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花淀》中的家国情怀初探

2021-08-27程丕硕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荷花淀家国情怀

摘 要:《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荷花淀》以关系着民族存亡的抗日战争为背景,选取的故事地点是动员了全民抗战的白洋淀地区,然而在这激烈残酷的反侵略战争中,却找不到尸横遍野、流血漂橹的场面,小说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柔美画卷。我们在不断发展的故事情节中似乎能隐约感知到战争的凶险,却又安享迷醉在通篇朴实欢快的人物对话中,久久不能忘怀的只有我们全民抗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及荷花淀水乡人民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荷花淀》 诗体小说 家国情怀

一、诗化的家园

《荷花淀》以水乡泽国的白洋淀为背景,洋溢着诗情画意,充满着朴素、清新、柔美的意象,是孙犁“诗体小说”中的经典之篇。白洋淀地处海河平原,此处大小淀泊143 个,水域里尽是大面积的芦苇荡与千亩连片的荷花淀。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荷花淀》为我们呈现出了如诗如画的美景,成就了坐拥地利之便的精彩伏击战,书写了保卫家园的英雄儿女的抗战故事。

小说开头便是对荷花淀的环境描写,残酷的战争与柔美的家园形成的张力极具震撼性。“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安静祥和的夜晚、明亮皎洁的月光、柔美银白的荷花淀、干净整洁的院子、温馨美好的农家田园生活,这几段将荷花淀的自然风光描写得如入画境,也将水生嫂们热爱家园、勤劳淳朴的形象跃然纸上。小说通篇都是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诗化的家园令人陶醉而神往,没有一点点俗世的纷纷扰扰,仿佛将战争推至幕后。这几段环境描写所渲染出的宁静清新的氛围看似与残酷的战争格格不入,水生嫂辛勤劳作的诗化场面也好像与战争时代人们的生活大相径庭,但实际上,这种诗化的描写与战争的残酷并不冲突,诗化的家园越美好,越能反衬出这场破坏美好的战争的丑恶,越能体现出和平是多么可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讲求以和为贵,我们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也享受着田园式的天伦之乐,我们不好战但不代表我们任人宰割,如此美好的家园若是遭到侵略者的破坏,我们的英雄儿女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抗争。鲁迅杂文《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有一句话:“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孙犁把充满悲剧性的战争环境描写得如此宁静淡雅,既能燃起人们对美好家园行将被侵略者无情破坏的愤慨,也能激起人们拿起武器保卫美好家园的决心,更能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同时也为后文的全民抗战、妇孺皆兵做好了铺垫。

二、隐性的战场

小说通篇诗化的描写,仿佛将战争推至幕后,不过我们也能从文中的一些细节处,感受到隐藏于戏谑欢愉的气氛之外的一丝战争的残酷。“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嫂编织席子是非常熟练的,但此时却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可见水生的话对她的触动还是非常大的,她对丈夫日夜思念,丈夫好不容易回来,带来的竟然是这个消息。在日寇不断加紧的攻势中,每一次分别都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水生嫂此时的难过溢于言表。当水生嫂得知水生是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地区队时,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虽然水生嫂对丈夫保家卫国是支持的,但她也将家里的难处表明。正是这样敏感脆弱的女子,才真实地还原了被战争拆开的凄惨的家庭,也反衬出妇女们快速成长的难能可贵。对丈夫虽有不舍,但仍然义无反顾地支持丈夫。这些足以体现出水生一家的深明大义——当国家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小家又岂能独完,舍小家为大家大抵如此。

“‘不要叫敵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这段描写应该是全文最沉重的部分了,在战争时代,我们可能战败,但精神却不能崩塌,水生和水生嫂的革命夫妻情被演绎得淋漓尽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屋里的一场短促、凶猛的搏斗里,两个佩特留拉匪兵的脑袋被砸成了烂西瓜。铁匠像一只可怕的困兽,不顾一切地保卫着两条生命。匪徒们知道出了事,纷纷跑到小河旁,双方长时间地对射着。纳乌姆的子弹就要打完了,他用最后一粒子弹结束了妻子的生命,自己端着刺刀冲出去同匪徒拼命。”同为革命题材小说,相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表现的赤裸裸的惨烈现实,《荷花淀》所描述的生死别离含蓄很多。

