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8-21周慧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9期
关键词:帕金森帕金森病情绪

周慧芳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帕金森病又被称之为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一种常见性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多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步态姿势异常等。据不完全统计,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2%左右,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已经超过20万[1]。临床治疗帕金森病多采取药物方法。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充性措施。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就需要在患者接受治疗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本文研究分析帕金森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选择的帕金森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诊,将100例帕金森患者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都有50例。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帕金森病的判断标准,且排除其他严重性器质性疾病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为48~78岁,平均年龄为(65.64±5.37)岁;单侧19例,双侧31例。观察组患者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为49~78岁,平均年龄为(65.69±5.39)岁;单侧20例,双侧30例。分析对照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各项基础性资料,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以相同的治疗方案进行集体病症治疗,对照组辅助常规护理,监测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性护理措施等各项基础护理内容,告知患者进行健康的用药,同时为患者提供用药不良反应的护理服务,护理中要注意保证患者的安全。观察组通过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指导,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帕金森患者一般都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患者很难实现自我的排忧解难,无法实现情绪的调节。通过心理护理的干预,能够帮助患者调节其思维模式,这能促使患者的思维更加灵活,也能尽可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所特有的限制性观念思想,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2]。护理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患者,评估患者的情绪和表现,治疗期间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能够倾听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负面情绪严重的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开展心理咨询,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患者跳出负向思维圈。护士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帕金森病,不能歧视患者,要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治疗[3]。②用药指导。帕金森病治疗的药物有很多种,多巴丝肼片(商品名:美多芭)是较为常见的一个药物,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用药治疗进行干预。在患者用药前,可向其详细介绍药物的使用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患者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4]。③肢体功能锻炼。在早期阶段,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进行主动性的肢体功能锻炼,帮助患者四肢进行最大限度屈伸、旋转[5]。如患者处于晚期阶段,可帮助患者进行被动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按摩肌肉和关节,加快患者体内血液循环,促进肢体功能康复,预防出现血栓。护理人员还应知道患者进行手部锻炼,如手握筷子和床栏等,以缓解手部震颤进展。④家庭护理。对于患者自身而言,在疾病的影响下很难改变自身机体,同时在一定程度也会产生孤僻与恐惧等心理。在此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教授患者家属相应的护理技巧,以便于促进患者的孤僻心理能得到改善,护理时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尽可能利用家庭的关系来动员患者的家属,对患者提供帮助,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患者的家属能够支持和理解患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引导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进而有效提升整体生活质量[6]。⑤其他护理。对于患者日常饮食应保持营养好吸收的食物,必要时还需要检测患者大小便。依据检测结果调整患者饮食组成。依据患者病情鼓励其多吃新鲜果蔬,满足维生素的摄入[7]。另外部分患者进入晚期阶段容易出现摔伤、坠床以及压疮等意外情况。护理人员应注意设置安全性标志,预防出现意外事件。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显效:患者的各项症状明显改善,基本可以做到自理生活;有效:相比之前,患者的各项症状显著改善;无效:患者症状并未见改善。利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状态,评分越高说明焦虑越严重;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判断患者抑郁状态,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力与精力等各项指标评分情况,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活动应用SPSS21.0软件处理各类数据。百分比(%)表示两组患儿计数资料,并经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在t检验后通过()表示,在组间检验数据P<0.05时,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率与情绪状态评分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率分别为76.00%(38/50)、94.00%(47/5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中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观察组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两组患者护理前的情绪状态评分,HAMD评分和HAMA评分并无区别(P>0.05);护理后所有患者的评分都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情绪状态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情绪状态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力与精力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性的疾病,主要表现在生理、行为与认知等方面。在病情不断进展下,致残率也持续性提高,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8]。帕金森病病程相对较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会不断丧失,自我效能感也会逐渐减弱,大部分患者会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而负性情绪会导致患者产生消极心理,不愿与他人交流,不配合治疗,致使病情不断加重[9]。如不进行有效的干预,病情就会出现反复,形成恶性循环,甚至会导致其残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解决因自身不变带来的各类问题,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0]。

在此次研究活动中,将100例帕金森患者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辅助展开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疾病患者治疗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性的影响。

综上所述,帕金森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提供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率,还可调节患者情绪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预后具有促进性的效果。

猜你喜欢

帕金森帕金森病情绪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2013~2015年广东同江医院门诊抗帕金森药应用分析
帕金森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