景下,很多编辑变得茫然无措,也有编辑“病笃乱投医”,为迎合数字化转型,一味重形式、轻内容,精神家园失守。在5G视域下编辑的精神家园亟需重塑。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向

“图书出版编辑人员不仅要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还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1]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第一条便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出版工作者不仅肩负传播优秀文化的重任,还肩负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光荣使命,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出版编辑一方面要加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出版理念,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国家有关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

另一方面,无论世界、时代、业态如何变化,出版编辑都必须坚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初心,着眼社会价值追求,把握出版物思想内涵。

(二)坚守内容为王、选题为王的出版原则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内容是出版物的灵魂,没有优质的内容,出版也就失去了固有的意义。无论互联网技术如何革新和变化,无论新媒体介质如何日新月异,它们并不能取代优质的内容,只是内容所呈现的载体和方式。只有优质的、经典的内容才能被读者接受,也才能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周易》《诗经》《论语》《史记》《资治通鉴》等中国优秀的古籍经典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世代传承,不在于承载它们的是竹简、碑刻还是纸张,而在于经典的内容本身。

作为出版编辑,要在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守住内容的根,坚守内容为王的初心。内容为王,也要守住传播正确文化知识的底线,不能什么内容的稿件都收,什么内容的书都出。出版编辑要有对书稿的敬畏心,也要有对书稿的基本的判断。明顯违反科学常识,极度主观化的稿件坚决不能出,否则就要闹笑话。

(三)追寻出版匠心,立志成为出版家、编辑家

中国的出版史上曾出现过诸多优秀的出版家、编辑家。汉代著名的古典文献专家和历史学家刘向父子编《七略》,对差错视若仇敌。在我国近现代出版史上,鲁迅、茅盾、叶圣陶等,都是著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编辑家。出版家叶圣陶说,“加工之事良非易为,一字一句不能放过”。这是出版匠心的最佳体现。

然而,放眼当代,作为文化产业主力军的出版业,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编辑家凤毛麟角。出版家是出版行业发展的航标,也是文化事业繁荣的重要标识,编辑自身要有成为编辑家的目标,也要有成为编辑家的行动。这种行动就需要体现在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对书稿内容的正确判断和对错漏的严苛要求。在出版业高度市场化的今天,出版编辑须静下心来,坚守文化出版的匠心,为中华文化事,做现代出版人,立志成为当代的出版家、编辑家。

二、海纳百川,扩展核心素养

“出版融合新生态下,出版行业对编辑人员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版行业需要的是既具有突出的专业素养,又具有较强相关技能的专业复合型人才。”[2]在5G视域下,编辑精神家园的核心部分一定是优质的内容,如何将优质的内容进行呈现,使其发挥文化价值,这就需要编辑具备并扩展基于5G时代的核心素养。

(一)自强不息,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5G视域下,出版编辑必须具备基础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远见卓识、严谨态度、知识渊博等方面。这些要素其实也是优秀传统编辑必须达到的要求或是目标。就远见卓识而言,编辑不仅要对作品有远见,还要对作者独具慧眼。比如,如果没有钱玄同对鲁迅的认可、鼓励,或许便不会有《狂人日记》等经典的诞生;如果没有叶圣陶对《灭亡》的发现,也就不会有巴金在文坛的成就;如果没有何启治对陈忠实的信任、耐心,以及高贤均、洪清波两位接稿编辑的认真负责和慧眼,便不会有一代经典《白鹿原》,等等。就严谨态度而言,毋庸置疑,这是编辑的红线,也是编辑的生命线。

严谨是对作者负责,不能对作品轻易行使“生殺大权”,正如巴金所言,“即使改对了九十八处,你改错了两处,你就是犯了错误”;严谨也是对读者负责,错漏百出的作品对读者而言无异于“精神谋杀”。

知识渊博方面,不言而喻,编辑是杂家,必须要有广博的学识,如此才会让作者信赖,也才会使作品有望成为经典。例如,钱玄同、刘半农、胡适、鲁迅、叶圣陶、巴金、郑振铎、茅盾等人不仅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而且通过编辑出版阵地,传播新思想,培养新人才,为传播优秀文化竭心尽力。

(二)借船出海,提升全媒体运作技能

传统编辑在出版环节中,更加重视编、印环节,对后期的销售等实际参与不多,可以说与运营是“两张皮”。从2015年开始,即出版业数字化转型进入第二阶段后,传统编辑对编、印、发各环节进行了思考,对自身在各环节中所承担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但是这种思考并没有付诸行动,也没有将出版环节真正做到贯通。

该阶段,编辑注重数字产品的设计、转型项目的策划,但是在行动上仍然关注出版的上游,对数字产品、项目出版后的运营工作没有深入思考。

自2019年开始,这种现象发生了变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类新媒体的崛起倒逼编辑重新认识自身在出版各环节中的角色和作用,特别是短视频、直播等新业态使编辑充分认识到运营环节的重要性。

在5G视域下,一本书不等于一本书,而是一本书等于一个项目,编辑必须具备大项目运作思维。我们已身处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三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做知识”。因此,编辑在策划图书时就要充分考量作品在某领域提供知识服务的价值轻重,这一方面事关精品力作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也事关市场化运作时读者的需求度、认可度。当作品出版后,编辑必须参与到运营的环节中来。在这一环节,编辑就要具备全媒体运作技能。

全媒体运作技能不仅要求编辑要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能,如熟练操作音视频编辑等相关软件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运营的思维和能力,如运用音视频导流、直播带货的能力。

2019年以前,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是“造船出海”,即各个出版单位都在“建平台”,但从实际成效来看,建成使用并影响力较大的平台并不多,并且同质化现象严重。在5G视域下,各类新媒体平台汗牛充栋,抖音、快手这些“超级大船”已称霸江湖,但是这类新媒体平台也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优质的内容做支撑。对于内容而言,出版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5G视域下,无论是出版单位还是出版单位的编辑,要学会“借船出海”,即凭借优质内容优势和全媒体运作技能,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的音视频导流、直播等运营方式实现“做知识”,为读者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目标。

此外,就出版单位而言,“为了适应5G时代出版融合发展的需要,应加快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培养一批在内容策划、产品设计、技术应用和产品营销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专业人才。”[3]

参考文献:

[1]陈刚.新时代图书出版编辑核心素养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4):168-169.

[2]乔靓.融合背景下编辑的核心素养与编辑力[J].出版参考,2020,(08):52-53.

[3]王亮,张佳倩.4G/5G过渡时期出版业融合发展策略[J].中国出版,2020,(18):15-20.

作者简介:

景明,男,本科,出版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文化出版。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全媒体
失乐园
失乐园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艺术资讯
坚守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