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透析方式患者血镁比较及血镁影响因素的分析

2021-08-21唐杏明唐俪文胡洁萍邓惠钊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9期
关键词:白蛋白腹膜总分

唐杏明 唐俪文 胡洁萍 郑 玮 邓惠钊

(东莞东华医院血液净化科,广东 东莞 523110)

镁作为很多酶的辅助因子参与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DNA及RNA的合成,维持神经组织及细胞膜的电位平衡[1]。但由于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对镁代谢认识不足而导致血镁成为“隐形的离子”。目前国内少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血镁水平的对比研究。本研究旨在比较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血镁的差异,并探讨影响血镁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4月1日在东莞东华医院血液净化科维持性透析超过3个月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100例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100例。排除既往有消化道手术史或恶性肿瘤病史,以及近4周内有以下情况:有纳差、呕吐、腹泻消化道症状;使用含镁药物史;活动性出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明确部位的感染。HD患者使用康盛碳酸盐透析液,PD患者使用乳酸盐腹膜透液,均行CAPD模式,每日3~4次。参照本院检验科血镁正常参考值(0.7~1.1 mmol/L)分组。HD患者分为正常血镁组(0.7~1.1 mmol/L)和高镁组(>1.1 mmol/L)。PD患者分为正常血镁组(0.7~1.1 mmol/L)和低镁组(<0.7 mmol/L)。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测生化、血常规、甲状旁腺素、超敏C反应蛋白、铁蛋白等指标。血镁采用钼蓝比色法,使用罗氏MODULAR全自动分析仪。

1.2.2 营养状况评估 采用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即改良主观综合营养评估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镁的危险因素,当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透析方式血镁比较 HD患者血镁水平为(1.089±0.154)mmol/L,PD患者血镁水平为(0.841±0.119)mmol/L,HD患者血镁水平明显高于P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HD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分析 基线资料比较:两组在男性、合并糖尿病、透析时间、血红蛋白、血钙、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全段甲状旁腺素、尿素的清除量与体积的比值(Kt/V)等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血镁、血磷、CysC、尿素氮、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HD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的比较

2.3 HD患者高镁血症的多因素分析 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高血磷水平(OR=4.038,95%CI2.174~8.171,P<0.001)、低免疫球蛋白水平(OR=0.889,95%CI0.819~0.956,P=0.012)是患者存在高镁血症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HD患者高镁血症的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

2.4 HD患者发生高镁血症的风险分析 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绘制Nomogram图,模型分析显示,各因素评分的总分范围为60~172分,对应的风险率范围为0.05~0.95;将患者各个指标对应的分数总计,总分对应的比率为发生高镁血症的风险。总分越高的HD患者发生高镁血症的风险越大。见图1。

图1 HD患者发生高镁血症的风险分析图

2.5 PD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在年龄、男性、体质量指数、合并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钙、血磷、三酰甘油、全段甲状旁腺素、超滤量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清白蛋白、血镁、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量、血小板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PD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的比较

2.6 PD患者低镁血症的多因素分析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的血小板(OR=1.015,95%CI1.008~1.024,P=0.002)、低血清白蛋白(OR=0.821,95%CI0.697~0.945,P=0.03)、低密度脂蛋白(OR=0.229,95%CI0.076~0.571,P=0.015)是患者存在低镁血症的危险因素。见表4。

表4 PD患者低镁血症的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

3.3 PD患者发生高镁血症的风险分析 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绘制Nomogram图,模型分析显示,各因素评分的总分范围为80~180分,对应的风险率范围为0.001~0.6;将患者各个指标对应的分数总计,总分对应的比率为发生低血镁血症的风险。总分越高的腹膜透析患者发生低镁血症的风险越大。见图2。

图2 PD患者发生高镁血症的风险分析图

3 讨论

肾脏在镁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70%~80%的血清镁经肾脏滤出,95%被重吸收。长期慢性血镁浓度过高时,患者骨中镁含量相应增高,可导致骨矿化不全、无动力骨病,继而发生骨痛、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2],而低血镁则会增加患者血管钙化[3]、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降低生存率[4-5]。有文献报道,以高正常血清水平为目标的血镁补充可能是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的一种选择[6]。本研究中透析患者的血镁水平(0.898±0.019)mmol/L。HD患者血镁明显高于PD患者,主要原因考虑以下两点:①腹膜透析患者持续性清除,降镁效果好。②腹膜透析镁离子浓度(0.25mmol/L)比血液透析液镁离子浓度(0.5mmol/L)低。

镁是免疫球蛋白合成、免疫细胞依附、巨噬细胞代谢[7]和T辅助B细胞依附的辅助因子。而血镁与炎症状态呈负相关,高血镁可改善炎症状态[8]。我们的研究显示,血液透析患者中,低免疫球蛋白水平是患者存在高镁血症的危险因素,不排除与血镁抑制炎症有关,免疫球蛋白与血镁的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腹膜透析患者中,低血镁患者血小板升高。因为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均与胞质内钙离子的浓度变化有关,镁离子可拮抗钙离子,防止血小板内钙超载,从而保护内皮细胞及抑制血小板活化[9]。营养不良是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会增加死亡风险,血镁水平与营养状态密切相关[10]。PD患者低血镁水平与低白蛋白相关[11],是因为带阴离子电荷的白蛋白不能通过半透膜,产生不均匀电荷及电场,吸引小阳离子,阻止镁离子跨膜运动,另外血镁平衡主要依赖于肠道摄取和肾脏排泄,白蛋白是评估患者营养状态的指标,营养状态好的患者,血镁摄入多。HD患者中,血磷是血液透析透析患者高镁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D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与血镁呈负相关,这也提示血镁与患者营养状态有关。

通过对HD患者和PD患者的血镁比较可得出,HD患者更易发生高镁血症,PD患者以低镁血症多见。维持性透析患者血镁与营养状态有关。

猜你喜欢

白蛋白腹膜总分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