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腹血糖、血脂和糖耐受联合应用于糖尿病生化检验中的价值研究

2021-08-2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9期
关键词:空腹生化血脂

庄 鸣

(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1)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全球糖尿病患者约达4.25亿人次,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达1.14亿人次,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1]。而且,糖尿病高居我国非传染疾病的第3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2]。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两种,一种是胰岛素缺乏,另一种是胰岛素抵抗[3]。糖尿病的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减少。而且,随着糖尿病患者疾病不断进展,机体由于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各器官都会发生相应损伤,且高糖环境易于细菌生存及繁殖,尤其对有创伤的部位更易产生并发症等,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会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甚至是危及生命。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有隐匿性且病程较长,所以不易被检测[4]。若能及时检出,并给予相应的有效的治疗,可以延缓甚至控制病程,对于临床上疾病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常用的糖尿病诊断方法有就是生化指标检查,即血糖、尿糖、尿酮体、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血脂、免疫指标、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等,其中血糖的检测是糖尿病检查的金标准[5]。因此,本文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选择了空腹血糖、血脂和糖耐受联合作为检查指标,来确定糖尿病的诊断。本文就本院所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其使用空腹血糖、血脂和糖耐受联合应用于糖尿病生化检验中,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社会招募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最小为32岁,最大为81岁,平均年龄为(52.15±5.29)岁;研究组人员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最小为31岁,最大为82岁,平均年龄为(53.17±5.16)岁;通过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观察组60例患者均为符合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者。②对照组60例为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③被研究者或被研究者家属签署入组同意书者。④临床资料完整且未中途退出调查者。

1.2.2 排除标准 ①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②有精神类疾病患者。③对此研究认知有误,无法继续配合者,或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1.3.1 空腹血糖检查方法 空腹血糖(GLU)是指至少10 h未进食(期间可适量饮水)后所测得的血糖值,该指标直接表达胰岛β细胞功能,即胰岛素分泌功能。隔夜禁食后,清晨取被测者静脉血2 mL,测定血液血糖值。若所测得的空腹血糖值>7.0 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正常成年人应控制在4.4~7.0 mmol/L。

1.3.2 血脂检查 血脂检查是指对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进行检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TC、TG、LDL-C值升高,HDL-C值降低。TG正常成年人应控制在<1.7 mmol/L;HDL-C正常成年男性应控制在>1.0 mmol/L,正常成年女性应控制在>1.3 mmol/L;LDL-C正常成年人应控制在<2.6 mmol/L。

1.3.3 糖耐受检查 检查前叮嘱患者保持正常饮食至少3 d,对于食欲缺乏进食量较少的患者,辅以一定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150~300 g/d)。检查前1 d禁食并停药,测量患者葡萄糖浓度。患者检查时,给予患者口服75 g葡萄糖,2 h后检查即可。2 h糖耐受值正常成年人应控制在<10.0 mmol/L。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空腹血糖值、TC、TG、HDL-C、LDL-C和葡萄糖耐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测得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法,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时可认为该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2 h糖耐受值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化检验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生化检验指标比较()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越来越高。目前糖尿病尚不能根治,只能给予患者降糖的方法以缓解病情、控制病情,从而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很多,饮食因素、环境因素、运动较少、肥胖、作息不规律、压力过大、遗传因素等均可诱发糖尿病[6]。糖尿病分型主要是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两种类型疾病患者临床表现较为不同。前者为常见的“三多一少”,后者多表现为肥胖、无力等。为了控制患者疾病进程,患者需早发现早治疗。且糖尿病的“降糖路”较长,需要长期坚持服药、控制饮食,并适时监控血糖,进行定期体检防止疾病恶化和严重并发症的产生。在疾病治疗中,尽早检出疾病并施以相应的治疗方案,才是对患者最好、最重要的[7]。常规检查方法是尿液检测法,该法有着操作繁琐、准确度不够耽误病情、检查速度慢延误疾病等缺点,现在使用较为广泛且临床应用最多的是生化检验法。生化检验法是根据患者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可以有针对性的、明确的给出检验结果的方法,该法有着准确度高、精密性好、稳定性好、误差较小、操作简单易行且患者依从性较高的检查方法。单一的生化指标较为单一不能够客观有效的评价患者病情,所以常采用联合多项指标同时检测,通过数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更能够客观、清晰地对糖尿病患者患病与否及患者疾病进程做出临床诊断。本文则使用了生化检查的方法,选择了空腹血糖值、血清中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2 h糖耐受值等数据作为检查指标来确认患者的患病情况及病程进展情况[8]。

从本文研究中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2 h糖耐受值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本研究通过空腹血糖、血脂和糖耐受联合应用于糖尿病生化检验以期能够准确判断糖尿病的发生。若患者有妊娠、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其他疾病,患者的相应指标会有相应调整。联合生化检验可以用于糖尿病的检测,其中通过空腹血糖的测定可通过血糖值判断高血糖症和低血糖症;糖耐受测试主要针对患者胰岛素分泌情况,需注意测定前停止使用药物,避免测定结果产生误差,糖耐受异常的患者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调节等方法减少、避免糖尿病的发生,降低疾病发生率;血脂检测则主要是对三酰甘油的测定,它通过肝脏及脂肪合成,随患者年龄、疾病等因素会发生波动,若该值较高则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加,且易引发糖尿病。

综上所述,空腹血糖、血脂和糖耐受联合应用作为生化检验的指标可以客观的评价糖尿病患病情况,且该法不仅操作简单、患者依存性好,而且检验准确度高,避免了二次检验给患者带来的不便与重复费用的支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为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糖尿病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空腹生化血脂
采血为何要空腹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你了解“血脂”吗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空腹喝水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