我们再将视角推向伏击战发生的主战场,原本应该是荷枪实弹、精神紧绷的战场也是隐性的。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提出:“日本虽强,但兵力不足。中国虽弱,但地大、人多、兵多。”小说的高潮部分是荷花淀中的伏击战,小说所描述的战场,正是适用毛主席所提出的战略的理想战场。荷花淀水域里尽是大面积的芦苇荡与千亩连片的荷花淀,芦苇与荷花均是防御工事所必需的掩体,在此地发生的战争应该是瓮中捉鳖般刺刀见红,然而小说中一触即发的战争却并不见硝烟,文中对于战场是这样描写的:“她们奔着那不知道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凶险万分的战场,我们占尽地利,而将凶险留给了敌人。此时女人们成了“粉色荷花箭”,埋伏的男人们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此处是战场,更是敌人的埋葬场。

三、写意的战事

战争是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最高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最暴力的手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范围内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经济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从数据上看,二战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荷花淀》便是以二战时期的中国反侵略战争为背景,但是我们眼见的战事却是写意的,女性成了战争的主角,整个战事也轻松明快。

在传统的有关战争的文学作品中,男性往往被视为战争的主角,作者是站在男性视角上进行书写,女性大多是坚守后方被动承受着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母亲、妻子,甚至成了交战双方抢夺的战争资源。但在《荷花淀》中,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女性成了家国情怀指引下的女英雄。伏击战前,她们遇敌不慌,机智勇敢,配合子弟兵完成对鬼子的伏击战。伏击战后,她们组建队伍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芦苇荡打击日本鬼子。

荷花淀的整场伏击战就是由水生嫂等人探夫遇敌、撤退引敌、助夫歼敌这几个情节贯穿的,一气呵成,轻松写意。当凶残无比的日寇在战场上遇见手无寸铁的妇女们,场面理应是我们不敢想象的惨烈。然而文中对女性撤退引敌却是这样描写:“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的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作者的笔触只放在妇女们灵活驾驭小船逃生,虽然读者的心提到嗓子眼里,但我们还是觉得勇敢的水生嫂她们一定能够逃脱掉。当女人们慌乱间目睹敌人,遭遇伏擊时,文中写道:“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前一秒,女人们还觉得陷入了敌人的埋伏里,一准要死了,后一秒遇上大部队得救了,她们心里的又惊又喜却被这段描写替代了,可见勇敢的中华儿女连死亡都不惧怕,怎么会惧怕几个日本鬼子呢?“清脆的三五排枪响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击沉敌人的大船,之后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硝烟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战后我们看不到血腥惨烈的场面,反而是人们打捞战利品的喜悦之情,一下子就冲淡了原本的紧张感。

整场战事就是这样轻松写意,从开始到结束并无太大起伏,人物内心也无太大波澜,再翻看整个战事实录,敌人几乎没有存在感,更无特写镜头,我们眼里只有荷花淀儿女们坚韧的抗日决心、极高的战术素养、果敢矫健的作战身手、乐观坚定的反侵略信念。我们眷恋着这块热土,深爱着美好的家园,任何敌对势力试图破坏它的做法都是徒劳的。

参考文献:

[1]孙犁.孙犁文论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毛泽东.论持久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3.

[4] 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5]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柯晓芬.以诗性消解战争的残酷性——孙犁《荷花淀》的四重悖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 (8).

[7] 王后卿.浅谈孙犁《荷花淀》的艺术特色 [J].教学交流,2018 (5).

作 者: 程丕硕,文学硕士,大连电子学校中级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杜碧媛 E-mail: 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荷花淀家国情怀
传统文化情绪的现代书写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探究“水生嫂无名现象”的普泛性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
王文杰的家国正剧
湖畔派与中国“荷花淀”派生态观之比较
《荷花淀》情节构思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