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8-27钟燕澜刘兴燕

临床护理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消融术围术微波

钟燕澜 刘兴燕

甲状腺结节是因局部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病变,以良性甲状腺结节较为多见[1]。甲状腺结节多无明显症状,肿瘤体积增大则会出现疼痛、异物感等肿瘤压迫症状,增加患者痛苦。微波消融术是近年来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常用方法,能够及时解除肿瘤压迫,且较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小,美观性好,利于术后康复[2-3]。但微波消融术仍属于有创操作,术后易发生并发症,临床需加强围术期护理,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手术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护动机理论是一种行为改变理论,可通过认知调节、消除健康影响因素等促进行为改变,维护患者健康[4]。本研究在良性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患者中采取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旨在探讨对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2例。纳入标准:(1)符合《外科学(第9版)》[5]中良性甲状腺结节诊断标准;(2)均接受微波消融术治疗;(3)年龄≥18岁;(4)对研究知晓,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血管性疾病;(2)合并脏器功能不全;(3)合并免疫及凝血功能异常;(4)中途退出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23例;年龄25~63岁,平均(39.69±7.11)岁;结节数目:单发21例,多发20例;结节直径11~49mm,平均(24.06±6.98)mm。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24例;年龄25~62岁,平均(39.55±7.32)岁;结节数目:单发22例,多发19例;结节直径13~46mm,平均(24.02±7.01)m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采取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1)提升严重性与易感性:术前与患者沟通,增进护患认识,建立初步的护患关系;针对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等相关内容进行一对一讲解,告知手术优点,分析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原因,强调围术期注意要点及配合要求。(2)弱化外部与内部回报:分析影响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开展及术后康复的的风险,指导患者情绪疏导、饮食调整、不良习惯纠正、康复运动等方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同时将患者家属纳入干预范围,要求其参与日常护理与监督,最大程度减轻外部回报;列举预后良好的真实病例,激发患者信心,并要求患者家属给予充分支持,达到弱化内因效果。(3)增强自我效能:组织病友活动,由预后较好的患者现身鼓励,分享真实经验,强调健康行为在促进康复的重要性。(4)减轻反应代价:列举真实案例告知不遵照医嘱对手术开展、术后康复的影响,术前、术后随访时患者对疾病、手术及护理的态度,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实时心理疏导,肯定患者做出的努力;出院后第一周视频随访2次,之后每周1次。阶段性指导术后康复注意事项,持续改善患者疾病认知及态度,以减轻个体因素造成的反应代价。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心理应激及生活质量。(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6]进行评价,以标有数字0~10的标尺量化疼痛程度,0分即无痛,分值越高则疼痛越重。(2)比较两组术后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甲状腺功能暂时性减退等发生率。(3)心理应激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7]进行评价,包括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其他10个因子,共90个问题。采用5级评分法(1~5分),总分450分,分值越高表明心理应激越严重。(4)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8]进行评价,包括躯体状况、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4个维度,共74个问题。采用5级评分法(1~5分),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n(%)

2.3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应激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表3

表3 两组心理应激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分,

3 讨论

良性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术式,具有热场均匀、升温速度快等优点,利于术后康复[9-10]。但甲状腺作为人体重要内分泌腺,在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中至关重要。微波消融术对操作精密度要求较高,患者配合不良可致甲状腺损伤,影响患者预后。

常规外科护理是以手术治疗为基础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心理、行为等方面关注不足,难以有效消除个体因素对手术开展的影响,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理应激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多项研究发现,疼痛、并发症是影响良性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与手术操作相关,受患者心理应激程度的影响,临床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及行为干预[11-12]。保护动机理论认为,个体认知的改善有利于产生健康意识,健康意识的不断强化则可激发患者保护动机,推动行为改变的发生[13-14]。将保护动机理论应用于甲状腺结节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中,可通过阶段性、全面性的疾病与手术宣教,使患者充分认识手术治疗的作用及手术疼痛和并发症对术后康复的影响,产生行为改变意识,有利于心理应激的缓解。针对培养健康行为习惯、家属支持及病友经验分享,能够弱化外部与内部回报,帮助患者建立治疗及康复信心,遵照医嘱积极进行手术准备、手术配合及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减少术中机械性损伤,减轻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根据患者心理特点进行阶段性心理疏导,能够及时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围术期心理应激对手术开展的影响,减轻疼痛。出院后通过微信持续进行干预,可保障护理干预的完整性,促进患者康复,更好的减轻疾病与手术造成的影响,提升生活质量。郭晓迪等[15]研究发现,加强对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术期评估及心理、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进一步证实加强围术期心理、行为干预,促进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患者康复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围术期采取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和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消融术围术微波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微波视觉概念、方向与应用
国内首例“磁共振引导下脑转移瘤激光消融术”成功实施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心率的变化特征分析
微波感应器的原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