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ubMed、SCIE数据库国内医用红外热成像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1-08-25郑彩琴陈小清黄笑云邓方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发文医用英文

郑彩琴,陈小清,黄笑云,邓方阁*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120;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广东 广州 510120;*通信作者 邓方阁 pairsdeng256@163.com

红外热成像(infrared thermal imaging,IRTI)是反映机体组织代谢的功能学影像,通过采集人体表面辐射的红外信息,利用光电转换和伪彩色编码等技术转化为可视图像(热图)显示体表温度分布情况[1]。IRTI为非侵袭技术,具有快速灵敏、费用低等优势,在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可作为疾病的早期诊断以提供医疗指导[2]。医用IRTI最初用于乳腺癌的诊断,然后推广到中医、心脑血管、皮肤、骨关节等领域[3-6]。热层析、热断层技术通过逐层扫描热源强度与组织深度的关系,并与其他影像技术结合,从功能及结构上为疾病诊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7-8]。本研究拟对PubMed、SCIE收录的我国医用IRTI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了解我国医用IRTI的研究现状,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 检索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录于PubMed、SCIE,由国内研究学者发表的医用IRTI 相关研究文献。PubMed 检索式:(((thermal infrared[TIAB]) OR (infrared thermal[TIAB]) OR(thermal tomography[TIAB]) OR (thermal texture map*[TIAB]) OR (infrared imag*[TIAB]) OR(thermograph*[TIAB]) OR (thermal imag*[TIAB]))NOT ((near-infrared[TIAB]) OR (mid-infrared[TIAB]))AND ((China[AD]) OR (Chinese[AD]) OR (Hong Kong[AD]) OR (MaCao [AD])) AND(2010/1/1:2019/12/31[pdat])) ;SCIE 检索式 :TS=("thermal infrared" OR "infrared thermal" OR"thermal tomography" OR "thermal texture map*" OR"infrared imaging" OR "thermograph*" OR "thermal imag*") NOT TS=(near-infrared OR mid-infrared) AND AD=(China OR Hong Kong OR Macau);索引=SCIEXPANDED;时间跨度=2010—2019。文献纳入标准:期刊文献;与医用IRTI相关文献。排除标准:主题为近红外、中红外的相关文献;会议摘要;重复文献。文献筛选由2位研究者独立完成并核对。

1.2 研究内容 将最终纳入文献导出至NoteExpress 3.2.0,提取年发文量、基金、来源出版物、引文、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信息,将数据导出至Excel软件并用统计图表呈现。

文献持续增长率参考普赖斯曲线方程,r=[9];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为在同一领域中贡献m篇文章以上的作者,m≈0.749√nmax[10];高被引文献为被引N次以上的文章,N=0.749√ηmax。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软件,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r)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推断。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文量总体分布及年发文量分析

2.1.1 发文量总体分布 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PubMed检索相关文献84篇,SCIE检索66篇,最终纳入文献93篇。追溯纳入文献的原文,发现33篇为中文文献(仅英文摘要收录于PubMed或SCIE),60篇为英文文献,见图1。

图1 纳入文献筛选流程

2.1.2 年发文量分析 英文文献持续增长率为45.92%;中文文献持续增长率为18.79%;年文献总量持续增长率为29.57%。英文文献的年发文量与中文文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0(3.50~7.75)篇比3.00(1.75~4.50)篇,P=0.08],见图2。

图2 纳入文献年发文量分布

2.2 基金资助情况 本研究纳入文献受基金资助共71篇(76.34%),累计145项,篇均1.56项。受1项、2项、3项及以上基金资助的文献分别为27篇(29.03%)、24篇(25.81%)、20篇(21.51%)。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文献33篇(35.48%),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文献11篇(11.83%)。

2.3 期刊载文量及影响因子分布 纳入文献来自54种期刊。其中国外出版期刊31种(共47篇,50.53%);我国出版期刊23种(共46篇,49.47%),其中英语语种期刊7种(13篇)、汉语语种期刊16种(33篇)。期刊的影响因子(IF)参考JCR 2019年的数据,IF为0~3的期刊有24种(共50篇,53.76%),IF≥3的期刊10种(共12篇,12.90%);IF前10名的期刊来自美国和英国。外国期刊IF 前3 名分别为Clinical andTranslational Medicine(IF 7.92)、Metabolism-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IF 6.16)、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IF 4.72);中国期刊IF前3名分别为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IF 3.008)、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IF 1.679)、Chinese Medical Journal(IF 1.585),见表1。

