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精神家园问题研究综述

2019-01-27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学者信仰

贾 磊

(国防大学,上海 200433)

精神家园为人提供了情感、心灵和精神上的寄托支撑,让人在精神上感受到了家的温馨。精神家园引领着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实践活动的展开,并为人提供价值评判的标准尺度。在不同时代,旧有的精神家园会因时代的变迁而为人们所扬弃,并为新的精神家园所取代。进入新世纪以来,追问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什么,应该如何才能够构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成为当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拟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推动国内精神家园问题研究。

一、关于精神家园的内涵界定

(一)认为精神家园是某种文化认同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精神家园归根到底就在于对某种文化的认同,并且这种文化认同能够为个体提供情感依恋与价值支撑,从而能够为个体的精神生活寻找到一个家园。如万光侠、夏峰认为人是一种文化存在,人的精神家园就是建立在文化存在的基础上,并进一步形成完整的价值体系,为人提供理性认同和情感依赖。侯小丰提出,精神家园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理念、习俗等的一种尊崇追随,是对于人的意义归宿的一种文化认同。这种认同最终表现为个体追随尊崇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习俗等。高永久、陈纪认为,精神家园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寄托,并且在不同民族进一步具体为民族心理、文化形态、风俗习惯等。欧阳康则认为,精神家园为人们提供了情感寄托,是人的精神支柱,归根到底是人们在探究生活意义和生存价值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主要是由情感态度、文化体验、认知信念等多个要素共同构成。

(二)认为精神家园是完备的价值体系

这一观点认为精神家园是人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为了实现自身理想而寻求安身立命的价值归宿,其中最典型的精神家园就是民族精神,能够为民族不同个体提供终极关怀。如严春友、朱红文认为,精神家园的作用就在于为个体和群体提供了一个系统完备的价值体系,从而为个体的价值取向提供了选择。詹七一、张立新指出,作为一种精神实在,精神家园是通过完整的价值形态来表达人和世界的关系,向人们描述了一幅完整的人生和世界图景,并用意义和价值吸引着人们。陈杰认为,精神家园是一套完备的表达了真善美圣的终极价值和目标体系,是主体所追求的生存意义的根本所在。

(三)认为精神家园具有本体论意义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人的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后者是人的本质需求,人之所以能够构建精神家园就在于人是一种精神存在。如庞立生、艳华提出,精神家园是一个意义世界,它蕴含了人关于人之所是的理性知觉,是人存在的精神容器。因而,对于人本身存在来说,精神家园具有本体论意义。胡海波提出,作为精神性存在,精神家园是人类所特有的,是表征生命意义所在的存在,正是这种精神性和意义性才让精神家园有了本体论意蕴。

(四)认为精神家园是人的信仰

这种研究观点将精神家园直接等同于人所确立的信仰。贾陆英提出,精神家园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人的信仰问题。人有了信仰,那么人生就有了方向,有了指路明灯。因此,信仰就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所,也就是精神家园。刘小红、魁认为,人的精神家园是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但是其本质是人的信仰。这种信仰并不是宗教性质的,而是对于终极理想的笃定,能够为人的生活提供巨大动力,失去了这种信仰,人就会无家可归。胡鸣铎、洪儒提出要想构建共有精神家园,本质就在于确立一个社会广泛接受的共同信仰。王燕京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核心就是共产主义的信仰。

(五)内涵界定的其他研究观点

很多学者在定义精神家园的时候,区分了不同的层次,如李宗桂,就分别定义了个体和群体的精神家园。他认为前者涉及了个体如何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谐共处的问题,后者则是不同群体所共有的心灵安顿之所。王登峰认为精神家园区分为两个层次,人的心理意识等精神世界是较低层次的精神家园,而人在精神世界中形成的理想信念则是较高层次的精神家园。宫丽在定义精神家园时,认为无法从某一个研究方向或者角度进行定义,而必须从多方位对这一概念进行考察。他提出,精神家园应当是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心理习惯、情感方式、理想信念等要素的完备精神系统。

二、关于精神家园的不同构建路径

(一)坚持他者导向,主张外向构建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具有受动性,在研究中他们将人的精神危机作为对象,试图通过人本身以外的方法来构建人的精神家园。有的学者认为当前中国人出现的一系列精神危机,正是由于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丧失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坚守所导致的,因此主张回归传统文化。如王大千就提出中国人要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儒家文化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王树人认为只有通过回归过去儒家所提出的“圣与仁”的价值理念才有可能解决当下中国人的精神危机,给人的精神以家园感。还有的学者主张冯友兰先生的“旧邦立新”的说法,即从当代中国的条件出发,重新审视中国过去的传统文化,吸收采纳现代文明,从而构建适合于当代中国的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严春友、红文认为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诠释和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够重构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纪宝成则提出,要通过现代理念来引导国学的发展,从而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力量。陈杰认为精神家园的建构就是教育活动的总称。他提出通过科学技术的教育培养人的探“真”精神,这是对精神家园的智慧追求;通过信仰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人的求“善”精神,体现出精神家园的德性关怀;通过各种审美教育培养人的寻“美”精神,这是精神家园的意义提升;最后通过教育培养人的成“圣”精神,这是精神家园的终极守护。

