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基层维持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临床影响研究

2021-08-2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9期
关键词:血透营养状况分值

张 君

(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营养不良不仅是基层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简称血透)患者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而且还是其住院、病死率皆高的典型诱因,这在临床中并未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有报道指出,通过对MHD患者开展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其营养状况,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1-3]。个性化护理实际就是把患者当作一个完整体,依据其性别、年龄、性格、病因等,为其制定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护理干预方案的新型护理模式。本文针对所收治的MHD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分析其营养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选取来本院接受治疗的MHD患者,透析前血肌酐大于707 μmol/L,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大于0分;排除近期(2周)发生急性感染者,恶性肿瘤、脓毒症及烧伤者,另排除消化性溃疡史、慢性肝炎者。将所选取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中,男20例,女15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78岁,平均(51.72±3.91)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9年,平均(5.42±1.28)年;疾病类型:慢性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病7例,其他2例。观察组35例中,男19例,女16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77岁,平均(51.57±3.72)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9年,平均(5.26±1.14)年;疾病类型:慢性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8例,其他3例。两组上述数据全面、深入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血透护理,依据患者病情实况,将维持血透各项准备工作做好,且在血透期间,始终秉持无菌原则,且做好感染预防,维护好管道、内瘘等。观察组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①个性化健康教育。利用患者透析期间或等候透析时,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血透患者所需营养及相关要求,且引导其了解、知晓饮食成分各项资料,给予多样化饮食指导,做到荤素搭配,并做到粗细粮的合理搭配,补充身体所需氨基酸。②个性化饮食干预。依据患者营养状况、病因、透析频率、疾病程度及具体的家庭情况等,对饮食方案进行合理化调整;与此同时,依据患者的口味差异,对食物烹饪方法进行合理调整。③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在透析期间,控制体质量增长速度,应维持在3%~5%,不喝碳酸饮料,控制钠盐摄入,另外,饭菜中应减少调味品。④将透析剂量控制好。如果将透析剂量控制好,那么能够将中小分子毒素有效清除掉,因而能够达到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依据患者家庭经济实况,叮嘱患者合理选择透析剂量。⑤营养补充。依据患者经检查所得到的深化检查结果,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加以明确,并冻住其正确补充钙剂、铁剂及、α酮酸、维生素等。⑥确保大便处于通畅状态。叮嘱患者进食一些粗纤维类食物,如果有便秘情况发生,可酌情给予缓泻剂。⑦延续性护理。制定严格的随访制度,对病情易变化或新入科者,进行电话随访,并给予随访,将主管医师及责任护士的联系方式告知患者,并在其透析期间,采取家中随访或电话随访的方式,告知家属对患者饮食进行监督[4-5]。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时,测量两组改良主观营养评分(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of nutrition,MQ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①MQSGA[6]。此量表内容有生理功能改变、饮食改变、胃肠道症状、体质量改变及合并症等,各项分值为1~5分,1分为正常,5分为严重。总分为7~35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营养状态越佳。②MIS[7]。包含4项,即体质量指数、病史、体检与实验室检查,各项分值为0~3分,0分为正常,3分为营养不良,总分0~30分:0分为营养正常,30分为严重营养不良,分值越低表明营养状况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0.0处理各项数据,计量资料经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经χ2检验,用(n,%)表示,P<0.05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MQSGA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MQSG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MQSGA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MQSGA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MIS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MI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较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MIS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MIS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维持性血透患者非常容易发生营养不良情况,有报道[8-9]指出,在欧美等国家,MH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率的概率是17%~74%,而在我国则为19%~51%。还有报道[10-11]指出,营养不良已经成为MHD患者高住院、高病死率的重要诱因。在维持性血透期间,通过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血透效果提升有积极意义。如果出现护理不当情况,亦引发营养不良,甚至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最终会对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13]。个性化护理是将患者当作一个有病求医,并且有家庭社会特征、自我性格的完整个体来对待,依据其病因、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开展人性化、合理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14]。本文围绕MHD患者,分别对其开展了个性化健康教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个性化饮食干预及延续性护理等干预措施,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获得更多透析及疾病知识;通过个性化饮食干预,引导患者合理饮食,获得所需营养;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则能调节身体物质,稳定病情;延续性护理则能使患者在透析期间,始终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有研究[15]在2001年首次提出MIS,此评分的基础为改良MQSGA评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三项指标,分别为总铁结合力、白蛋白与体质量指数。有学者[16]以MHD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围绕能够对营养状况进行预测的标志物,对其开展深入分析,如MIS、MQSGA、前白蛋白及总胆固醇等,最终得知,仅有MIS能欧对住院率、病死率进行持续性预测,其预测作用要明显优于白蛋白。所以,本文把MIS当作评价营养的基本指标。从本文结果可知,观察组MQSGA、M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个性化护理干预符合患者需求,满足透析治疗期间的营养需要,因而应用效能显著。

综上所述,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基层MHD患者,能够较好的改善其营养状况,为持续透析治疗提供辅助与支撑。

猜你喜欢

血透营养状况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