表1 期刊发文量分布

2.4 引文分析

2.4.1 被引频次分布 纳入文献中共59篇被引用(63.44%),总被引频次为351次,篇均被引频次为3.77次;英文文献共被引255次,篇均被引4.25次;中文文献共被引96次,篇均被引2.91次。英文文献被引频次与中文文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0(2.50~41.75)次比8.00(5.00~14.75)次,P=0.52],见图3。

图3 年被引频次分布情况

2.4.2 高被引文献分布 本研究高被引文献共35篇(37.63%)。被引频次前10名的文献主要来自北京、广东、上海的研究机构,见表2。

表2 被引频次前10名分布

2.5 作者及地区分布情况 纳入文献的第一作者共82位,核心作者6位,共发表文献18篇(19.35%)。纳入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分布见表3。

表3 第一作者发文量分布

以省和直辖市为单位,发文量排名前五的地区分别为北京(29篇,31.18%)、上海(9篇,9.68%)、湖北(9篇,9.68%)、广东(8篇,8.60%)、河北(8篇,8.60%)。

2.6 关键词分布 本研究所纳入文献研究内容分类包括西医研究(54篇)、中医研究(26篇)以及基础研究(13篇)3个方面,具体文献涉及高频关键词分布见表4。

表4 纳入文献高频关键词分布

3 讨论

近10年PubMed、SCIE收录的我国医用IRTI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英文文献发文量自2016年起逐年上升,而中文文献发文量无明显增长。收录多篇文献期刊数量较少,尚未形成核心领域的期刊。IF前10名的期刊出自英国和美国,50%以上的文献发表于外国期刊,而中国期刊IF总体较外国期刊低,表明中国研究者倾向于在科研实力较强的国家出版的期刊发表文章。有基金资助的文献较多,且多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发表的文章。在引文方面,英文文献的被引频次整体呈上升趋势,可能与文献数量、质量及语言优势有关;高被引文献少可能与文献质量及IRTI临床应用未普及有关,IRTI的特点为敏感度高、特异度低,对比结构影像学(如CT、MRI),其诊断效能较低,导致临床应用少。在作者方面,发表多篇文献的作者数量较少,尚未形成真正的核心作者群。在研究内容方面,中医研究主要包括穴位研究、中医治疗(如针灸、艾灸、电针等)的疗效评估等,纳入文献量少,主要为中文文献,被引频次少,可能与语种及研究领域有关[10-11];西医研究主要包括辅助诊断(如乳腺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骨关节炎症及疼痛等的辅助诊断)[12-14]、疗效评估(如皮瓣移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糖尿病足治疗等的疗效评估)[15-17],文献量较中医多,但研究内容较分散,被引频次较多,发展相对成熟;基础研究主要包括呼吸频率监测、面神经功能、疼痛诱发点评估等,虽然文献量最少,但收录期刊的IF较中医和西医研究高[18-19]。有研究学者基于万方与CNKI数据库分析医用IRTI的发文情况,结果显示发文量逐年增加,发文地区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较发达省市,与本研究结果相似[20];但其研究内容主要为中医中药方面,而本研究内容主要以西医诊断和疗效评估为主。

本研究的局限性:PubMed、SCIE未能收录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发表的所有医用IRTI领域文献,研究结果存在偏倚;其次,本研究的引文数据仅来自SCIE,且仅分析2010—2019年的引用情况,对于发文时间靠后的文献,会低估其真实的引用情况。

本研究通过对医用IRTI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了解我国研究学者的文章发表现状,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在未来医用IRTI发展中,如何将功能影像(IRTI)和结构影像(CT、MRI、超声等)相结合,通过对比或平行研究找到IRTI的优势,获得多角度且更客观的数据,促进我国医用IRTI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疾病诊疗的突破,值得科研工作者深思。

猜你喜欢

发文医用英文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