(二)坚持自我导向,主张内向构建

这些学者认为人的精神家园构建不能够通过外在活动求得,必须通过人自身的修养来实现。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提出,把精神家园问题的研究和哲学思维紧密结合起来,认为人应当对生活的种种矛盾加以理解和把握。人要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就要将精神生活不断从“空虚”上升到“充实”,即由抽象的同一性转化为具体的同一性;要在社会自我意识和个体自我意识的矛盾运动中,让两者互相接受、认可、融合;要在实践中,不断传承创新文化,进一步丰富人自身的历史发展。精神家园的建设,就是精神家园“自己构成自己”和“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李春梅提出要构建人的精神家园,就必须将中西方哲学思想融合起来,这样就能够实现西方哲学思想中国化,将中国哲学思想现代化,从而能够为当代中国人提供新的哲学引导。冯友兰先生则是将人生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四重境界,而人的精神世界会随着不同的人生境界层次不断进行超越,并最终能够实现天人合一,从而求得安身立命之处所。杨明辉提出,人的需要分为了生存、享受和精神不同的层次,精神家园的构建就是超越生存需要,不断满足精神需求的过程。

(三)主张依托个体,回归生活世界重构

这一观点的学者采用了一种相对逃避消极的态度,主张一定程度放弃精神家园的超越性,而是将其建筑在现实生活世界之中。如衣俊卿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日常观念世界和非日常观念世界。当代人之所以会产生意义失落的精神困境,就是因为人们的日常精神生活落后于现代化进程,而过去的思想启蒙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日常观念世界,为了摆脱精神上的困境,就必须对传统的日常生活进行彻底的变革。精神家园的重建不是要进行“琼楼玉宇”一般的升华,而是要回归到生活世界之中,立足于现实和生活,构建一个稳定的精神世界。谢玉亮认为,日常生活维度是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路向。日常生活世界包括了人的消费、交往、观念等活动,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分析探讨,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精神家园的建构问题,从而让精神家园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逻辑。韩庆祥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人一切的追求都应当仅仅围绕最大程度发挥出人本身的能力,只有这样人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出了“能力本位的人生价值观”,并希望这样的价值理念能够引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四)马克思主义的建构路径

有的学者认为在构建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还有学者认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如李翔海认为,应当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将中华民族文化、其他文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从而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胡海波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一,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路向,就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郭建宁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能够有力推动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

三、研究评析与思考

从当前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他们立足于自身研究领域,围绕精神家园这个主题进行了不同论述,但是并没有对精神家园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概念界定,在如何重建精神家园方面,也没有十分有力可行的理论建树,时至今日,精神家园仍然处在一定程度的遮蔽之中。

(一)对于精神家园的概念内涵界定不清

当前学者对于精神家园的探讨都认可精神家园是对应于物质家园提出的,能够为人提供精神寄托和价值引领,但有的理解存在偏差,将精神家园仅仅等同于道德建设、人文追求,忽视了精神家园追求终极价值的超越性,有的将精神家园神秘化,等同于宗教主义,有的将精神家园与信仰信念、价值追求等概念混乱使用,对于人的精神家园的结构没有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来看,国内学者关于精神家园的概念界定更注重其功能,而对精神家园本身缺乏学理性的分析。不少学者都是先验地给出精神家园的理论预设或者某种解释框架,进而在这一基础上对某种社会现实或者理论进行批判,这种思维惯性缺乏独立自主性,没有对精神家园本身作出准确的定义。

(二)对于精神家园的历史发展缺乏梳理

精神家园的追求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历史,其形成必然会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然而当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大都缺乏对于中国古代至今精神家园的追寻路径、历史进程的梳理研究,极少数学者如宫丽,对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家园进行了比较,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社会精神家园,对于中国人精神家园的研究针对性不够。缺乏对精神家园的历史回溯,就不能够阐明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构建历史现实,这样就不利于我们在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中解决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构建问题。

(三)对于精神家园的研究探讨忽视个体

目前国内学者的很多研究都是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开展的,缺乏对于个体精神家园建设的关注。精神家园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人需要一个精神家园来引领自己的精神生活,但整个人类的精神家园只是一般的抽象,必须转化为具体的存在形态才能够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实在性,比如宗教信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文化传统等,尽管这些存在形态仍然具有抽象性。精神家园的所有具体存在形态最终又必然要落实到个体身上,即精神家园最终要寄托于个体的精神之中。离开了个体的精神就没有普遍的精神,而当前学者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忽视了对于个体精神家园建构的关注。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学者信仰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构筑
守望不朽的精神家园
——评《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