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质量专项管理实践对烟雾病血管重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1-08-27王慧仙

临床护理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循证专项血管

王慧仙

烟雾病( MMD)是一种脑血管疾病,是因在影像学中呈现出很多类似烟雾的密集小血管影,从而被称为烟雾病,主要特征为狭窄或闭塞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及颈内动脉虹吸部,脑底有异常小血管网出现[1]。MMD病程进展较慢,发病期间还会引发头痛、癫痫、缺血、出血等症状,其常用治疗手段为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目前主要与血管重建手术联合应用,有效改善患者脑供血,预防患者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症状,从而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2-3]。血管重建手术治疗难度较大,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现阶段护理人员应着重关注MMD血管重建术后如何预防并发症,并做好相应处理,以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4]。我院采取护理质量专项管理实践,将其应用于MMD血管重建术后患者,有效预防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行MMD血管重建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符合MMD诊断标准[5];(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15分,意识清晰,生命体征稳定;(3)患者积极配合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认知障碍或沟通障碍[6];(2)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3)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按照数字标注法将患者分为预设组和研究组,各46例。预设组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22~64岁,平均(43.25±2.48)岁;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21~63岁,平均(42.59±2.36)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预设组实行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实行护理质量专项管理实践。

1.2.1创建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1名组长和6名成员,参与的护士及医师均需具备丰富的神经外科工作经验,且经过循证护理专业培训。负责培训人员、收集资料及制定和实行循证方案。小组长由护理部副主任担任,主要负责科研指导及临床监督。

1.2.2提出护理核心问题 小组成员应基于全面分析研究患者病历资料的情况下,对并发症做好相应预防和针对性处理,以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作为护理目标,以循证护理的信息化检索模式(PICO)为护理原则,提出相应的护理核心问题。P(population):MMD血管重建术后患者; I(intervention):护理质量专项管理实践; C(comparison):常规术后护理;O(outcome):并发症预防。

1.2.3循证检索 依据提出的护理核心问题,在关键词中纳入“烟雾病/血管重建术”、“护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术后并发症”、“护理质量”,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最终获取相应的临床证据。

1.2.4具体实践方案

1.2.4.1为患者建立观察记录表:主要内容包括GCS评分、意识、四肢活动情况、血压、体温、瞳孔、脉搏、呼吸。每2h观察并记录1次,于患者床尾放置记录表,以便于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追踪,并做好相应应对。

1.2.4.2培训护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MMD相关护理知识,正确填写术后观察记录表及规范实施护理质量专项管理实践。以小组病例讨论、情景教学及案例教学的形式实行相应培训,每次进行40~45min的授课,间隔7d进行1次,共4个周期。每周完成授课后,进行线上考核,若存在未对相关知识点完全掌握的情况,应进行二次培训,确保责任护士对术后要点充分掌握。

1.2.4.3康复管理:(1)肢体锻炼。依据患者病情特征,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鼓励患者于床上进行按摩、蹬腿、伸臂等床上活动,并辅助被动活动偏瘫侧肢体,给予气压泵治疗,每天2次,间隔20~30min进行1次,促进患者血液循环,病情稳定后辅助患者下床活动,并对深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做好相应预防。(2)语言康复。若患者伴有失语症状,应于早期阶段实行语言康复训练,通过写字板、卡片的形式让患者从最简单的字、词向短句过渡,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功能。(3)吞咽训练。进行下颌、面颊、口唇、口腔肌肉组织主动运动和声门紧闭运动,每天2次,每次10min左右。同时,借助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仪电刺激患者神经肌肉,每天2次,每次10min左右,若患者暂时无法进食,可行胃管留置,并注意维持均衡营养。

1.2.4.4预防并发症 :(1)继发性颅内出血。患者常伴有颅内出血严重并发症,术后24h内重点关注血压变化,监护心电反应,防止患者术后引发颅内出血。若患者伴有躁动、嗜睡、恶心呕吐症状,应及时做好针对性处理。(2)脑缺血发作。术后重点观察患者感觉障碍、瘫痪及意识障碍等,并给予药物治疗,对脑血管痉挛行良好预防。(3)癫痫发作。术后刺激大脑皮质运动区易引发癫痫,应按照医嘱静脉滴注抗癫痫药,预防癫痫发作,并循序渐进地降低药物剂量直至出院。期间应对癫痫发作前兆密切观察,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处理。(4)术后谵妄。为患者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对其疼痛感做好相应处理,并对患者意识状态密切观察,尽早发现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并给予相应的安全防护。

1.2.4.5健康教育管理:责任护士在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前,需了解患者日常饮食及伤口恢复情况,并指导患者家属给予相应照护,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1.2.4.6出院随访:患者出院前应为其建立随访档案,并以电话的形式进行随访,指导患者开展有效的康复训练,并对存在的疑问做好相应解答,从而帮助患者实现良好的健康自我管理。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脑缺血发作(吞咽障碍、减退单侧肢体感觉活动、失语)、术后谵妄、癫痫发作[7]。(2)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表[8]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包括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心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健康情况及活力8个维度。各维度评分范围为0~10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3)患者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9]调查,问卷分值0~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65~89分为基本满意、≤64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n(%)

2.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分,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n(%)

3 讨论

MMD血管重建术存在着较大的治疗难度,术后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给予护理质量专项管理实践,可尽早识别术后并发症,并做好相应预防,同时通过积极获取证据,做好临床护理决策,经提供有力依据保证临床护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护理质量专项管理实践对预防MMD血管重建术后并发症可起到关键性作用[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预设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预设组(P<0.05)。护理质量专项管理实践是通过对临床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经检索循证依据,实行相应的改进方案,包括观察记录表、培训护理人员、加强预防、评估术后并发症及做好术后随访[12]。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使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做好相应的筛查工作,预防因各种不利因素影响脑代谢,从而预防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实施可辅助患者以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临床治疗,进一步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实施期间由责任人每周定期筛查1次,监控护理质量,包括落实各项措施的情况及完成数据记录情况,及时纠正不符合规范的行为[13-14]。

本研究采用护理质量专项管理实践给予行MMD血管重建术患者持续质量改进,对应用证据期间存在的障碍做好细致考量,寻找应对措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总之,患者于MMD血管重建术后护理中实行护理质量专项管理实践,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实践。

猜你喜欢

循证专项血管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血管里的河流
少糖多酸护血管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你的血管有多长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